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铜板。” 这也是老板为什么笑的原因。 唐代鸡蛋一斤有8个。 八个鸡蛋,有的成年男子一天都不管饱。 但假如这一斤鸡蛋的钱去买米,可以购买平常人家一周大米。 一铜板一个鸡蛋,换算价格等于后世10块钱一个鸡蛋。 后世的鸡蛋一斤几块钱,之所以便宜,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是养鸡场模式先进,第二是饲料便宜,第三是现代激素催生。 最主要是养鸡场。 养鸡场是在一个很小房间里,一排排集中起来养很多鸡,其实这是上个世纪70年代才引进过来的先进技术,再早些年的所有鸡都是散养的,更别说唐代了。 现代人吃小麦都喜欢去壳,而那些去掉的壳则是畜牧业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非常廉价。 唐代并没有这种先进的脱壳设备,都是连壳一起磨碎了吃的,也就现在所说的全麦。 所以鸡吃的也都是普通人一样的粮食,在古代一般人家里连人都吃不饱,哪里有闲粮喂鸡? 养鸡的一般都是大户人家,而且没有使用激素催生鸡蛋的鸡,产量也很低,所以唐代的鸡蛋是非常贵的。 要找有那么多鸡蛋卖的商家,还是秦文羽找半天才找到。 两百铜板,两百鸡蛋。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两百鸡蛋有点沉,秦文羽不得已加快步伐返回县衙,打算快点办完就回去。 在回去路上,秦文羽又买了些粗盐。 花了大概一百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