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菹醢(zū hǎi)之刑:古代酷刑之一,把人剁成肉酱。
②席:中国古代最古老的坐具。远在商周时期,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如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跽,又称长跪,是将要站起来的准备姿势,也是对别人尊敬的表示。古代一席坐四人,共坐时,席端为尊者之位。独坐时,则以中为尊,故卑贱者不能居中。既为人子(即尚未自立门户者),即使独坐也只能靠边,如果有五人以上相聚,则应把长者安置于另外的席上,称为“异席”。
③冕服:古代最高级别的礼服,搭配佩戴冕冠,一直延续到明朝。古时天子,诸侯王,公卿,大夫都可以都可以穿冕服,但随着后来中央集权的加强,就只有天子,诸侯王才能穿了。
④旒(liú):古时,天子的冕冠设有珠帘,珠帘则表示非礼勿视,珠帘的数量因制不同,周天子十二旒,诸侯九旒,上大夫六旒,下大夫三旒,士没有珠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