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琢磨一下,其实那段节目给了他很强的启示! 说的是国家博物院的专家闵老师,从事专业文物修复五六十年了,精通的就是修补漆器,他的工作小组历年修补的漆器很多。 漆器是什么? 就是用漆在各种器物上涂抹晾干后脱胎,之后专门形成的一种美术品。 这种美术品相当的厉害,价值也非常高。 最早的漆器用的就是天然生漆,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再髹底漆、打磨、推光、装饰等工序,形成的绝对精美的工艺品。 而这古琴的外壳同样一模一样的道理,只是古琴没有脱胎而已,同样的用彩漆勾勒,而且用螺钿镶嵌的! 如果小雪冬声内部没有破损,只是外壳漆部分全部损坏,有没有可能借用这个原理进行重新的上漆修复? 有! 范青阳记忆中就有这种技术。 平遥推广漆器技术! 这个技术很小众,也非常冷僻,可是技术相当的不得了。 他始于唐朝开元盛世,后来明清时代非常流行的,“描金彩绘、堆鼓罩漆”八个字形容的非常透彻。 如果用这个技术从新修漆,上色,哪怕是音色不准,起码这件东西就再次赋予了一种历史价值了! 范青阳想到这里,根本睡不着了。 直接坐起来,仔细用手电筒打量这架破损的小雪冬声。 这架琴明显一看就是女工琴,明朝的样式,叫灵机式,通长123.6厘米,琴额宽21.3厘米,琴肩宽22厘米左右,琴尾宽15厘米。琴面全部是桐木斵制,琴底梓木斵制作,冠角、岳山、承露由硬木所制。 外层有螺钿徽,表皮三层鹿角霜的灰胎质地,而且通体髹熟栗色漆! 正面两侧近肩处有黑色旧漆透出,可以看得出来琴体曾经有流水断间牛毛断,继续看近岳山处及琴头呈现大片冰裂断, 尾部其间零星出现几处圆形断纹,是极为少见的“梅花断”。至尾部则出现蛇腹断,最可惜的是琴的一角被摔过几厘米得缺口,已经破损掉了,是最可惜的地方! 可是这根本无关于他的本身啊,因为这缺口不耽误他的使用的! 这个是有历史原型的! 相传在东汉年间的历史上,有一架绝对妇孺皆知的古琴,就是焦尾! 这架古琴相信没有人不知道,相传他是东汉人蔡邕制作的。 他曾经是汉献帝的中郎将,所以都叫他蔡中郎,极其精通音律,而且善于做琴! 据说他为了做一把好琴,走遍了大江南北没有找到好木料! 恰好路过一户人家正在烧火做饭,听到里面的木柴噼里啪啦响的很清脆,听得出来是绝对的好木料,于是他就抢了出来! 经过检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桐木好料,他一丝不苟精雕细琢,最终成了一把绝世名琴焦尾。 历史上有四大古琴,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 而范青阳心中升腾起大胆的想法就是,怎么不可以复制这个故事呢? 利用小雪冬声,再做一架焦尾未尝不可啊? 不过他也不能给别人做嫁衣,范青阳想了半天,将小雪冬声放好之后,继续沉沉的睡了过去! 这一睡,足足睡了十几个小时小时,等醒来的时候,差不多是晚上七八点钟了! 他昏昏沉沉的推门走出去。 此时,店铺依旧没有关门。 饶店主跟蒲新志正在哪里聊天,蒲新志看到范青阳的一瞬,忽的笑了:“怎么,修好了?” 范青阳懒得搭理他,径直来到桌子旁倒了一杯水灌了进去:“我饿了!” “已经准备好了。” 饶店主指着桌上盖住的饭菜:“就等你出来了。” 范青阳坐在那里有一搭没一搭的吃着饭:“我已经有了想法,如果进度快,再有两天应该可以了!” “什么?” 蒲新志带着不可置信:“你的意思,你真的能修复那把破琴?” “不相信?”范青阳反唇相讥冷冷:“你不行不代表我不行。” “那就但愿你能行。” 蒲新志压根就不信,这个世界上还真能修复一把暗伤那么多的古琴,太扯了! “饶老板,商量一下,如果我能帮你修复古琴,其余的材料能不能送给我?” 范青阳郑重的看着饶店主:“作为回报,我可以放弃曾谢主任要送给我的花神杯!” 花神杯是价值很高,可是目前曾谢已经帮自己给母亲治病,算是有恩了,再要报酬不太合适。 而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如果真的能修复小雪冬声,这把古琴的价值可是远远大于半套花神杯的。 行内有句话,单不如双,双不如套,不成套就是废物。 也就是如果是一对的东西,拆开价值几乎要对折再对折还要多。 不成套的东西价值再高意义不大,当然,如果凑齐十二花神杯那不得了,估计两千万都打不住,可惜太难了。 目前能查到的记录,成套的花神杯不会超过两套,其余的散杯或许市场上还能找到一点,可是要凑齐千难万难。 而且其中十一月的月季杯压根流出不超过十个,你满天下哪儿找去? 修复后的小雪冬声,变现更快,范青阳甚至都有既定的买主了……雷总! 他一定会感兴趣,而且修复后的这把古琴,无论从历史价值还是商业价值,绝对不次于杨云昌收藏的一池秋声的名气。 甚至能平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