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本朝读书人认同度最高的那一套言论。
“陛下自然是圣明之君。”
作为明化帝的亲孙子,容珩自然是不可能反驳祖父的功绩,遂道:“陛下一向克己复礼,豁达善纳,在位三十六年无一日缺朝,如此勤勉仁厚之君,便是往前再数三五百年,也是少见。”
说到这里,却又话锋一转,继续道:“只是陛下虽有大德于天下,却抑有大弊政于朝。每岁币与梁、魏,而两国又用庆国之银养兵边陲,兵力每年累增,又借兵势反让我朝增币。只怕终有一日,即便举国之力,也难填两贼欲壑。”
听到这话,顾沉晏眉头皱了起来。
他没有想到,容珩居然会跟他说这么多,甚至话里话外,还直言了明化帝治国的弊政。
要知道穿过来这般久,即便是祖父顾永杰,提到朝政之事,虽偶尔言语一句,也不过轻轻揭过,不愿深谈。
第一次与他谈及朝局弊政的,却是明化帝的亲孙子——平王世子容珩。
而且,还说的正是他心底所想。
顾沉晏看向容珩,眼中的欣赏之意掩盖不住,嘴上却轻飘飘地说:“世子此言,倒是说重了罢……”
“本以为今日宴席能多一知己,倒是我错看了。”
容珩沉声一叹,声音悠远无奈:“倾巢之下焉有完卵,莫不是沉晏以为,眼下边疆不见刀兵,便可安枕度日?”
话到此处,顾沉晏敛了敛神,说道:“凡治平之世,多不测之忧,想来便是如此了,世子所言亦是自有道理。”
“好一个‘凡治平之世,多不测之忧’!我果然不曾看错,沉晏却乃可作知己之人。”
容珩回味一阵,眼中惊喜之色溢了出来:“我寻常与父王言及,我庆国数十年不兴刀兵,自陛下起,满朝崇俭,却不曾富民,亦不曾富国。为何?国不减税,民不增收,如何富民?梁魏每岁增币,国库逐年少银,何谈富国?”
“既不富民,又未强国,如何可称治平盛世?更兼梁魏皆有南下之意,凡岁币北送,必用之增兵,虽可暂买太平,却不过饮鸩止渴,如此又能再支撑几年?”
这一番话说完,两人四目相望,皆沉默了。
今日平王府桂花宴,宾客众多,更深的话,确实不好再往下说了。
顾沉晏更是谨慎的很,并未细论容珩方才所言,只含蓄说道:“盗贼一年多如一年,一火强如一火[注],为避天下祸患,自然得想些法子。”
容珩懂他的顾忌,亦是知他的心思,遂含笑问道:“沉晏以为,该如何避这盗贼之祸?”
“自是以武击杀,将其打怕了,便不敢乱抢旁人东西。”顾沉晏温声说。
“若是身体孱弱,无法取胜呢?”容珩问。
“那便革以新貌,再强体魄,即便难上一些,也比坐以待毙,等着贼人来抢的好。”顾沉晏答。
“沉晏所言,亦是我心中所想。”
两人说完,互视一笑,心中皆叹。
何其有幸,人生能遇一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