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邻国书及物用之。 8、皇帝行宝,降御札用之。 以上,即所谓的“八宝”,全都是赵构制作,宋高宗绍兴十六年二次郊祀时,才八宝齐备。 9、大宋受命之宝,宋太祖赵匡胤制作。 10、定命宝,宋徽宗制作。 11、大宋受命中兴之宝,绍兴元年制作。 其实,由此就可以看出,古代自秦朝起,宝玺其实都不是只有一个,而是最少也有六宝,而且随着朝代更迭,宝玺的用途也越发细化,数量不断增加。 明朝初期,皇帝拥有的宝玺据传有十七宝。 1、皇帝奉天之宝,为唐宋传玺,用以威镇万国,祭祀天地。 2、皇帝之宝,用以下发诏、赦。 3、皇帝信宝,用以诏亲王、大臣、调兵。 4、皇帝行宝,用以册封、赐劳。 5、天子之宝,用以祭享山川、鬼神。 6、天子行宝,用以封外国、赐劳。 7、天子信宝,用以招外服、征发。 8、制诰之宝,用以下诏书、识诰命。 9、敕命之宝,用以下敕书、识敕命。 10、策命之宝,用以下策书、识策命。 11、广运之宝,用以识黄选勘籍、奖励臣工。 12、御前之宝,用以进御座、从车驾,御前杂事封识。 13、皇帝尊亲之宝,用以上尊号、答赐宗人。 14、皇帝亲亲之宝,用以谕亲王、赐亲藩书。 15、敬天勤民之宝,用以训迪有司、敕谕朝觐官。 16、表章经史之宝,用以图书文史之事。 17、钦文之宝,用以敕封丹符出验四方。 不过据《明史》记载,以上十七宝中,“皇帝亲亲之宝、皇帝奉天之宝、诰命之宝、敕命之宝”四宝为明成祖朱棣所制。 除上述十七宝外,嘉靖十八年,明世宗朱厚熜又新制七宝:分别为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大明受命之宝、巡狩天下之宝、垂训之宝、命德之宝、讨罪安民之宝和敕正万民之宝。 前后相合,所以皇帝有二十四宝,材质金、玉兼有,为符台所掌管。 符台即为尚宝司,掌管宝玺、符牌、印章及其使用,别称符台。 除此之外,只有皇后之玺为女官所收存掌管,不在尚宝监掌管范围内。 黄锦在记录册上小心留下签押手记,移交宝玺时自然也不敢怠慢,皆打开盒盖仔细确认后,才带着几个太监內侍奉着宝玺匆匆赶回永寿宫。 此时嘉靖皇帝已经小憩,可宝玺却不敢随意存放,只好由黄锦一个个小心翼翼抱进嘉靖皇帝卧榻一旁小几上。 黄锦心里其实很清楚,皇帝应该是知天命,所以才会如此。 以往处置奏疏,都是内阁把票拟之后的奏疏送到司礼监,司礼监分类后呈报嘉靖皇帝御览,其中一些无足轻重或者有惯例的奏疏,司礼监直接就处理了。 而现在,嘉靖皇帝让他们从明日起由阁臣直接送到这里,交给他批阅。 倒不是因为皇帝不信任太监,而是这个时候的皇帝极度敏感,或许已经到了对宦官和大臣都不信任的状态。 人的虚弱的时候就是这样,担心大权旁落。 而有阁臣和宦官相互牵制,皇帝的权威才能得到保障。 甚至于把所有宝玺都收到宫里来,也是有这方面的担心。 “不错,就把这个交到司礼监,让他们用印后尽快送到六科去。” 无逸殿里,徐阶查看了由次辅李春芳草拟的圣旨,也就是由刑部左侍郎王本固转兵部左侍郎,协理京营戎政的旨意。 旨意郭朴和高拱先前都已经看过,并无差错。 开玩笑,只是按照皇帝的话润色一道旨意,对他们这些大学生来说自然很是简单。 实际上,明朝的圣旨,除了加封一类的旨意,很多都极其简单,几乎可以说是以白话把皇帝的意思阐述清楚即可。 “明日上午,就由我和质夫带奏疏先去永寿宫觐见,下午有子实和肃卿去。各位意下如何?” 他们已经知道皇帝要他们每日前往永寿宫递送奏疏,以皇帝目前的状态,处理政务肯定比往常缓慢。 可是每天全国的奏疏都会送到内阁,他们总不能全部去嘉靖皇帝床榻前处置那些政务吧。 阁臣一分为二,分批前往永寿宫就成了徐阶能想到的唯一办法。 不管在嘉靖皇帝跟前耽误多长时间,至少内阁还有大臣在办公,不会一下子把大家的时间都浪费在那里。 “首辅所见极是。” “无意义。” 高拱和郭朴都是点头,首辅和次辅分开前往永寿宫,自然对内阁处理政务那是极好的。 “昨日黄公公的提议,明日由你说还是我这里” 李春芳也不反对徐阶的提议,只是想到乾清宫的事儿还是有点犯难。 先前,黄锦派人过来传话的时候已经把情况告知,黄公公已经在嘉靖皇帝面前提到移宫之事,但陛下并未答复。 “明日就由我来说,若是不成,后日再有子实提起。” 徐阶没有多思考就说道,这些本就是他们这些内阁阁臣应尽义务,他做为大明首辅责无旁贷。 “这段时间,大家无事就不要离宫,有需要可让宫中提供,若是不方便,可安排人回家取用。” 这时候看到大家都点头认可,徐阶又提起一事。 话音刚落,李春芳和郭朴都是脸色微变,随即很快就恢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