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透进来,屋里倏然通亮,吹散了梦魇后的余悸,她眯了眯眼,闻着院里的雨后清香,一时有些恍惚。
这是她离开聿都的第三年,距离“丁酉之变”已经过去了整整五载,临走前那场象征着程氏覆灭的血海在数千日的新旧交替中已被洗涤干净,华阳宫空落许久,在她离开之前就已经搬进了新的主人,有关于程皇后的一切,似乎除了史书上寥寥数言的几笔,再无人记得了。
朔北府远离京师,帝王的手再长也够不着千里之外。帝十三女明婵公主离京为圣上祈福,回宫的路上却被歹人掳走,生死未卜。
消息早已传开,人人都在猜测这位风采昭彰,天姿神授的明婵公主会被摧残成什么模样,或是已经香消玉殒,却不知,李望津使了一手金蝉脱壳,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院里的槐花已经开了,浓香肆意,这处院落是朔北府一位富商名下的产业,举目望去,小桥流水,蔚然秀丽。
程允棠坐在亭中,从瓦罐中抓出一把鱼食,阿檀已经煮好了茶,她立在身侧,轻声道:“聿都派来的巡按御史约莫这段时日便要到朔北府了,娘子有何打算?”
“是哪位大人?”
阿檀摇了摇头,“还不知,要差人再去问问吗?”
程允棠垂首看向涟漪荡起的池面,抛下一把鱼食,目光平静,正要回答,一句满是笑意的喊声蓦地在不远处响起,“程娘子!”
阿檀耳尖动了动,低声道:“娘子,那姓燕的小子又来了。”
程允棠一顿,转过头,却没瞧见人。
“我在这里!”
她循声望去,瞥见院里的墙头上探出一人,身着赭色短衫,衣袖卷起,束着高高的马尾,朝她招了招手,笑容轻狂张扬。
朔北府偏寒,少年郎却仿佛不知道冷一般,单层的麻衣被风吹起,他从墙头一跃而下,姿态灵活,两手背于身后,眉眼含笑,走至程允棠身前时,忽然变戏法似的捧出了一簇春海棠来。
花娇如玉,盈盈垂露,人脸半掩在枝叶后,双目明亮,神采奕然,“程娘子,给你。”
说话的少年唤作燕回,今年十四。
他身上的衣衫虽浆洗得发白,但格外干净熨贴,少年意气风发,连刚下过雨的潮湿庭院似乎都因他的到来清爽了许多。
程允棠看了他一眼,视线停在他捧着的花上,“哪来的?”
他随口胡诌道:“路边随手采的。”
话音刚落,一旁的阿檀便疑道:“朔北府寒冷,春海棠娇贵,路边可不会长,得细心看养才行。”
陡然被拆穿,燕回耳朵一红,眼珠转了转,嘴硬道:“反正、反正……就是路边采的。”
程允棠伸出手拂过花瓣,微微颔首道:“多谢,我很喜欢。”
少年扬起唇角,“你喜欢就好!”
阿檀寻来一只精致的花瓶,程允棠将海棠花插上,随口问道:“今日不用去学堂吗?”
燕回笑嘻嘻道:“夫子说要给家里的母羊接生,今日便提前下学了,还说北边小镇上有犬戎人过来抢东西,让我们之后几日都早些回家。”
“那你怎么还在外乱跑?”
“哎呀……”
燕回挠挠头,不好意思直说我是为了给你送花呀,眼珠转来转去,支支吾吾半天,终于从衣襟里翻出一张课业纸,“这几句我看不懂,狗蛋他们不识字,我爹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我找不到人问了。”
程允棠从他手里接过纸张,燕回顺势蹲在她身前,听她道:“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①”
“意思是说,柏木小舟在飘荡,垂发齐眉的少年,是我心中爱慕之人,至死也不会改变。”
她语调清冷,如玉石霖霖,燕回仔细听着,听到“爱慕”二字时忽然目光一晃,耳根发烫,怔怔道:“原来是这个意思啊。”
“书孰也会讲这首诗吗?”
“是也不是。”燕回道:“夫子只教我们怎么读,不说意思,他总说多读几遍会背就行了,可连它的意思都不懂,又怎么能算是学会。”
程允棠道:“有人觉得诗中女子反抗父母,大胆求爱,直率坦然,亦有人觉得她离经叛道,为人不耻,所以许多书孰并不会讲这首诗。”
燕回若有所思,疑道:“为什么会为人不耻?”
“大多数眼里,父母之言犹如天命,不可违逆,追求所爱虽热烈直率,却又奔放不知收敛,便为人不耻。”
“这简直就是在放屁!管别人做什么,别人说什么便是对的么?顺从自己心中所想才对。”
燕回不假思索,话音落下才意识到自己说了脏话,猛地伸手捂住嘴,眼睛瞪大。
见状,程允棠轻轻一笑。
笑声拂过头顶,女子身上的清香盈盈绕绕纠缠鼻尖,燕回一愣,微微掀起视线,程允棠还在看那张课业纸,宽大的衣袖顺着胳膊滑落几分,欲盖弥彰地露出半截手腕。
十几岁的人早就知道什么是美丑,无疑面前的这张脸,是一副能使春海棠都黯然失色的绝色姝颜。
燕回僵着肩膀,直到看到程允棠手腕上一颗灼眼的红痣,眨了眨眼,匆匆垂下眼睑,先前还嬉皮笑脸的少年局促地蜷紧手指,挣扎半晌,终于鼓起勇气抬起头,轻轻扯住她的衣袖下摆。
程允棠从课业纸上移开视线,“怎么了?”
燕回仍旧蹲着,抬头望向她,眼中雾雾蒙蒙,只捏着她的衣袖一角,神色紧张,期期艾艾道:“程娘子,后日是花朝节,南坊有灯会,你……你会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