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向晚那死丫头以往对他有所隐瞒!
一定是这样。
方远明恨恨捶着床板,咬牙切齿,心道:还真是小瞧了她!
愤然发泄了半晌,双手都捶麻了,方远明颓然地想,早知道她还有用处,当初,就不和她撕破脸了。
只可惜,世间不卖后悔药。
方远明懊恼了一整晚,整宿没睡,待到东方渐白,才盯着浓重的两个黑眼圈坐起身,勉强自我安慰:
先不慌,恢复高考也就是个小道传闻,就算真有可能,等它变成事实,还不知道等到猴年马月,到时候,他一定还有别的办法。
对,一定还有……
方远明神叨叨地碎念念,不停自我安慰着焦躁的内心,起身穿好衣服,把扣子一个个仔细扣好,衣角拉整齐,体体面面地出早工,争取日常的好表现。
饭还没来得及吃,忽见一群人往广播广场跑。
方远明也顾不上扒拉剩下的一点稀粥,慌忙跟着大伙的脚步,也冲了前去。
广场上。
喇叭转播了一个事实:10月21日,□□宣布了高考立即回复,考试时间就在十二月份。
倒计时仅有一个多月。
方远明脑子嗡的一声,喉咙腥甜,他喃喃自语:“这、这是真的吗?会不会广播员看错了?”
“张贴栏里的报纸上都登了,各大电视台昨天也播过,你觉得能有假?”
方远明垂下了头,双腿如灌了铅,浑身气力仿佛都被抽走。
农场的知青们掀起了空前狂热的学习热潮,想尽千方百计搜集学习资源,有能耐、有门路的人们各显神通,多数年轻人写信向家里求助,托人寻找资料寄回来。
方远明也不例外。
当他满怀期待,终于等到家中寄出的邮政包裹时,打开发现,里面仅有两本薄薄的书,一本是《工业基础知识》,另一本是《农业基础知识》。
只有这两本,他曾经读高中时的教材,此外,再无一张有字的纸。
方远明心凉了半截。
他已从其他知青那里打听到,高考根本不考这些!
有的知青收到家乡寄过来的十几年前刊印的老教材,顿时引得大伙羡慕眼红,那一摞摞书籍,仿佛扎实铺成了改写人生命运的天梯。
更有位上海来的知青,收到了家中寄来的《数理化自学丛书》的第一册《代数》。
这可把周围的其他知青都给羡慕坏了,人们纷纷围着她,激动地问:
“兰兰,你家里这是咋买到的,求你一定得告诉我,我家在上海也有亲戚,我托他们去帮我买!”
刚拿到书的郑兰面带红晕,眼睛闪闪发亮:“我哥从南京东路的新华书店给我买的,可难买了,他半夜就去排队,你不知道哇,那队伍整整能从南京路排到汉口路……只要书店早上一开门,这书都给抢空了!”
人们羡慕的神色更浓。
那些有亲戚、朋友在大都市的知青们纷纷回去写信,好话说尽,托人给代买书。而,那些找不到门路的年轻人们则眼巴巴看着郑兰手里的书,满目渴求,仿佛在看一本绝世武林秘籍。
郑兰看着他们,犹豫了一会,还是说:“要不,你们选几个人出来,我把书借你们两天,先手抄几份传着看,以后想看的人可以继续手抄。”
“好!”
“兰兰,你可真是我们的救星!”
郑兰垂下眼眸,她这么提议并不是突然发了善心,而是先把书大概翻了一遍,发现,她看不懂。把书借给大伙传抄,虽说她个人复习时间缩短,可她学习中的难题,也有人解答了。
“别这么说,我也是希望大伙儿能互帮互助,看书有不懂的,咱们还能互相商量。”
“说得对!”
“正是这个理!”
新赶着印出来的《代数》,目前是绝对抢手的稀缺资源,《数理化自学丛书》系列是十几年前出版的老书,虽集数位大家名师的心血,可那时候“读书无用论”喧嚣尘上,多数书进了废品站,市面上留存的数量极少。
等到高考恢复正式公布,饶是出版社人员日夜不休赶着加印,短时间内,也难满足众多知识青年们的庞大需求。
郑兰愿意在关键时候,把这种市面上极为稀缺的资源让出来贡献,无疑获得了绝大多数农场知青的好感。
农场领导亲自给他们安排了间空房子,让这些年轻人有个地,集中抄书学习。
万事皆备。
只等人们怀着虔诚与激动地心情,正式翻开《代数》封面时,一个巨大的打击降临。
他们发现,如看天书,完全不懂!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从彼此脸上看出了仓惶的畏难之色。
就连郑兰也慌了:“这可怎么办?”
“离考试就剩一个月了,这么难的知识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啊,难道,今年的考试咱们要错过了么……”
一群已经看到了曙光的人,更难接受失望。
“有谁数学底子好点,能看懂的,给咱们讲讲呗?”
“做啥白日梦嘞,现在谁有空不赶紧学习,还能来给咱们讲课?”
众人皆沉默。
安静的房间内,突然,角落一位年轻些的知青小声说道:“这里面的题目……我会。”
???
!!!
群人目光全部集中在了他身上。
小知青:“你们没看过柳沟的教案吗?”
众人齐摇头。
“难怪了…”小知青从包里拿出一个厚厚的牛皮色本子,珍而重之,小心翼翼,放在桌面上,指给大伙看:
“你们看,其实《代数》这边书中的内容,大多数是和柳沟林向晚写的教案重合的,这是已经调去柳沟的唐健抄给我的,我看了一个多月,多数题目都会做……听唐健说,在柳沟学校,林知青天天给大伙讲课,不仅有代数,还有很系统的物理、化学,他们都教了一年多了,林知青还会经常出考试题,给大家模拟训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