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楠不喜欢放长假, 因长假就代表着必须回家,尤 其是寒假这种涵盖新年这个传统节日兼职等理由逃避的假期。,无法用实习、实践、 小时候, 路楠曾有一段时间住在阿婆家, 那大概是她最快乐的童年时光了。 她不喜欢长假的情绪 并不是她父母离异之后才产生的,而是一直都存在,只是程度有强弱罢了。 即在她父母婚变之前, 母亲极强的 控制欲、父亲平时不参与管但一旦有事就让她写检 讨 的行为……无论哪一种, 都让她觉得无比压抑。 因没有几个家庭像他家这样的。 她打听,同学朋友如果某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一般都是没收零花钱,最多就是罚抄错题,根本没有人除了订正错题、做同类型的题目三题以上之外, 还要写检讨分析原因、承认自己开小差/上课不认真听讲错误。 最可怕的是,她的母亲是一个极其矛盾的人。 路楠小时候几年苦日,不上小学之后家中经济条件就不错了, 小学三年级学校开设了微机课, 黄女士第二天就给她买了电脑, 足可见路楠的物质生活与匮乏二字完全不沾边;还有路楠喜欢阅读,居住条件改善之后, 她有整整一个房间的书柜, 里头是她从小到大的课外读物……这些,大概是当时大部分小学生梦寐以求的吧? 这面路楠一直都很‘富有’。 与之相对的,从小学到中,路楠去同学家玩的次数不超三次, 而邀请同学来家中做客的次数只有一次,就那一次, 来的女孩写完作业,没敢留在她家吃饭、看动画片就跑了。 ‘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你同学来家里玩,我还要花时间招待她,很麻烦’、‘两三个人聚在一起写作业会开小差’、‘不要成绩不好、不听话的人玩’…… 路母没有将这些话说出口,但是小小的路楠能从母亲的神色中读懂。 可是学生时代的友情不就是在课间、放学后、节假日一点一点增的么? 因此,路楠同学的交往永远只能止步于学校内。 小学初中,她一直没有玩得别好的闺蜜,中住校后认识的邱萱除外。 长大的后路楠后来回想起这些事情,忽而觉得这是父母对她展示家长权威的一种式,也可以叫做……精神控制。 在家庭中常常否定并且不允许做出‘失态、失礼’的行、但在学校却莫名因成绩长相都出众而如鱼得水——这让路楠的性格呈现出两个极端,在家在校判若两人。 …… 放假前,路楠收拾好行李。 中集发的大礼包她叫了快递发回家里,并且去商场给家人买了礼物。 买礼物的时候,路楠心中的激动盖了忐忑。 明知无论买什么价值的礼物,大概都会母亲定性浪费钱,可是她依旧想要试一试。 在路楠看来,她已经是大公司的实习生了,熬实习期,正式开始拿工资,就可以实现经济独立。 那时候,她面对父母,应当能够拥有多的话语权,了吧? …… 事实证明,路楠还是太天真。 她快递寄回家的礼包比她早一天到家,路母在电话里抱怨一通之后,当着路楠路楠阿婆的面,又挑挑拣拣地说:“这些东西你又不吃,寄回来的钱都要比东西值钱了。” 阿婆嗷哟了一:“楠楠杨杨不吃这些,那不还是你吃?” “还有这个什么啦?珍珠项链?真的假的?”路母翻来覆去看了看,“你不要是骗了哦?” “商场买的,有小票。”路楠小辩解。 路母没好气地说:“我看你就是刚实习,赚到两个钱人就抖起来了,不花掉难受是不是?”而后是巴拉巴拉一长串诸如‘从小花钱就大手大脚’、‘今时不同往日你要还是这样花钱以后要吃苦头’、‘你以自己还是什么千金小姐’…… 最后这句话实在难听,路楠的成长程中听到无数次,都已经有ptsd(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了。 路楠不再说什么,也没有了分享欲(其实本来就是了不让母亲觉得自己回家丧着脸而勉强带着容迫营业,实则路楠自己都觉得自己刚才的分享容有多夸张),只是默默地收拾自己的行李。 阿婆毫无杀伤力地瞪了自己小女儿一眼:真是的,从小吃铁长大的吗?什么话从她嘴里说出来都像刀一样。 “妈你看我做什么啦?个么我又没说错。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她刚刚上班,实习工资才多少钱?还要租房、交通、吃饭……啧,叫她回来,她还不肯。主意大得很!就你还惯着她!” 阿婆因帮路楠说话,也路母呛了几句。 此期间,早早放寒假在家的路杨像隐形人一样,安安静静地在房间写作业。 路母又发牢骚了:“他一个小学生,哪里有这么多寒假作业?还不是偷偷在里面玩电脑。” 路楠无地叹了一口气。 阿婆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背。 …… 即在中集实习,走亲访友的时候,亲戚也只是十分不走心地夸了一句:“大公司哎!” 而后,就开始劝说路楠:“不女孩在外面上班很辛苦的,你还是回来好了。” 路楠知这些亲戚的言下之意。 回来=去父亲的公司上班。 自从她父母离婚,叔叔伯伯姑姑、大姨大舅小舅双亲戚轮番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