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 只是,霍翼没想过,若是徐阶离开朝堂,他们这几人里还有谁能留在内阁。 张居正现在虽然在内阁屈居末席,可好歹是阁臣,天然比尚书更加接近皇帝。 但是他的一切都是杨博给的,既然是杨博提出来的,自然也不能反对。 短暂吃惊过后,霍翼就点头道:“那我连夜就些奏疏。” “不急。” 只是没想到,杨博却是大手一挥道。 就在霍翼狐疑的时候,杨博解释道:“今日我遇到雷尚书,和他聊了几句,知道他有今日乞休的想法。” 说道这里,杨博不觉抬头看向屋顶,似乎追忆般说道:“雷礼担心,京师距离江西千里迢迢,他不能活着回到故乡,怕重蹈袁炜袁懋中的覆辙。” 当初袁炜就是因为病中数次请辞都被嘉靖皇帝否了,结果眼见痊愈无望让他回乡后,结果却是客死途中。 “懋中啊” 徐阶听到袁炜的名字也是很感慨,那时候他和袁炜合作打理内阁,应该是他主持内阁这些年来最轻松的时候。 袁炜办事能力有,也不争权,有事两人商量着办。 “等雷尚书乞休后,你再上自劾奏疏请辞。” 杨博不是傻子,让好不容易扶持起来的霍翼直接上辞呈,若是隆庆皇帝昏了头,直接批红怎么办? 先让雷礼上奏疏,不管批还是不批,最起码在那个时候霍翼再上,隆庆皇帝直接挽留的概率更大。 徐阶和张居正都是会意的点点头,觉得这样处置似是最合适。 两日后,魏广德在礼部值房收到诸大绶派人送来的条子,上面只有人名。 魏广德知道,这些人就是隆庆二年朝考选拔出来的庶吉士。 快速浏览一番,魏广德很满意的点点头。 这次朝考,翰林院要补入三十名庶吉士,有徐显卿、陈于陛等人。 魏广德要保的如王家屏、于慎行等人如愿名列其中,除此外还有李维桢、范谦两个江西老乡。 会试后,魏广德就在懊悔没有给九江学子留一两处关节,导致九江举子全军覆没。.. 对于这次朝考,魏广德自然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 早早的翻阅殿试成绩,查看二甲名列前茅的数人,在了解其学识和家境后,就安排见了数人。 李维桢和范谦,就是魏广德最后确定下来保庶吉士的人选。 虽然不知道将来他们有没有机会入阁,但至少得给自己安排些帮手才好。 要知道,严家当初在京城卖官那么疯狂,可是对于江西老乡还是能帮则帮,不一定在乎是否送银子。 为何? 还不是希望有老乡这层帮助,以后在朝堂上能帮着说话。 魏广德若不是投靠到裕王府中,而是选择两不相帮的话,或许在严嵩倒台和严世番受审的时候,也会暗中提供帮助。 最起码,在严家被抄的时候,成守节对严嵩还算客气,魏广德只以为是自己的提醒起了效果,殊不知其实嘉靖皇帝也通过锦衣卫向成守节下了口谕。 毕竟,百官弹劾严家的事儿,嘉靖皇帝是真的大多知道,剩下不知道的,百官知道也不敢弹劾。 那些,可都是潜规则,他们还指望轮到自己的时候也伸手进去捞一把。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朝堂上乡党势力越大,大家获益也就越大。 严嵩把江西官员的名声搞坏了,加之之前的江西前辈们确实有时候吃相难看,让别的省官员心生芥蒂,对江西官员往往暗中打压。 打下去一个江西官员,就等于给其他人一个机会。 在吏部,魏广德就已经有这种感觉。 湖广、浙江等地有人在针对江西籍官员,步步蚕食,想取而代之。 江西官员目前保住的位置,只剩下工部尚书一职,他这个尚书不过挂名而已,实在不顶事。 稳住江西官员的基本盘,就是他和雷礼、朱衡等人要做的。 雷礼要致仕,朱衡要接工部尚书的职儿,基本已经是既定事实,剩下就是魏广德稳住江西官员的根,必须保证江西举子持续入朝,补充新鲜血液。 第二日,翰林院上奏取庶吉士名单,隆庆皇帝直接批红,命管詹事府事,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殷士儋、赵贞吉等管教习。 知道消息,魏广德虽然有些诧异,可也没说什么,只是愣了半晌。 他是真没想到,教习庶吉士的差事会不落到他头上。 庶吉士,这次入选的三十人里,肯定是要出阁臣的,少了这个教习的差事儿,其实等于少了一批帮手。 还好,自己私下已经安排了几人进去,这事儿是他直接找诸大绶办的,并未告知陈以勤和殷士谵。 同日晚些时候,魏广德出城迎接朱衡归来。 朱衡是之前出京视察新河道,这是隆庆朝开朝来第一件大河工。 新河开通后,漕运得到恢复。 现在朱衡归来,也意味着雷礼乞休的时候到了。 当晚,魏广德在家里收到雷府家丁送来书信,魏广德拆开看后就知道,明日雷礼打算上奏乞休。 果然,转天就有消息传来,乞休奏疏已经送进内阁,而雷礼也没有去衙门,选择直接在家休息。 现在天气转热,在京城的一些无职勋贵都三三两两出京,找清凉别院避暑去了。 对于勋贵这种行为,官员们多心生羡慕,但是却不嫉妒。 雷礼的奏疏走到很快,内阁特事特办,当天就送入宫里,在散衙前就有消息传来,皇帝“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