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安国公为何来了又走?如果是因为刚才贫僧说的话让你不开心,我收回就是。”不欺上前挽留。
云暮来停下,开始感兴趣地绕着老和尚打量。
他想看此人是不是由别人冒名顶替。两段话露出两个脾性,加上第一次见面的印象,根本不像是同一个人。云暮来指着地上的花问:“这是什么花?”
“二至花,别名鱼尾。这算不得证据,不如贫僧替你煮茶,施主识味而辨人?”老和尚让小和尚放下茶离开。
云暮来摇头:“你这样养孩子要不得,古人说不教而诛,你至少占了‘不教’二字。等小和尚以后进入长安,抵挡不了凡世间的诱惑而犯戒,受了刑法,后面的‘诛’字也补齐了。”
老和尚慈眉善目地看着玄乐离开,大笑道:“也不知玄乐还能不能活到那个时候,如果侥幸长大,犯戒又如何?殊像寺恐怕已经消失在大乾,谁又能对他施以惩罚呢。”
果然,天下间根本没有蠢人。云暮来坐下后问道:“你为何认为殊像寺不能留到那时候?”
不欺认真地看向云暮来,“天赋皇权,我佛岂能在其中争利?”
“既然知道后果,怎么不收敛?大乾并没有迎来真正的太平,涝灾大旱时有发生,此次太原的事你应该听说了,这场灾害牵连甚广,再过不久又有大雪,到明年春天也不会融化。
大雪耽搁春种,到那时候,饿死的百姓不知凡几,你们佛门占据最广袤肥沃的土地,却不事生产,你觉得皇帝拿谁来开这个刀合适?”
“错不在佛门!”
“那你说错在哪里,错在太上皇?还是错在老天?——这俩也没差。何况十目所视,你佛门地位一向端高,而人总会仇视比自己过得好的。”
须发皆张的老和尚在一瞬间扫清慈祥之态,阴鸷双眼里没了和煦的笑意,佝偻的背挺拔起来,蓄势待发。
云暮来饶有兴致打量他的改变,笑道:“朱家起家靠的就是民心,是搅弄大势。现在朝堂里,参与当年那场起义的人可还活着不少,你一个藏头露尾之辈,岂敢相争?”
这次的不欺总是自称贫僧贫僧,看来老和尚也意识到佛门昌盛,却终究与国无利,迟早会被皇帝从高高在上打翻在地。太上皇的余恩,已经不够庇护到如今了。
但贫不贫的,自己说了能算吗?
老和尚不答话,沉默了许久,突然道:“听闻安国公将要遣兵,前往岭南借粮,我佛门多年前曾在岭南留人传教,却始终没有让佛理在那片土地上开花结果,所以几个子弟不愿回来。此次安国公远去,如果能碰见他们,还请代贫僧照顾一二。”
老和尚的话需要反过来听,其意是佛门在岭南有人,云暮来的人此去人生地不熟,外加是旁人带军,多有掣肘,如果有熟悉当地派系的人相助,事半功倍。
“好啊,好啊。我对你倒是刮目相看。”
云暮来不谢反而冷声道:“我兵去岭南的消息,连朝中诸多大臣都不知,你这深山里的和尚竟然一清二楚。朝堂朝堂,叫什么朝堂,干脆叫筛子得了!”
老和尚又开始煮茶,他知道云暮来生气的原因,解释道:“没你想得这么可怕,殊像寺毕竟是皇家供奉,打听一些不太私密的消息还是没问题的。连绵大旱弄得人心惶惶,总要有人安定民心。近日长安城里甲士的调派并不算隐蔽,许多大臣装作不知,不过是不想与那些武侯对上,如果知道了又不对上,显得懦弱,所以干脆就当不知道。”
“云淡风轻,有本事啊老头。”这解释并不能让云暮来开心,行事都在别人掌控的感觉很不好。“你今天叫我过来,就是为了插手岭南借粮?你以为帮助我借到粮食就能让皇帝放过你们佛门?好笑。”
“不求放过,只要延缓动手的时间就好。到了春日,安国公请来,看一看殊像寺脚下的累累风光。”
“你打算春日在殊像寺脚下播种?这有何用,你殊像寺名为天下第一,但不过是后起之秀,俗气甚重。山东的兴国寺、山西洪佛寺,或者长安禅经、牛头二寺恐怕都在背后笑话这排名。你有什么资格说动他们?——等等……老和尚你不会是打算自己种,不管他们吧?”
向来擅长以最大恶意揣度人的云暮来,说着说着就起了坏心思,忽然击掌而叹道:“老和尚好手段!到时佛门众多法寺都因为后知后觉而被百姓厌弃,名利双失,却唯独你殊像寺置身其外,无过反功。这天下第一寺的名头可算是坐实了。”
老树无皮,和尚老了也不要脸,显然云暮来说对了,但是老和尚面色不变,丝毫没有被人拆穿的尴尬。云暮来佩服道:“可是如此一来,虽然在百姓眼里你们是第一,其他寺庙却会联合排挤你,一个行当里怎么做得到遗世而独立?”
“无他,祸水东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