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唐代初置,宫廷供奉机构,安置文学、经术、卜、医、僧道、书画、弈棋人才,陪侍皇帝游宴娱乐,统称翰林院,并非正式官署。 这个时期的翰林院, 更多的是收拢民间各行各业有特长的人,特别是娱乐方面。 在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天下大乱后,逐渐成为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而到了宋朝才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有“天子私人”之称。 而到了明朝, 因为内阁制度建立,翰林院逐渐失去了成为天子秘书这个职责, 成为养才储望之所, 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地位清贵。 虽然翰林院只是五品衙门,可是因为最初的内阁其实就属于翰林院,也是因此内阁大学士的品级到现在也还只是五品,但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 成为翰林学士的荣耀也使得大量读书人投身科举,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被“点翰林”。 以往,入翰林院的庶吉士们往往结伴而行,一起去翰林院报道。 不过,今年有点特殊, 只要魏广德一个人得到这份恩典, 甚至这就是皇帝的个人决定, 都不是翰林院的选择。 魏广德已经从其他渠道了解到这次他被“点翰林”的始末, 除了搞不清楚皇帝怎么想的,其他都已经很清楚了。 还好,魏广德过去在家的时候,每逢年节,父亲都要在祭祖的时候说一遍家族历史,不然魏广德都以为自己家和老朱家是不是有什么关系了。 坐着马车到了翰林院大门外,魏广德跳下马车,“你们在附近找个地方休息,该吃饭吃饭。” 因为第一天来翰林院报道,魏广德不可能带着张吉进去,都不知道自己有没有独立办公室,被分派做什么事儿,还有就是安排谁负责他的学习。 让张吉和李三找地方等着,魏广德走到翰林院大门外,向值守差役出具了那份礼部给的条子,他让他进入了这里。 魏广德这会儿心情有点忐忑,因为一早就决定这科不点庶吉士,所以翰林院根本就没打算收人,自己这被皇帝亲点进来,也不知道受不受人待见。 进门没几步, 魏广德打算找人问问自己这是该找谁,尹台虽然现在掌翰林院事,可他还挂着詹事府少詹事的职衔,现在可未必在这里。 魏广德一副生面孔,自然就被路过的一位翰林看到了,他从魏广德身后走过,旋即在他身前站住,好奇问道:“你是魏传胪吧。” “不敢,后进学生魏广德拜见大人。” 这人头戴乌纱帽,身着青色团领衫、要上束着镂花银饰束带,胸前的补子是一只白鹇,魏广德看到来人正面后瞬间就知道这是一位五品官员。 魏广德并不认识此人,自然就知道他肯定不是江西人。 “呵呵,那我叫你广德吧,你这是来翰林院报道?” 来人显然是知道他这个庶吉士的,其实之前几天京城官场已经传开了,今年嘉靖皇帝点了魏广德进翰林院充任庶吉士。 “是。” 魏广德恭敬回道。 “不用拘束,我叫吴清,是本院侍读学士,你初来乍到应该先去尹大人那里。” 吴清笑道,随即回头看了眼,猜到魏广德可能是不认识道,于是接着说道:“这样,我带你过去吧,反正也顺路。” “多谢吴大人。” 魏广德立马感激道。 吴清在前面领路,魏广德也很快和他聊了几句,知道他也是今年才升为侍读学士,之前还只是编修,熬了几年考满才升的。 “或许再呆上几年,我也会和子益兄一样外派去做提学。” 说到最后,吴清很是无奈的说道,他口中的子益兄就是魏广德会试房师亢思谦。 外界都道翰林院清贵,是储相,可是翰林院多少人,又有多少人能够跨过那道坎成为万人敬仰的大学士,进入内阁。 更多的翰林,其实还是被外派各省担任提学,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回到中枢担任六部侍郎或是督察院,还保留着继续冲击内阁阁臣的机会,更多的就在外做到布政使一级也就到头了。 很快,吴清带魏广德到了一处公房门外。 “尹大人应该在里面,今天庶吉士报道,他不会不来的。” 吴清冲魏广德笑笑,随即抱拳,转身离开会自己的公房去了。 魏广德恭敬的冲吴清行礼后,这才看了眼那间还算气派的公房,迈步走了过去。 今天是庶吉士入翰林院的日子,作为掌院,尹台自然也就到了。 在书吏带魏广德进屋后,魏广德急忙冲着尹詹事就是一揖,“后进学生魏广德拜见尹大人。” “广德来了,你坐吧。” 魏广德给尹台的感觉还算不错,所以并没有端着摆什么架子,而是很和蔼的给魏广德看座,书吏端上茶水后才说道:“我想,你的那些老师应该都提点过你,学问一道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就不多说了。 现在你身受陛下隆恩,被点进这翰林院,这三年你就安下心来好好学习,以陛下对你的器重,来日必有飞黄腾达之日。 只是,在此以前,进了翰林院,就把心静下来,别去管外面的那些事,特别是朝廷里的那些。 就算你真有什么想法,也先向我这里说一下,可别像上次那样,带着进士就跑去礼部衙门,你知道影响有多坏吗?” 魏广德刚坐下没一会儿,听都尹台这么说,知道是在提点自己,连忙起身行礼道:“学生记住了。” 魏广德虽有官身却无官职,在这样的场合下,只能自称学生,连“下官”、“卑职”这些词都不能用。 “当时是学生孟浪了,只是初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