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案件的拍摄地点是在平邬的一个南方小镇,在出发前,节目组已经在群里公布了每位嘉宾抽到的案件内容。
今时鹿看了一下,每个人的都不一样,有的是关于留守儿童的救助的案件,有的家庭暴力的案件,还有的是某酒店非法偷拍的案件,而自己抽到的,则是个人自建工厂占用农用地的案件。
先不说别的,光看这个标题,今时鹿就觉得一阵压力。
于是,她转头看向隔壁座位的胡旭:
“胡检察,这些案件……平时都是你们处理吗?”
胡旭:“其实我们部门主要负责刑事案件,但是这类案件……肯定不适合录节目用。”
今时鹿了然:“那,今天这个是?”
“这个属于民事公益诉讼类案件。”
今时鹿点点头,不过眉头还是紧绷着。
胡旭似乎是看出了她的压力,出声安慰道;“时鹿姐,别担心,咱肯定能解决的,肯定能解决。”
虽然胡旭自己也还是一个刚转正还没一个月的新手小白,但是此刻,胡旭深知他现在必须扛起肩上的担子,于是目视前方,自我激励般握紧拳头:“加油!!”
今时鹿:“……”
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错觉,那一刻,她突然觉得胡旭才是最近紧张的那个。
来之前,两人特意研究了一下这次案件的相关资料。
案件发生在平邬的一个贫困村,当地的村民张国才在外地打工这些年,耳濡目染学习了一点烧砖技术,于是去年年初,他便打着扶贫致富的旗号返乡,利用村里的农用地建造砖厂。
这事乍一听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
且不说烧制红砖对土地造成的危害,光是张国才私占农用地这件事,本身就已经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现在当地法院已经对张国才的行为做出了判决,要求复耕赔款。但张国才依旧置之不理,联合村里的人一起提出抗议,颇有点法不责众的意思。
不仅拒绝复耕,就连厂子都没有停工,甚至还十分嚣张的将厂子周围的防火林砍了,以示挑衅。
看了这些资料后,今时鹿有些犯难:“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张国才同意复耕呢?”
胡旭想了想:“强硬的手段肯定不行,如果可以的话,就希望能在保护耕地的前提下。也能让砖厂存活下去。”
今时鹿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这么说,我们其实是来帮张国才想办法的?”
“是的,”胡旭,“张国才的做法虽然错了,但他的初心是好的,如果可以的找到更好的办法的话,也许砖厂还能保留下来,也算是为村里的人找到真正的致富途径了。”
一旁的陈夏听得热血沸腾:“那这么看来,如果咱们这个案子成功的话还挺有意义的,没准还能帮村子致富呢,想想都伟大。”
胡旭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也不算伟大,只要能解决群众的问题,就已经很开心了。”
**
节目组以及检查院的公务车早上六点就出发了,但从镇上的酒店到贫困村还有一段距离,车子开了将近三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
村子不大,站在矮土坡上一望就能从村头看到村尾,当然也包括远处高高伫立的制砖厂。
因为考虑到节目要多录一点素材,再有就是不想太过引人注目,于是节目组和检察院全都将车停在了村头,准备步行进村子。
临下车前,今时鹿和胡旭各自在衣领上别好了便携式镜头,除了陈夏和摄影师跟着以外,其余的人都留在了车上。
山上的路不太好走,到处都是坑坑洼洼,明明看起来不远的路程,几个人顺着弯弯绕绕的路也足足走了将近一个小时。
然而到了砖厂,众人看到的却是紧闭的大门,根本没见张国才的身影。
虽然来之前就已料想到张国才不会配合,但没想到,会是直接连人都见不到的程度。
陈夏喘着气,不死心的拎着锁着大门的铁链晃了晃。
“这怎么办啊?”
见此情形,今时鹿和胡旭互相看了一眼,视线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身后如同棋盘一样的村庄。
虽然村子不大,但怎么说也住着上百户人家,要找起来其实并不不容易。
胡旭看着一条条窄巷,挨家挨户找肯定不现实,只能靠问路。
一行人站在村头,好不容易等到路过一个大叔,胡旭赶紧快步走上前。
“大叔您好,请问,您知道张国才的家在哪吗?”
老大爷皱了皱眉,一副耳背的样子:“谁?”
“张国才。”
一听到这个名字,大叔像是意识到什么似的,压着眼皮从上到下重新看了胡旭一眼,最后视线落在他一身严谨的装扮以及跟在今时鹿身边的几颗镜头上。
为了保证节目的真实体感,今时鹿身上穿的也是检察官标准的检察蓝,再加上她的五官本就极具攻击性,那气场比胡旭都要强。
见到这副架势,大叔防备的后退了一步:“你们谁啊?警察局的?”
“不是不是,”胡旭摆摆手,耐心解释道,“我们是检察院的,来找张国才同志了解——”
“哎呀去去去!”没等胡旭说完,对方便一脸不耐烦的摆摆手,“不知道不知道!”
这态度,摆明了是不想告诉他们。
胡旭看着对方甩手离去的背影,只好作罢。
本以为这种情况只是偶然,结果在村里晃了半天,遇上的人没有一个愿意告诉他们张国才下落的。
中途路过一个巷口时,一户人家的门口围着几个坐在一起抽烟聊天的大汉,见到他们之后,视线不约而同的看了过来,从上到下将他们打量了个遍。
今时鹿清楚的看到了这几个人脸上的表情,实在算不上友善。
突然,她看见面前正对的一户人家的大门被人从里面打开,
一个三四十岁左右的女人拎着一个破旧的水桶从里面探出半个身子。
扬起胳膊的同时,就听见“哗啦”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