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是一片好心,若不然怕是这屋子堆满书稿了,呵呵.” 魏广德明白,张居正也不确定自己的下一站,所以先把书稿分到其他房处理,这倒是免了自己不少事。 “明日分发的时候,让他们还是按照之前的规矩来,各方平均分配书稿。” 魏广德吩咐芦布道。 今天没事就没事儿吧,休息半天也是好的,正好了解下校录馆当下的情况。 “听说书写生儒增加了许多,各房分校官,翰林院那边是否增派人手过来?” 魏广德问道。 “有,增加数百人,很多是国子监的监生,都在国子监那边抄录,分校官也来了许多,有编修孙锭、胡杰银、姜金等好几人。” 芦布毕竟在翰林院呆了不短时间,说起人名来也是张嘴就来。 “嗯,如此就好。” 魏广德点点头,有人手还好说,否则三个月完工抄录大典的工作,那简直就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老爷你先坐着,我去给你烧水泡茶。” 魏广德已经进屋坐下,芦布急忙说了声就跑出去忙去了。 芦布出去了,魏广德就开始思考隆庆皇帝交代的事儿,那几个人该如何安置。 以前没拿到实权,现在肯定不行,得给他们差事管。 舀点水进砚台,魏广德自己开始磨墨。 等芦布送茶进来的时候,魏广德已经磨好墨,等芦布出去后这才铺开一张纸,回忆那些人的信息和他们的职位。 升官肯定要升,就算品级暂时不能动,那也得调到实权衙门去,特别是重要的衙门。 有了思路,魏广德提笔就开始书写起来,这样先写好再修改,比较稳妥,不会出现纰漏。 “光禄寺少卿王凝迁太常寺少卿掌尚宝司事.户部员外郎尹乐舜为光禄寺少卿礼部员外郎刘奋庸为尚宝司卿.礼部主事吴自峒为尚宝司少卿侍书制敕房办事中书舍人周维藩为光禄寺寺丞.鸿胪寺主簿吴自成为本寺右寺丞” 不断增加人名,又不断删改,忙活了好半天才大致把官职给他们定下。 日子就这么过下去,张居正在知道魏广德重新回到校录馆后就过来。 “善贷,这边的事儿就交给你了,太常寺这些日子事务繁杂,实在是” 张居正依旧保持一惯的儒雅,见面就对魏广德说道。 “叔大兄,这些我都知道,你只管去忙,这边有我,不会出岔子的。” 魏广德乐呵呵笑道。 张居正已经知道参与草拟遗诏的事儿让他和高拱之间关系变得无比恶劣,几无挽回的余地,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在那个巨大的诱惑面前,他无法淡定,何况还是他老师叫他做的。 其实在书写的时候,张居正就已经反应过来,之后几日也不过是在装傻充愣。 一边是老师给的巨大好处,代价是恶了高拱,另一边则是和老师交恶,而未必能得到高拱的好。 怎么选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和高拱接触下来,张居正可不认为他是个好相与的,否则也不会在裕王府里经常和魏广德说那些话。 张居正太了解裕王府那些人了,大家表面上乐呵呵的,其实大多对高拱意见很大。 所以,交恶高拱,未必是交恶整个裕王的潜袛,对魏广德他自然还是要保持原来的样子。 说到底,就是自己和高拱之间乱斗,和旁人无关了。 也没有交接程序,本身张居正已经不常管校录馆的事儿,只是到那边文书房把事务转交到魏广德手上后就匆匆离开。 魏广德也不会过多干预校录馆分派书稿,只要求均等,当然对于效率高的官员可是适当增加一本两本书稿的校录任务。 至于说封衙,校录馆这个时候哪里还有封衙一说,就是连轴干。 两日后,正旦节,隆庆元年正月初一百官入宫庆贺,分校官们才难得有一天休沐的机会,第二天大朝会又耽误两个时辰,结束后众人又都匆匆返回。 就这样,内阁和礼部每天都有人来这里,了解抄录进度,把魏广德也是逼得烦躁不已。 不过他知道原因,礼部要掌握这边抄书的速度,估算出成书的时间,才好和工部确定永陵那边的时间。 不出正月,宫里终于还是传出消息,隆庆皇帝接连两道旨意发出,升翰林院侍读学士张居正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升翰林院侍讲殷士儋为本院侍读学士掌院事。 魏广德官职超过殷士谵就是因为参与到抄录大典中,他勤勤恳恳的工作让嘉靖皇帝满意,而他的付出换来两次提升品级的机会。 无论如何,魏广德都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把手上的工作做好,不要因为老皇帝死了,就不管这摊子事儿,毕竟是他的遗愿。 当初那份条子,魏广德已经通过陈矩交到了隆庆皇帝手里,只不过这段时间暂时没有传出旨意。 或许隆庆皇帝还忙着给那些加封谥号的圣旨盖章吧,魏广德有时候在校录馆里不无聊奈的想到。 “老爷,今日胡应嘉上了两道奏疏” 芦布依旧是原来的样子,在魏广德校书的时候他就去外面打听朝里的消息,在魏广德休息的时候告知。 “祖宗朝军国大政皆躬临臣下处断,自英宗皇帝以冲年即位,辅臣偶从权宜创为早朝奏事之例,遂相沿不改.臣又考前代宰相入阁议事必使谏官随入诸所,陈奏皆得预闻,而国朝之制令六科轮官于殿廷左右纪录,圣旨盖亦前代遗意,乞恢弘旧典,此后接见大臣必命科臣更番随入,凡有奏事不忠者,听其面折是非或退而参论,则大臣咸尽诚款而圣体亦得垂拱仰成。” 看着胡应嘉上的第一本奏疏,魏广德脸上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