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元年,陈武帝陈裕大败萧梁旧部,定都建康,史称南陈。
广陵陈氏摇身一变,成了天潢贵胄。
陛下念萧氏家眷无辜,遂仅贬其女子为庶民,并未赶尽杀绝。时人皆念武帝宽厚仁慈。
随武帝南渡的赵郡李氏李群,位列开国功臣之首,有从龙之功,封镇北侯,位至宁远将军,与其长子驻守梁州、秦州。李氏一族更是凭借出神入化的枪法闻名天下,李家上下人人会武,一时风光无两。
开国初,新政颁布,平均地权,十五税一。武帝以身作则,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律法轻徭薄赋,虽经几地饥荒,人口略有减少,百姓仍有喘息之机,得以休养生息。
全国并设官学、五馆,几年后,门生林立。
彼时朝中旧族新贵林立。庐江何氏、会稽贺氏、彭城张氏、上虞魏氏、颍川钟氏等士族,人才辈出,棋子般散落朝中各处,如零件严丝合缝地推动着全国上下的运作。
官品可由士族大家举荐,寒门子弟也可于五馆进学。有朝一日得取功名,将家族地位抬上一抬,为民做个清官、好官,于其于国亦是一桩美事。
却也有不爱当官的。
出自弘农杨氏的杨柯便是一个。杨柯三岁由玄诚道人亲自开蒙,五岁熟诵各家精要,七岁便能作赋,棋艺也是随年岁增高而长进迅猛,可谓天资过人。他英年成才,是北地粗犷的旷野上不可多得的大儒。可南国建立前岁,杨柯不知为何只身出现在建康,仅有随行家仆一二。官学成立后,他仅在内谋了个教书先生的职位,拒绝了上头国子监祭酒的提拔。
随着民生日上,社会盛行清谈之风,追求更加自由而虚幻之物。因而“博弈”游戏在各阶层中流行,披着神秘之衣的“棋道”亦为人所求。
巧的是,天子也爱棋,为棋痴狂。一场宣城的”赌郡戏“,赢了武帝一局的魏祁得封宣城郡太守。顿时,弈棋之风更胜,国手棋圣频出。
天下大定,多年南北对峙之势不曾动摇,世间风云变幻,连皇都的新瓦也添了旧色。
宣和十六年,北齐刚平定了长达十九年的内部风波,新皇登基,着北国铁骑来犯我朝。豫州、雍州、梁州、秦州边境交战时有发生,国库银子大笔流出,几乎到达难以为继的局面。四月十一,李老将军在白河城外忽然中了支带毒冷箭,两日身亡。李家长子李瑾宇救父心急,脱甲杀入敌中,不慎被削去左臂,险些丧命。好在老将军平日治军有方,虽主将战死,不至于军中大乱而丢了城。已出嫁的二女李从云不顾阻拦策马赶往前线,留贴身婢女桃枝代己回府探望安顿。三子李瑾华时值京中任太仆寺丞,无奈承袭侯位,年仅十七。
从此,在与北国的交锋中,战无不胜的李家男儿竟有战死,得此多重打击的老夫人突发心疾,也跟着去了。
所幸老将军尚有遗腹子于建康府邸,后生于宣和十六年七月初七。出生后其生母当即大出血,溘然辞世,此子娇弱,得名李瑾修。边境战事至此,也渐渐平息。
怪的是,小侯爷多年不曾娶妻,家中通房侍妾更无,每回京中,便是浪迹于秦楼楚馆、勾栏瓦舍。而那个遗腹子幺弟更鲜少出现在世人眼中,常称病不出府,近乎至“查无此人”的状态。
侯府冷清,令人唏嘘,但也免去了天家猜忌,一心守国。有心者想拉拢将军府,为得其兵权相助。讲媒之人来了一茬又一茬,统统被小侯爷拒之门外。时间一久,便无人再对将军冷脸。
宣和十七年,武帝崩逝,二世陈曜帝陈冲即位,时年二十九。十月,改元晋明。
曜帝好似预见了什么,不顾朝中反对,匆忙改革官位升迁制度,增设勋品。勋品与中正品级并行对应,互不干扰,为普通士子开出了另一条求官之路。
晋明三年,石头城外最好的地段悄然立起了一座高楼。此繁花楼,为妓子云集之处。
女子出众的好颜色,惹眼动听的舞曲,诗词歌赋花样百出,更有雅间供人对弈,仅半年的光景,此楼就成为各阶层最喜爱的去处之一。太乐署、教坊的名头,被生生比了下去。就连新入掖庭的人选,逐渐由繁花楼提供。
谁知,在陈冲坐上龙椅的第五年,正月十八的一场大雪,见证了其子陈和昶荒唐的弑父行径。据在场之人所述,三世藏短匕,浑身怒气冲入长乐宫,御前侍卫不及防备,那匕首已刺入其父心口。陈曜帝陈冲当即亡故,三世年十六,即日登基,改元阳嘉。
彭城张氏张世才时任一品太师,兼尚书省度支令,鉴于天子较为年幼,与一品太保庐江何氏何代真共同辅国。
新皇羁狂,常行散于金銮殿上。其用度奢靡,就连饮酒的铁樽,设十六鼎备用。
新皇疯癫,朝堂之上,不知何人激起陈和昶的兴趣,他以射艺不精为由,拉臣子作靶,死伤多人。最终引得满朝文武扑地请求,哭声震天,这场闹剧才得以收尾。三世更召其叔父肃襄王回宫,囚于西华门旁的棚舍中。
新皇荒淫,广纳臣女妓子充盈后宫,常令二十人裸身与其戏。有诗曰:花满有佳人,倾城令世垂,纵使帝王亦为倾。霎时繁花楼风头更盛。坊间传闻,若是得一繁花歌女,这半壁江山就有他的一份了。
而命运之手不仅拨动了皇家,更流连于士族与百姓,影响着世间每一个人。
同年五月,御史台三品御史中丞封元明遭近乎半朝臣子上书弹劾,陈列其十四罪状。
御史作假,引得朝野大惊。
同时,有人曝出弘农杨氏世得北国皇帝青睐的事实。杨氏族中不仅出文官,更有猛将。二十多年前,杨氏一夜之间满门销声匿迹,仅杨柯一人莫名出现在南。故而,封元明之妻杨梅儿及其父杨柯被举有通敌之嫌。当年北侉子来犯本就蹊跷,其二人多年安于京中,未受怀疑,极有可能受封包庇。
按理说此等大案,需经大理寺、刑部与御史台联合办案,逐一判断证词虚实,推敲真假。此案中,御史台为避嫌,不予参与。可不出十日,封氏便被下令抄没。
封元明死,其妻自缢,家丁变卖流放,搜刮出的万贯家财充了公。封家一岁幼女封毓,原要以罪臣之女的身份送往掖庭,却在当日不知所踪。
突如其来的大动荡,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