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文明破晓> 第955章 USC?(十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5章 USC?(十四)(2 / 3)

线上每3米就有1门的密度。随着铺天盖地的炮弹雨点般落下,德军的防线立刻陷入火海之中。

炮击密度之大,那些参加过第1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军官们都感觉仿佛回到了2十多年前,恐惧感与绝望感油然而生。

苏联红军并不怕死,尤其是在和德军作战的时候。1942年爆发的苏德战争中,满脑子纳粹种族主义理念的德军在苏联制造了大量屠杀,加上亲人与战友的死亡,仇恨已经深深刻在苏联红军心灵中。

当炮击结束后,苏联红军并不认为单靠炮击就能彻底解决防线内的德军,他们依旧对着德军阵地开始了冲锋。

德军的防御阵地准备了1年多,虽然被苏联炮兵们狠狠摧残,依旧没有彻底垮塌。没有被炸死或者震死的德军立刻从坑道与掩体中出来,进入残破的阵地开始防御。

经过战争,德军虽然知道苏联红军很猛,却也不是那么看得起苏联红军。在德军看来,处于完全优势的苏联红军必然是得意洋洋,很不谨慎的进攻。

果然,苏联红军大规模冲上来,让德军机枪阵地上的射手们开始猛烈开火。并且打倒了1些苏联红军。

然而苏联红军遭到这样的挫折后不仅没有慌乱,反倒立刻就地隐蔽。跟在补兵后面的迫击炮班们立刻开始攻击德军机枪阵地。在之前苏联红军炮火准备中,德军炮兵阵地遭到了近乎毁灭性的打击,机枪阵地面对步兵们还算是有优势,对上炮兵就呈现出其脆弱性。很快就被打掉了。

如果德军炮兵还完好,那些迫击炮的攻击点立刻就会遭到炮击。可现在德军并没有反击炮兵了,当机枪阵地被消灭后,短暂隐蔽在阵地上的苏联红军再次跳出掩体,继续进攻。没多久,德军与苏联红军的步兵们就开始了刺刀战。

到现在为止,德军依旧还有骨气搞刺刀战,足以证明德军的确是这个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强军。甚至可以说,拿破仑那句“德国人都是由炮弹孵化出来”的评价很对。但德军再生猛,也不过是个肉体凡胎的人类,面对优势兵力,尤其是苏联红军装备了非常有利于近战的ak47突击步枪,德军很快战败了。

苏联红军经过1整天的苦战,终于夺取了好几个防线上的主要阵地。

此时的波兰地区,苏联红军中央集团军的炮兵火力准备同样给与德军沉重打击,将德军赶出了利沃夫防线。

此时负责指挥波兰战役的是代理参谋长曼施坦因,他的神色并没有因为遭到沉重打击而变化。即便苏联红军的火力准备的确大大超出德军的预料,曼施坦因考虑的则是这样规模的炮击对于后勤的消耗速度。

很快,曼施坦因做出了决定,先后撤1下,随即发动反攻。与苏联机动力量碰1碰。

27日,在利沃夫西部,德国装甲兵与苏联装甲兵们碰撞起来。德国投入了大概500辆坦克,其中1半是豹式坦克,1半是虎式坦克。对面则是清1色的t34/85。

很快,德国装甲兵们就给与了苏联装甲兵们沉重的打击。即便德国国内遭到了猛烈轰炸,德军装甲兵们依旧十分强悍。即便苏联红军的装甲兵已经不再是1942年的菜鸟,德军却也在1943年的德军装备水平上提升了1个巨大的档次。

打到27日中午,德军损失了104辆坦克。苏联红军则损失了308辆坦克。可就在苏联红军遭到正面损失的时候,苏联红军其他装甲部队开始向着德军两翼包抄,德军也知道不能恋战,只得后撤。

之后的4天里,曼施坦因几乎是没日没夜的指挥着德军继续作战。苏联红军不断遭到德军的反击,虽然这些反击都很犀利,却也让苏联红军有了与德军正面激战的机会。

苏联红军并不畏惧与德军作战,在德军本土遭到沉重打击的当下,德军只会越打越弱。

到了3月3日,苏联红军向前又推进了60公里。然后,德国喷气式战斗机突然大规模出现在战区,并且在很短时间里面就压制了苏联的米格15。

米格15中有1部分换了新发动机,大部分却还没换。这就导致了米格15的战斗力不如德国1直在升级的喷气式战斗机。

曼施坦因此时眼睛里面有了血丝,数日的持续指挥下,曼施坦因必须对于各种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不过曼施坦因相信莫德尔的评价,“敌军统帅(苏联红军)在策划战役时展现了不俗的技巧,可进攻1旦受挫,就会失去理智,疯狂并且徒劳的冲击防线。敌军统帅虽然有长进,但显然不能抓住有利局面扩大战果,俄国人迷信蛮力,在逆境中往往丧失逻辑思维能力,不会随机应变。”

苏联红军的这次进攻也1样,从战线上看,苏联红军呈现1个很标准的箭头进攻模式。前端窄,后方宽。这种模式下,部队可以持续进攻。

但这是那种毛头小子的看法。在曼施坦因这样的战术大师看来,局面则大不相同。不同的苏联红军部队都遭受了不同的打击,其导致了后方的苏联红军部队的持续战斗能力遭到了很大削弱。

曼施坦因准备了1个包围圈,但曼施坦因在痛下杀手之前还让苏联红军感觉自己正在有序推进。只是推进中与德军进行了各种战斗,负隅顽抗的德军被不断逼退。

莫德尔认为苏联红军的确有战斗力,但是苏联红军对于军事的理解还远远不足。苏联红军还只是在打仗,并没有真正理解到战争本身的艺术。

曼施坦因认同莫德尔的判断,不过此时曼施坦因却忍不住走神了1下。他突然想到了即将击败德国的何锐。何锐是公认的军事家,曼施坦因认真研究过何锐指挥的战争后也认同这个观点。

不过曼施坦因能够确认的是何锐是伟大的战略家,在战争爆发前,何锐就已经决定了战争本身的胜负。而身为军事家,即便知道战略家已经是无可争辩的最高级别的军事家,但曼施坦因还是忍不住想知道何锐的战术水平。

但何锐25岁就独当1面,26岁就成为了东北政府的主席。自此之后,何锐并不负责战术工作。中国军队的战术胜利,则是别国还在试验阶段的全新装备,在中国这边已经全面普及了。所以在大家都处于摸不着头脑的阶段,中国的新装备新战术全面占优。

等到别国发现中国选了正确的装备路线之时,已经习惯了优势装备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