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也已经切入了京都核心,北军必然没有机会穷追南军主力。 · 南军内部勾心斗角,北军也并未好到哪里去,反而呈现出更清晰的集团对抗的趋势。 大内和大友家是盟友,毛利是大内的从属,而河野则是大友的附庸。大内-毛利和大友-河野的联盟几乎是板上钉钉的,只不过大内家和大友家彼此可能并不在乎对方小弟的死活。而大友家又有多大的意愿,去协助大内家和死敌尼子家明争暗斗,又是另一个问题。 而由于尼子家在中国的巨大势力,山阴的山名家同样忌惮其扩张速度。于是,山名和他的盟友一色同样持有反尼子的立场,更有兴趣与大内-大友一系联合。而山阳道的三村家、赤松家和浦上家则选择了亲近尼子的立场,三村家本身就是尼子家的从属,而赤松家及其从属浦上家均与山名家关系不睦,比起天高皇帝远的大内和大友,转而依靠尼子家也是顺理成章的。 于是,来自关西的大名,形成了大内-毛利——大友-河野——山名-一色VS尼子-三村——赤松-浦上的格局。反而是作为北军总大将的三好家与其势力范围内的游佐家、波多野家脱离在北军内部的派系斗争外,立场较为超然。 · 「指挥可真是棘手……」脑子里又过了一遍各个大名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和敌我关系,武田晴信只觉得头都要炸了。战阵之上的军略指挥 他没问题,谈判桌上的纵横排阖他也没问题,但是要让他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指挥不仅考虑战况,还要考虑各家的利益与倾向——友军不一定救、敌军不一定打、行动不一定按照军事常识、下达的指挥也不一定会被大名们遵守——这种情况下,武田晴信实在是没办法把握局势的发展,恐怕只有太原雪斋那个老妖怪才能办到的。 于是,武田晴信眼巴巴地望着东北方向的音羽山,盼望着太原雪斋赶紧打起赤鸟马印,将指挥权接过去,好结束这场对武田晴信脑细胞的折磨。 r 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