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里也没有眨一下。
“唉,这孩子也忒可怜,这个拿着,应该够你们吃两顿了!”商客俯身从牛车里拿出半包东西丢到乌长离脚下,然后驱车离开。
乌长离木讷地低下头,看见露出一角的干馍馍,胃里一阵剧烈翻涌,身体止不住地发抖。
良久,她强令自己克制住心底的恶心和恐惧,俯身把干馍馍捡起来,背起男孩往邛城走。
回到城中,乌长离把小男孩放到一处小巷的石梯上倚靠着,打开布,捏断小半块馍馍递到他嘴边,声音虚浮:“这是好心人给的,你吃吧。”
男孩掀开眼皮,艰难地张开嘴,把馍馍含进去了。
“咳咳……”男孩吞得急,呛出声。
乌长离动了动干裂的嘴唇:“慢点吃,这些都是你的。”
男孩看她一眼,嘴巴张开:“干……要水。”
乌长离把干馍馍放到男孩手边,起身抹了抹脸,有气无力地说:“你在这等着,我去给你弄水。”
小男孩点了点头,视线立马移到干馍馍上。
乌长离吃力地提起脚,转到巷口外,一个正在倒水的老婆婆看到了她,连忙转身,乌长离身心俱疲,抬头喊道:“能给我一点水吗?我只要水。”
老婆婆撇她一眼,道:“行吧。”
不一会儿,老婆婆用一个竹筒盛水出来:“都拿去吧,看你也没个壶。”
乌长离有点不敢相信,抬头看向老婆婆。
“拿着呀。”老婆婆不满地撅撅嘴。
“谢、谢谢婆婆。”乌长离接过来,朝她拜了又拜,端水回去。
“水来了。”乌长离跑回原地,却没看到小男孩身影,左右转了一圈,也没看人。
“这是去哪了?”她喃喃自语。
她担心是坏人将他掳走,放下竹筒立马跑出去找,里里外外找了一圈,终于在一棵大树底下看到了熟悉的衣角。
“小弟弟,下过雨别坐在地上。”乌长离一边跑一边喊。
那小男孩却是一动不动,也不应声。
乌长离跑到人跟前,见他垂着脑袋,胸口和手上全是馍馍的碎屑,她蹲下来,抬手按在他肩膀上:“喂。”
小男孩木头一样栽倒在地,碎屑洒在湿润的石板上。
乌长离的身体骤然一僵,她颤颤地抬起手,指尖触碰小男孩冰冷的脸颊:“你……你怎么了?”
小男孩脸色青白,嘴里塞满馍馍。
乌长离跌坐在地,瞳孔颤动,面容血色骤失。
他死了,是撑死的。
傍晚,夕阳西沉,橙红色的光斜斜照进稀疏的林间,映照着乌长离单薄如枯叶的脊背。
她把小男孩的尸体掩埋在邛城后山的树林里,没有坟冢,没有墓碑,平坦如旧,唯有她五指间粘腻的泥土宣告着这场死亡。
她枯坐在树下,双眼空洞,没有泪水,没有哀伤,像一潭无波的水,异常平静地遥望虚空。
时间一如既往地流逝,直到暮色苍茫时,乌长离独自爬上了山顶。
苍山连绵,草木莽莽,乌长离平静地站在山顶上,微小如蚁,轻盈似羽,一阵风刮过,她的身体就像叶子一样摇摆不定。
直到夜色从群山外升腾起来,逐渐笼罩整个苍穹,一个竹杖老人牵着一头老驴从山路上摇摇晃晃地走上来。
“小友雅兴,也喜欢来此远望吗?”老人须发尽白,眉骨凸出,慈眉善目,仙风道骨,一如画中仙。
乌长离缓缓转身,如同人偶般了无生气。
“小友,老夫这里有一壶好茶,可愿一尝?”竹杖老人呵呵地笑道,转身从驴背上取下葫芦,抚了抚老驴的瘦脖,蹒跚地走到乌长离身侧,艰难地盘腿坐下。
竹杖老人取出两个陈旧的木碗,倒满茶,递一碗给乌长离:“小友,坐吧。”
乌长离呆滞地滚动眼珠,牵动步子坐下来,捧过茶水,低头喝了一口。
竹杖老人饮下一口茶,颇为自满地摇头晃脑:“好茶,好茶。”
乌长离又喝了一口。
“小友以为此茶如何?”竹杖老人笑道。
“好茶。”乌长离半垂眼眸,盯着地面。
身侧缓慢地响起呜呜咽咽的萧声,乌长离僵硬地转动脖颈,看向竹杖老人手上的残萧:“这是什么曲子?”
竹杖老人放下萧,对乌长离笑道:“老夫自度之曲,尚未取名,小友以为如何?”
乌长离盯着那残萧,良久,应道:“好听。”
竹杖老人哈哈一笑:“小友品味独特,从前我将此曲吹与老友,老友都是满脸嫌弃。小友既喜欢,那将此曲赠与小友如何?”
乌长离摇了一下头:“不用。”
竹杖老人轻轻擦拭萧管:“那老夫再为小友吹奏一曲吧。”
乌长离这次没有拒绝,看着他缓缓吹响萧声,其萧残缺,其声呜呜,断不成章,实在喑哑难听,乌长离却听得闭上了眼睛,仿佛沉浸其中。
一曲闭,夜色四合,月光破云而出。
乌长离睁开眼,看见竹杖老人正慈祥地看着自己。
“小友,还记得老夫吗?”他笑道。
乌长离坐直身体,看着他苍老的面容,渐渐升起一种熟悉感。
“……你是,学宫门口的老夫子?”她微微讶道。
三年前,她在学宫为婢,曾在学宫门口遇见一位向她微笑的和蔼老者。
竹杖老人抚了抚白须,笑说:“小友好记性,那日一别,许久未见了。”
乌长离得遇故人,心情稍微放松,微微笑道:“夫子竟早认出我了。”
“我在山底祭拜老友,见小友独自一人上山,模样忧心忡忡,老夫便跟上来了,”竹杖老人宽和道,“小友,可是有心事?”
乌长离慢慢抬起头,眉头紧锁:“我……”
竹杖老人安静地等候她的言语。
她抬起头望向蓝黑色的夜空,夜空中薄薄的云层随风浮动。
“我不明白……我只是不明白,”她的声音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