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 第七十五章、朱明王的大广东工业圈计划【求全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朱明王的大广东工业圈计划【求全订】(1 / 3)

“一千两百两银子,好大一笔钱!”

广州城外。

朱道桦坐在军帐之中,嘴角微微上扬。

在他面前跪倒在地的是一名已经剪掉辫子,换上了汉人衣冠的中年男子。

如果广东巡抚郭世勋在这里。

他立刻就能瞧得出来。

这位跪在朱道桦面前的,不是十三行总商伍敦元,又还能是谁呢?

“大王,除了十三行的库银和粤海关的税银,还有广州的行商和周边地主豪户的银子也基本存进了汇丰银行,您这下可真的是全取广东了。”

伍敦元跪着说道。

确实是全取广东。

不只是地盘。

还有广东的白银!

中华在这个时代输出的产品瓷器、茶叶、丝绸都非常能打,基本上是处在垄断地位,而且技术门槛很高。

凭借着这几个拳头产品。

欧洲人在南美洲挖出来的白银,百分之六七十都通过海洋贸易流入到了中华大地。

在一口通商政策之下。

这些白银就是从广州口岸流入的。

因此,广州白银数量之多,冠绝全国。

地盘被占了,广东当地阔佬的白银也流入到了明王的银行。

伍敦元当然清楚,现在在广东需要听谁的了。

伍敦元这样的行商很清楚自己的命脉所在。

没有广州一口通商。

他们这些地头蛇行商对于满清而言就没有人任何价值。

如果随着郭世勋等人离开广东。

他们这些失去了地盘,又特别有钱的阔佬。

那只能成为被人虎视眈眈的烤乳猪,随时可能被吃干抹净。

与其如此。

还不如留在广州,直接投奔明王来的痛快。

虽然说十三行的库银有一部分也是行商们的本钱。

不过伍敦元也想清楚了。

这些库银损失了也没什么——因为其中有大部分,是北京城的八旗王公的股份。

只是以十三行的名义行商而已。

这一口通商。

表面上看起来是十三行吃的盆满钵满。

但吃掉大头的。

还是清廷的贵胄。

十三行的行商也只是跟着喝口汤——虽然这一口汤也很肥美就是了。

为了吃到这口肉,朱道桦还特地在广州城外等了两天。

这两天时间,明军主要工作就是抓俘虏。

溃逃的绿营兵要收拢起来。

绿营武官全部都要“劝降”。

有了杨流芳的示范作用。

大部分的绿营武官投降起来也就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连汉军八旗都能投降,你一个连皇帝的奴才都算不上的四等人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所以除了少数死硬分子,大部分的绿营武官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如此一来。

杨大人的合唱团又扩大了规模了。

而且朱道桦还让他们写信给其他的各省的故旧亲朋——这些人也大多数在绿营做官的。

可以想象。

这些信件送出去,会引起怎么样的震动:两广绿营的绝大部分的武官,还有从江西湖南等省调来的绿营武官,投降了百分之七八十,剩下的倒也不是他们实在是对大清朝忠贞不二——要么是被炸死了,要么是失踪了,要么就是从战场上溜走了。

总之。

这样一来。

清廷还能放心使用绿营兵吗?

反正朱道桦自己想一想就觉得乾隆肯定会头痛的。

至少在短时间内,乾隆怕是不太敢派各省绿营兵来“送菜”。

要是全国绿营武官都投降了。

那大清朝这铺子还开不开了。

趁早回东北老家算了。

这样的话,广东这边至少能有个一两年的时间来巩固。

朱老板觉得打天下不能走洪秀全、李自成这种流寇式的模样。

而是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占一地,巩固一地,调集一地的资源,持续壮大,持续发展。

这可是老朱家的传统。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嘛。

“这广东是取下来了,但是要如何治理可还是千头万绪啊。”

朱道桦摆摆手说道。

“忠诚,你起来吧,本王这里不兴跪拜那一套。”

呃,这位伍敦元算是头一个主动投降的大清官员——他在广东这边挂着个道员的衔,所以他的表字也很有代表性。

伍敦元,字忠诚。

伍忠诚急忙从地上爬起来。

“请坐。”

朱道桦很客气。

毕竟是第一个主动投城的。

虽然朱老板很清楚这位十三行的大行商是因为什么而投降——反正是不可能因为心向大明了。

朱老板不可能要求人人无私。

他要用的人也基本上都是有私心的。

有私心并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罪人。

而且十三行这样的行商,其实在这个大清朝也算是稍微对外界有所了解的一群人了。

“大王,十三行的库银,名义上是我们十三行各大行商的,但其实其中绝大部分是清廷的八旗贵胄的股本...”

伍敦元小心翼翼的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