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漱望向少女背后的琴囊:“姑娘的琴叫鸣泉?”
“不错。”
梁漱垂眸,长睫微颤,低声念道:“鸣泉鸣泉,经云而潺湲。拔为毛骨者修竹,蒸为云气者霏烟。山夔莫能隐其怪,野翟讵敢藏其奸。其高如山,其清如泉1… …”他停住了,脑中浮起一个挺拔的背影,只是面目早已模糊。
“其心金与玉,其道砥与弦。”少女接口,“这是父亲为我亲手所制的琴,意取鸣泉之声,金玉皎然。”
梁漱看向少女:“还不知姑娘芳名?”
“我叫桑龄,桑榆向晚、松龄岁长的桑龄。”
梁漱点头:“好名字,能看出家中长辈对姑娘的关爱,”又抬手支颐,百无聊赖地说道:“这山路漫漫十分无聊,可否请姑娘为我演奏一曲聊解困乏?”
桑龄有些犹豫,回头看了一眼靠在板壁上的琴囊。
崇安王一笑,倒也不以为意:“实在不便就算了,姑娘有伤在身,原是我冒昧了。”
他拉开身边黄花梨木小柜的抽屉,一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白色瓷瓶放在桑龄脚边,“患处揉开,姑娘应该是未伤及筋骨,用此药一两个时辰便可缓解。”
桑龄心中叹一口气,觉得既然人在屋檐下,还是不得不低头。
她接过瓷瓶:“多谢。承蒙大人照顾,如您不嫌弃,小女愿为大人弹奏一曲。”
梁漱点点头,好整以暇地看着她:“姑娘先上药,可需要本王帮忙?”
桑龄感觉脸上发热,可能是酒气上了头,她摇摇头,背过身去除下鞋袜上完了药,深吸了一口气,抬手将琴取出,横放在膝前。
崇安王的马车很大,山路虽颠簸却行得很稳,二人一琴也并不显得局促。
桑龄试了一下琴音,鸣泉在她背上一路颠簸,又受了潮气,音色略有些沉闷,她想了一瞬,抬手拨弄起琴弦。
曲调从少女指尖逸出,挣脱了安静密闭的车厢,飘荡入山谷,伴着少女的吟哦,与细密的雨形成了和声。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2
最后一音弹毕,桑龄手指着力,只听“铮”一声,竟绷断了一根琴弦,她面露尴尬,又假装毫不在意:“献丑了。”
梁漱并不以为意,手指轻叩,“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果然好琴,词也是好词,其中还有令尊的名讳。”
“不错,此曲是爹爹所作。”
“只是,听姑娘一曲,弦音铮铮有力,如临战场。琴藏剑心,却与令尊的曲意大相径庭。”梁漱双目微闭,似在回味刚才的琴曲。
桑龄心猛然一沉,她抬眼看着面前怡然自得的闲散王爷,似乎并未发现她的异样:“小女琴艺不精,家父确也常说我太过浮躁,实在令大人见笑。”
梁漱并未放在心上的样子,从身旁几案上拿起一把折扇,并不打开,只在手上轻轻敲着。
桑龄感觉身子也开始热了起来,后悔刚才路上不该贪杯,她看向梁漱手边小几上的茶壶,问道:“可否讨您一口水喝,一路奔波,实在是渴得厉害。”
梁漱一哂:“是在下待客不周。”说罢倒了一杯茶,将茶盏递向桑龄。
就在此时,马车突然一顿,车身猛然向前倾斜,桑龄还未来得及控制住顺势倒向车厢门的身体,鸣泉已经滑了出去,她急忙伸出手揽住琴身,另一只手想要抓住车内什么东西,却只有车帘的缎带从掌心掠过。
她闭了眼将琴搂紧,感觉自己就要连琴带人摔出去,突然感觉手腕一紧,她被一只冰凉的手抓住了。
桑龄被梁漱拉回身侧,他一只手紧紧箍住桑龄,另一只手按住鸣泉。马车猛烈地颠簸了一阵,伴随着几声马嘶,终于停住了。
“姑娘小心。”他的嗓音亦是没有温度。
桑龄睁开眼,与梁漱四目对视,浑身滚烫的酒意已被冰凉的触感浇熄,梁漱瞳孔中似乎有锋芒一闪而过,只那么一瞬极难捕捉,随即又恢复了那怡然自得的气度。
她就这么看着梁漱,一时忘了说话。
车厢外辞戈的声音响起:“王爷,山路狭窄湿滑,刚刚下陡坡,马车没有走稳,让您受惊了。”
梁漱声音冷静:“山中行路放低步速,谨防落石。到了地方就安营休息,今夜车马劳累,不用求快。”
“是!刚问过清越,还有不远就到谢府别院了。”
“走吧。”
车队重新动了起来。桑龄轻吁一口气,开口问道:“大人是来蜀地就任的崇安王?”
梁漱神色一凛,原本还抓着桑龄的手松了下来。
桑龄似是没有感觉到梁漱眼神中的寒意,语气一如方才平常:“大人的队伍秩序井然,作风整肃,大纛上有崇安二字,这时候如此声势浩大在山间连夜行军,自不会是出来游山玩水的吧。”
“不错,在下梁漱,奉旨赴揆州就藩,”梁漱淡淡道,“姑娘好眼力。”
“只是,却不曾见王爷的随身佩剑。”桑龄看着梁漱的眼睛。
“本王从无佩剑。”梁漱缓缓展开手中折扇,扇面素白,无一字一画,露出扇面后一双神秘莫测的眼睛。
桑龄点点头,视线缓缓落在梁漱腰间。
素白的腰带上是一枚玉璏1,看上去年岁已久,然而通体白如截肪、细腻温润,能看出主人十分爱惜,细心收藏。
桑龄双眸似有流星烧过后的灰烬,就这么看着那玉璏,一时间出了神。
1.玉璏:贵族装饰宝剑上的玉饰之一,穿系于腰带上,即可将剑固定于腰间。
2.苏轼《鸣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