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面两日,魏广德总算消停下来了,就呆在九江会馆里足不出户。 只不过,他拜托张科打探的消息也算有了。 兵部拟定的封赏,魏广德只关注两个人,一是马芳,二就是董一元。 这两人, 算是魏广德在宣府和蓟镇预先布置的棋子了。 马芳这次是直升参将,年底可能还要再动一动,而董一元也从百户升千户,挂游击将军,只是蓟镇兵马不会有大调整,所以他手上依旧只有那四百多人的骑兵部队。 职衔上去了,其他的可以慢慢来, 魏广德倒是不急。 有了确切消息, 魏广德才写了封书信, 然后抽空出了北面安定门去了京营驻地找董一元。 之前魏广德就让董一元去京营驻扎后,报掌营官他需要等翁溥翁大人的命令,才能知道是回蓟镇还是去宣府继续随行保护,所以这几日一直驻扎在京营之中。 在京营中和董一元见面后,屏退左右,魏广德把从兵部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董一元,包括他升迁的职位和依旧带着旧部,不会有增派兵员也都说了。 现阶段的魏广德,更多的还就只是能提前知道很多消息,在决策层面是一定说不上话的。 他的同年们,除了一甲三人和他自己被授官外,其他都还是进士身份观政学习。 不过他和董一元一样, 都还年轻, 也就是马芳四十岁的人了,怕是有点等不及。 这也是魏广德依旧要拉拢董一元的原因, 年轻的,看上去有点能力的, 他魏广德一个都不认识。 董一元看上去至少还成, 可以先把关系维持起来看看情况。 对董一元来说,一次随行护卫任务就能够让他升职加薪还是很满足的,虽然担了一点风险,现在看来也是值得的。 他知道,能够居功升职也是靠着魏广德在功劳簿上加了他的名字,位置还比较靠前,不然京城兵部里的老爷们谁知道宣府有个把总叫董一元。 把正事儿说完,董一元才询问魏广德未来的去向。 对他来说,现在好不容易靠上一个京官,他自然希望魏广德官运亨通,这对他的帮助会更大。 “我嘛,应该还是会留在翰林院中继续读书的。” 魏广德对于董一元问出这样的问题有点感到好笑,“品级或许会调一调,等几年看能不能转太常寺或者礼部,说不好。 前日去西苑见了陛下,他也只是问了些保安州的事儿,多的没有提。 对了,我这里还有封信,你安排你的亲兵去宣府交给马芳。” 听到魏广德让他派人送信,董一元连忙点头, 要说话却被魏广德摆手打断。 “这次你安排送信的人,要谨慎可靠的,最好知根知底。” 说到这里,魏广德微微皱眉后才继续说道:“信要当面交给马芳,还有告诉他,信中最后几句话是在西苑的时候,陛下交代让我转告他的。” 董一元之前听着魏广德说话脸上表情还很自然,即便是被魏广德着重吩咐要选派可靠之人送信时也并没在意。 只是最后魏广德说出信中有皇帝的交代,他才悚然而惊,再联想先前魏广德让他注意挑人时候的表情,董一元有点明白话里的意思了。 魏广德就差直接点出,他或者马芳身边,有锦衣卫的人。 魏广德随行就带着两个人,一个是张吉,还有个李三。 两个人是九江卫出身,可以说是知根知底的,都是崩山堡出来的,可以信任。 魏广德可不相信,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这两人还能被锦衣卫给策反了,帮他们监视自己。 锦衣卫眼线遍布大明,而且也是世袭,军中自然也有不少人。 不过,魏广德思来想去,张吉和李三的家世,都不大可能是锦衣卫密探,那么嘉靖皇帝能够知道他和马芳说的那些话,很大可能就是马芳身边的人泄露出去的。 而对董一元说这些,为的也就是两点,一是让董一元注意自己的亲兵,别又整出几个锦衣卫密探来,二就是告诉董一元,老子有圣眷,嘉靖皇帝知道他和马芳有联系,也没对他怎么样,还让他私下给人带话。 好吧,这其实也是一种警告。 说完话,魏广德从怀中摸出写给马芳的信交给董一元,“你再休息几日,就可以回蓟镇交差了,回去等封赏的消息,估计短期内还下发不了。” “为什么?不是说定下来了吗?” 董一元不解问道,封赏,还是要拿到手里才稳当,谁知道中途会不会有变数。 “翁大人那边还没回来,另外宣府总兵官一职争的还很厉害,所以封赏之事短期内怕是出不来。” 魏广德笑着解释道,“要不是前日见了陛下,说不好兵部还会为了我的事儿在内阁争吵。” 看董一元一脸不解的样子,魏广德笑着解释道:“兵部想调我去他们那里,以后外派掌兵。” 说到这里,魏广德脸上笑容变冷继续道:‘想我堂堂一个翰林,凭什么去兵部任职,我还有未来吗? 还好陛下体谅,我接到的消息是继续让我在翰林院读书,等几年岁数大点再安排差事。’ “是啊,翰林好,大人在翰林院读书好,将来入礼部,入阁拜相也才顺理成章。” 董一元这会儿已经从惊讶当中回过味来,朝廷里明争暗斗也这么激烈的吗? 看着魏广德被皇帝重视,那些对内阁有想法的人就出手开始打压了,弄魏广德去兵部,等于断了他入阁的希望。 虽然还有机会,但是已经渺茫了。 魏广德在董一元军中把事儿交代清楚了就离开,军中封赏短期内不能到位,可是他的封赏应该,或许会早于军中之人。 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