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太姥(2 / 2)

蒸上扣肉,太姥就忙着擀豆面条。她从面盆里拿出醒好的面,放在家里最大的面板上,揉面之后,便拿出一米长的大擀面杖开擀。

面饼被太姥擀得越来越薄,越来越薄。晓颖和土豆在旁边看着,太姥双手擀一会儿顿一下,在面饼上撒一层面粉,再擀一会儿再顿一下,又撒上一层面粉。

随着面饼越来越薄越来越大,当它变得比脸盆还大时,太姥把它一点点卷在擀面杖上,卷成一副“卷轴”之后再继续双手按压着擀。

当这张巨大的“卷轴”被擀到了两三毫米薄时,太姥把擀面杖松开,把这大大的圆面片像手风琴一样一折一折地折叠起来,每一折也就手掌那么宽。

折叠好之后,太姥左手扣在面片上,右手用菜刀细细地均匀切下去。哇,这每切一下,刀口右边就出现了一根折叠状的长面条。

全部切完后,太姥给面条小伙伴们撒上了面粉,然后轮流拽起这些小可爱,再抖落抖落,一根根富有弹性,散落着一身白雪的豆面条就诞生了。

随着太姥的手一松,这一团团面条轻盈地落在砧板上,莹莹如白雪,错落如小山。

“孩子们,再给你们摆个什锦火锅哈!”太姥拍拍手上的面,又去拎过来一个带烟囱的老式铜火锅。

她转身从厨房的酸菜缸里捞出一颗酸菜,洗好攥干,把白菜叶一片一片揭下来。揭下来的菜叶被太姥捋齐,放在案板上准备开切。

每一片叶,太姥都是先从菜帮最厚的地方水平横向片一刀,把厚菜帮片成两张薄菜帮,然后再纵向垂直切酸菜丝。这样切出的酸菜丝儿细,口感才好。

酸菜丝切好了,太姥把它们和之前煮好的粉丝一起铺在铜锅底部,然后把之前煮好切好的白猪肉放在锅腔前方位置,大约占整个锅腔的1/8体积,挨着猪肉往左,又摆放了一些冻豆腐,冻豆腐旁边放置了一些血肠,血肠旁边又摆放了一些酸菜丝,酸菜丝旁边摆放了干的扇贝丁和虾米,虾米的旁边又摆放了羊肉片,羊肉片的旁边是好多海蛎子,海蛎子旁边又是一些细粉丝,细粉丝粉丝旁边是白猪肉——

正好整整齐齐地码了一圈,8种菜肴,每种都占锅腔的1/8位置。

“再加点高汤,”太姥端着一个小锅往铜火锅里倒汤,“前下猪羊走兽,后下鸡鸭鹅肉,左煮蔬菜蘑菇,右涮鱼虾味厚。这老一辈儿的什锦火锅都是有讲究的。”

太姥的什锦火锅摆得太好看了!添上高汤后,这些食材泡在浅浅亮亮的汤里,让土豆直咽口水。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啊,土豆于是咽着吐沫跑到阳台去看姥爷生碳。

这碳可真是木炭啊,每一块木炭的形状都不一样,上面都有木头的纹路。土豆拿起一块,左看右看,小手上立刻漆黑了一大块。土豆只好一边往裤子上抹手,一边看姥爷划火柴。

刺啦一声,火柴着了,李卫国用火柴去引燃报纸,再用报纸去引燃木炭。当木炭着到红彤彤时,李卫国用火钳子把木炭一块块送进火锅胆里。火锅中央的小烟囱这就开始冒烟了。

“小心小心,火锅来喽!”李卫国拎着壁环把翻滚着老汤的铜火锅端上来时,气氛立刻嗨起来了。

太姥把蒸好的一碗扣肉端上来,碗口和盘口一对,现场一翻个儿,扣肉就扣在盘子里了。

一盘晶莹剔透,飘着三尺厚味的扣肉,又立刻让全家老小幸福满足。

“孩子,尝尝。”太姥笑盈盈地看着土豆。

土豆就伸出筷子,去夹起最右侧的一片扣肉。还没入口呢,土豆就闻到它诱人的香气。

这香气让土豆忍不住赶紧端着接菜碟把扣肉送到嘴边,先小口一尝,肉味浓郁,入口即烂,咸香中带着一点点隽永的甜。

土豆没忍住,随即大口把它吞进嘴里,品味着入口即化的肉香,快速咽进了肚里。

酸菜和海蛎子是绝配,再加上一点卤虾油做蘸料,那是人间神魂颠倒的美味。

火锅的最后,涮进这鲜汤的豆面面条,煮到火候之后成为收口的惊艳。这豆面条与以往吃过的面条都不一样,口感虽略粗糙了一点,但正是这味道淳朴惊艳到回味无穷。

土豆大口大口地吃着,当他仰着脖,咂么尽嘴里最后一口汤时,嘴角满是幸福的油光。

太姥来的这一天,对土豆来说是特别难忘的一天。姥爷在桌上高兴地讲着家长会上的事、厂里的事,全家人边品尝着美味边听着;第二天就要幸福地放寒假了,土豆和晓颖商量着怎么痛快地玩。

泡在蜜罐里一样的土豆和晓颖又一起腻住太姥,跟太姥说话。土豆问:“太姥,《三国演义》里孙权的妹妹你知道叫什么名吗?”

太姥笑着说:“孙权妹妹叫孙尚香,我叫孙佩香。我俩就差一个字儿。我知道土豆的意思!”

天渐黑了,外边呼啸着北风,这时土豆和晓颖同时听到窗外有呼唤晓颖的声音,他俩立刻起身。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