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莹却说:“哥,我觉得张凯智挺适合结婚的。你也知道咱家条件就那样,我想挑个长的好,家里还有钱,年纪又合适的男人,人家能看得上我么?我也不可能像家里有钱的女孩子一样,天真烂漫追求真爱啊,轰轰烈烈的至死不渝的爱情之类的。在我看来那都是虚无缥缈的,我没有多伟大的志向,就想趁着我还年轻,找个条件相对好的人家嫁了,好好过日子,我的想法就是这么现实。”
乔寒还是第一次听到妹妹跟他吐露这样的心声,不免感到有些震撼,“你怎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大学四年,你就学了个找个有钱人嫁了?”
乔莹在那头深深地叹息了一声,说:“哥,你没上过大学你不知道。大学不像咱们那个小县城的高中,大家彼此都是差不多的条件,不会让你感觉到特别大的贫富阶层差距。
大学里,就拿我宿舍来说。六人间的宿舍,除了我和另外一个靠助学贷款读大学的女孩,其他四个都是白富美,最差的家里都开的宝马。
她们吃的穿的用的,我在高中时听都没听过。更别说读完大学,我和那个贫困生女孩毕业前每天跑招聘会,只为找到一个好工作。而人家四个人,根本不用这么辛苦,有两个毕业就有父母找好门路的铁饭碗工作,两个毕业就出国发展。这样的对比,对我的冲击太大了。我羡慕她们,也嫉妒她们,为什么他们有那么好的家庭条件,我却什么都得靠自己,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恨过爸妈为什么生我。”
“乔莹你恨什么都行,就是不能恨爸妈生你。”乔寒忍不住严肃说道。
“我知道我这个想法不对。我那个时候心态很偏激。但现在我已经不这么想了。每个人都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尽自己的努力改变它。我没多大本事,我只能找个可以依靠的人,因为我想留在这里,不想回老家。我想我的孩子将来能接受这里优质的教育,能有一个富足安稳的家。张凯智外在条件是不太行,可我挺满意他的家庭条件,我找他,以后受不了委屈。”
乔莹说的这些并没有错,乔寒心里也明白。可他担心乔莹抱着这种功利的心态,找不到真正的幸福。
“哥不反对你和张凯智交往,但是你也得心里有数,感情里最重要的还是人,如果他人品不行,就算家里条件再好,你过得不开心也没意义。”
“这些我明白,哥。所以我才让你别担心,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人我早就想好了。倒是你,抛开其他不说,岚姐姐能看上你,你一定要把握住。”
乔寒抚额,“别往我身上扯。”
“我说认真的,你马上都二十八岁了,还不抓紧时间结婚么?你也知道妈有多想你成家立业。”
乔寒看着玻璃外缤纷多彩的灯光,陷入短暂的沉思,然后说:“我尽量吧。”
*
两天的假期转眼就过完了。假期第二天乔寒中午陪着俞岚吃了顿午饭,然后便回公司收拾他的新住处。他是个爱干净的人,一下午时间从里到外把房间打扫了一遍才算满意。
傍晚时,他去还车,借朋友的车两天,怪不好意思的,于是在路上他给车加满油,又洗了一遍。
乔寒的朋友名叫李道,比乔寒大一岁。是他刚来到这座城市时,认识的第一个朋友。当年俩人一样都是打工人,彼此惺惺相惜。
后来李道凭着能说会道的嘴,娶到一个本地姑娘。姑娘家做工程的,家境富裕。李道借此摇身一变,乌鸦变凤凰,成了一个小老板。每天只需要哄好老婆,就能不费吹灰之力年入三五十万。
他早已建议乔寒像他学习,找个本地家境不错的姑娘结婚,至少能少奋斗二十年。
乔寒对此并不感兴趣,他便时常说乔寒脑袋不开窍,自觉乔寒跟他不是一路人,这两年联络日渐减少。
如今不知从谁嘴里得知乔寒女朋友是前老板的妹妹,家里十分有钱,对乔寒大为赞赏,说看不出来乔寒比他能耐多了,竟然找了个真正有钱人家的姑娘。因此和乔寒的联络又多起来,并且让乔寒有用车需要,随时开走。反正他家里有三辆车用不完。
乔寒过来还车时李道八卦地问他,“你俩准备什么时候办喜事?哥们我可是大红包都包好了。”
乔寒说:“早呢。”
“我跟你说,能抓紧办就办抓紧,免得夜长梦多,人跑了。”李道拍着发福的肚子,稍显得意,“你看看我,当年半年就搞定,结婚不到一年就生了娃,现在二胎都要出生了,这才是人生赢家的速度。你本来就比我慢,还不加快速度能行么?”
这人就爱满嘴跑火车,现在更是因为发达了而更加喜欢指点别人,乔寒见怪不怪了,说:“我跟你比不了,我还是慢慢来比较好。”
“你这人油盐不进的,算了,劝不动,懒得费口舌。”李道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那什么时候一起吃个饭,让兄弟见见你女朋友啊。”
乔寒敷衍,“过段时间再说吧。”
从李道这里离开,他搭公交车回公司宿舍,晃晃悠悠到公司已经是晚上七点,他买了包方便面当晚饭。吃完饭时间还早,他睡不着,便掏出手机和俞岚发短信聊天。
俞岚回的很慢,而且简短,仿佛有事在忙。乔寒想了想,便给她打了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接通,乔寒心里有点异样的感觉,便问:“你是不是又在酒店打麻将呢?”
俞岚说:“没有啊,我在我爸妈家。”
乔寒一听她这么说,便说:“那好吧,你好好陪着叔叔阿姨,我先挂了。”
俞岚说:“好,你早点休息。”
挂断电话,乔寒没心思做别的,便双手枕在脑后,躺在床上盯着房顶发呆。
他现在住的宿舍是一排三间平房中的一间。是老板发家以前的老房子。老板现在两口子住在隔壁新建小楼里,就把这里当做了员工宿舍。
因为房屋老旧,居住条件不怎么好,公司七个驾驶员,只有乔寒和另一个四十来岁的大哥在这儿住。
也正因为如此,他一个人得以拥有一间屋子。
发了一会儿呆,他的视线被屋子中间垂下来的灯泡上,一只围着它转圈的飞蛾吸引注意。
他脑子里立即浮现出一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