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女生耽美>颠倒记> 两袖清风非好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两袖清风非好官(1 / 2)

两个人各怀心思,都懒成一副模样,不爱动弹。杨安君走近时,他们明明老远就听到了脚步声,却都装作没听见,直到人走得近了,除非闭着眼才能装作瞧不见了,云暮来才不得不翻身坐起来。

杨安君离得不算近,也不算远,刚巧在台阶之下。云暮来歪着脑袋打量,半晌才想起,“你是忍冬带来的。”

与其说忍冬,不如说是李光丢来的。李光那性子,书生遇着他就是有理说不清,而他自己遇着书生也是心气不顺。

既然不顺眼,就该打发得远远的,却又偏偏带过来,难道这人有什么长处,李光试图向他推荐?杨安君就这么站在太阳底下,任由云暮来端详。

“何事?”许久之后,云暮来才开口。

“学生杨安君,见过云公爷。”说话倒没有文绉绉地掉书袋子,杨安君直言:“太原布政使梁田草菅人命,我来向公爷喊冤。”

这事早就从魏汉南和俞江的口中得知,但听说这小子也不是证人,不过是道听途说而已,云暮来问:“你有何证据?”问完才发现不妥当,“咦,你之前不是跟刑部侍郎苟已大人同行吗,没有状告?”

杨安君当然有,但苟已自己知道,他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那只羊头,此行重心都在云暮来身上,所以没有一口应下,反而告知杨安君,同行的云公爷有先斩后奏之权,专诛贪官奸吏,让他先和云家将同行,把这事告知云公爷。

“如此说来,”云暮来调转话头,“你真有证据?”

这小子倒是有几分聪明相,单单向他喊冤,却没有递状子。大概是知道他无职受理,也懒得装模作样。可偏偏云暮来此行有先斩后奏之权,苟已不敢揽功,硬生生把人推了过来。

“不知大人所问是何意。“杨安君双目直视,“太原尸体横陈,可否算得上物证,数十个村民得见现场,又能否作为人证?梁田畏罪潜逃,只要将他捉拿归案,即可真相大白。”

“所以说,你就带了一副口舌来向我喊冤?”没有被杨安君的态度激怒,云暮来反倒露出笑意,在膝盖上支起一只胳膊来撑脑袋,道:“民告官民告官,要先挨板子的你知道吗?”

“我虽然有幸过了乡试,但公爷要打,也打得。”过了乡试,那就是举人了,上堂不跪,那条民告官需要挨打的法令自然也用不到他身上。

“咦,他威胁我?”

云暮来指着杨安君冲毛龙挑眉,旋即面色一沉,“那就拉下去打。来人!”

门从背后拉开,刘寄奴走出来,反手带上门,将一叠纸递给云暮来,“少爷吩咐?”

“把他拉下去打几十板子,这是什么?咦……”纸上的消息来自无我宗,第五递来会客名单,黑白两道都有,看来对无我宗的复出大家面上都十分重视。可惜,无我宗这么大的举动,竟然还没能钓出展昊行踪。

宋右将各派的背景一同传来,厚厚一叠,要云暮来记下,他不得不苦下脸:“不背行不行?”刘寄奴接道:“当然,少爷不想背不背就是,谁能管得了您?”毛龙在旁边够望,“魔教……”未完的话被云暮来一巴掌拍断。

他明言道:“有外人。”余光睨着台阶下的杨安君,又叫刘寄奴:“快带他去打板子。”

杨安君没有辩驳,素衣挺立在阳光下,倒是看出几分人如其名。

刘寄奴笑道:“太原府上至参政下至衙役,全都忙得脚不沾地,小的找不着人替您打板子。”云暮来‘喔’了一声,“那算了。”

俩人嬉闹行事,看得毛龙直咂舌,杨安君却还是那副模样,不动也不开口。云暮来只好问刘寄奴:“太恒庄那边有消息吗?”刘寄奴计算时辰,“人刚撒出去,最多走了十里,要放信取得联系?”

早上刚把人派出去,能有什么消息回传,就问他拿结果?刘寄奴心气不顺地顶撞,偏偏叫云暮来抓不到错处,只能朝杨安君摊手,“你听,人没抓到,问什么都没辙。下去。”

等人走远,云暮来才站起身,算计的目光落到毛龙身上,“这江湖上的人你大都认得吧?”

他起心思想把毛龙诓到无我宗去,却突然想起,此行暴露在太恒庄眼下,如果到时毛龙出现在无我宗,会不会引起对方怀疑?

果然刘寄奴道:“看来少爷是唯恐身份泄露得不够快,要不,小的替您宣传宣传?”

云暮来转头看着他,“你一定要这样说话?”

两个人眼看着矛盾将起,毛龙却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怎么说着说着就要吵?他左看右看,还没来得及开口劝话,两个人却又像无事人一般,各自转回头。

刘寄奴去拿云暮来手上的纸册,“来的人虽然多,需要结交的就那么几个,我把人筛选出来,少爷勉强记记,就算真忘了,到时有第五在,让他提醒你。”

“好呀,”云暮来大乐,将册子塞到刘寄奴手中,“让第五好好背!背不完就是废材!”

苟已一行一直在城外赈灾,等他们入住太原府,已经是五天之后。

云暮来闲了五天,这五天云家军一直有消息传来,说涝灾后日头太盛,果然有疫病突发,好在云家军中的随行大夫见多识广,在疫病泛滥之前,就将其扼杀在摇篮。现在周边村镇的百姓大都集中到太原城周围,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把李光他们逼回到城中。

“粮药皆足,退什么?”不懂他们为什么被逼退,正在用午饭的云暮来停下筷子。

起因十分简单。虽说朝廷送来大批的粮食,但这次涝祸恰好发生在秋收之际,众多农户还没有将新粮入库,就被大水冲走。

也就是说,到来年秋收之前,大部分太原百姓都没有救生的口粮。朝廷发下的赈济粮只能救得了一时,后面大半年如果想不出办法,不知会死多少人。

云暮来明白过来,“所以,你担心他们抢粮?”

苟已面带忧色,“我已经将太原的情况写文书递回长安,望朝廷想出解救之法。”他是正经的文官,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所以绝不会像云暮来这样口无遮拦。但意思却是一样的。

“还能撑多久?”

云暮来问了一句,却又想到问这没有意义,摆手示意不用回答,视线在屋中走过,没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