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临高启明> 第一百六十二节 东沙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二节 东沙岛(1 / 2)

最成问题是磷肥。几个人想了半天。最容易获得的天然磷肥就是动物骨骼了,农委会就一直用海产加工厂的剩余下来的鱼骨、鱼渣肥田,偶然还会有动物的骨骼。但是现在要改良1500亩土地,哪来这么多的骨头呢?  施加草木灰也能补充磷肥,但是依然牵扯到一个问题:数量不够。  一群人苦思冥想了半天,最后决定打电话给罗铎。  罗铎现在在政治保卫署社会部每天搞黑材料,生活过得很充实,不过他还在工作之余每天还继续充当活人字典的角色。  吴南海的问题是:如何在没有磷矿石的情况下制造磷肥?  “这个容易啊。”罗铎说,“水煮草木灰……”  “这我知道,动物骨头我也知道,不过我要给1500亩严重缺磷的土地施肥。”  “找冶金部门要钢渣吧。”罗铎说,“我记得他们用的是小转炉吧?正合适。”他接着说:“钢渣混合石灰,可以得到一种土磷肥。”  转炉炼钢中的造渣工艺,是通过沙子来制造酸性炉渣,置换出生铁中的磷。所以转炉炉渣中含有相当多的磷元素。  “好。”吴南海赶紧给冶金部打电话。  季无声却告诉他,炼钢之后积存的钢渣大部分已经做了铺路的材料,钢铁厂里只有几吨存量了。  “几吨也够用了。”法石禄说,“先凑合凑合吧。不够就大量上草木灰,叫国民学校的学生发起一个回收草木灰的运动。再大量上泥炭。”  “不知道外商委后来有没有搞定南宝那边?”  南宝的煤矿,产出的褐煤和泥炭在现代时空就是临高的主要肥料来源。穿越者自然不会放过。不过南宝已经接近黎区,且是丘陵地带,远程勘探队去了几次,认为自己开采投入太大了,距离也远,差不多等于开分基地。最好是让当地人开采之后再购买征用的模式。  但是迄今为止,这事情还没办下来。当地人对开采这种黑乎乎的煤兴趣不大,就算穿越集团愿意收购也没人愿意去开采运输。  吴南海把需要褐煤作为肥料的事情向执委会反应之后,邬徳决定事不宜迟,干脆采用强制摊派的方式来收集。于是派人把南宝附近各村的联络员都叫来,向他们下达了每村开采运输若干“大斤”褐煤到百仞的任务――作为回报,他们的应缴粮食可以用褐煤和泥炭来折价抵偿。  “这太感谢了。”吴南海简直要感激涕零了,“其实最好还能有磷矿石……”  “这我没地方找去。”邬徳无可奈何的说,“本地没有这玩意。”  “要不开船去榆林港采矿吧。”吴南海说。他在通报上看到,田独附近发现有磷矿石。  马千瞩摇头:“榆林那边磷矿石又不在海边,得深入内陆十来公里才行。没有道路,没有设备,没一个月根本运不回来。”   “这样。”吴南海一脸失望,“能不能想想办法――先派一支小规模开采队去采个十来吨?”  “这个――”马千瞩想了一想,需要磷的人家也不不止农委会,化工工业部、武器小组都和他提出过要磷矿石的提案。要大家都耐心等待开发田独还得半年。其他还好说,粮食问题可不好混啊。  “我来问问资源部,有没有经济快捷的方法可以用。”马千瞩摇了摇桌子上的电话:  “总机,我是计委,接第22办公室。”  “要最快的解决办法就是去东沙岛,采鸟粪石。”远程勘探队接电话的是他们的秘书赵雪,“资源图上看,这里离东沙不远,岛上鸟粪石堆积如山,露天开采起来也容易。运一船回来够用了。”  “要是有鸟粪石更好。”吴南海说。鸟粪石不仅富含磷元素,还含有氮和钾,是天然的复合肥。这下连钾肥都省了。  “好,就出动海军吧。”马千瞩立刻拍板,“请海军人民委员陈海阳来。我们计划一下出动的船只。”  吴南海简直受宠若惊,这办事效率,这种气魄,比起什么都要“讨论讨论,商量商量”的感觉要好多了。  当下决定由镇海号出发去挖鸟粪石――所谓时不我待,派帆船得走十来天,混合动力船就方便多了。毕竟抢风航行是个技术活,穿越众里只有北美钱家兄弟那几个人还算比较老练――他们好歹玩过小型帆船。  由林传清指挥的镇海号根据航线图很快就找到了东沙岛。这个岛屿宽约2.5公里,地势十分平坦,没有山峰,但长着很多椰子树。大量的海鸟在岛屿上空不断地盘旋起降。围绕着镇海的桅杆上下翻飞着,不时还给甲板上的水手们留下点“礼物”。  “见鬼!”林传清骂道,吐了一口吐沫。他的帽子上已经受到了洗礼,渔民多少有些迷信,对这玩意觉得晦气。  “鸟这么多,鸟粪石肯定不少。”兴致勃勃的白国士说道。  “让你的鸟粪石见鬼去吧。”林传清给自己戴上了一顶草帽,“我怎么摊上这么一桩任务!”  东沙岛的航线,渔民出身,外加当过多年偷渡蛇头的林传清不用航海图也知道在哪里,不过他过去从来不靠近这地方――上面有台湾的海军陆战队,来临检什么很麻烦,万一脾气不顺,以为你是搞间谍活动再赏你一串子弹就更倒胃口了。  “水深8.3米,距离3链!”水手高声报告道。  “减速,放下小艇,测水!”林传清吩咐道。于是几个水手便放下小船,向小岛划去。  白国士说:“东沙岛有泻湖,不能直接把船开进去吗?”  “太浅了。”林传清摇头,他虽然没去东沙岛,但是听人说过,东沙岛的泻湖很浅,“退潮的时候不到1米。进去就搁浅。”  整个东沙岛呈现月牙形,面积在一平方公里左右,在岛屿的西部有一个泻湖。这个泻湖在退潮时深不及1米,出口处之宽度不过20米,几乎没有作为珊瑚岛锚地的价值。因为泻湖的开口极小,导致水量之交流很小,造成湖底的有机碎屑长期累积;整体而言,类似于沿岸之沼泽生态系统,而与常见的珊瑚岛上之那种水质清澈、珊瑚繁生的泻湖完全不一样。几个原本想享受下热带珊瑚岛风光的穿越众感到失望。  船只在测水船的领航下,绕过岛屿西面。东沙岛实际上是一连串环礁中唯一露出水面的一座。整个东沙环礁的直径在20公里左右,船只可以驶入这个环礁湖停泊,不过这里因为缺少露出水面的珊瑚礁坝抵挡,作为港口避风价值有限。  “停机!下锚!”林传清操纵船只尽量靠近岛岸,直到前龙骨都快擦底了才下锚。  “装配浮桥!”林传清继续下达着命令。  采挖鸟粪石需要搬运重物,而东沙岛上又没有可供大船停泊的泻湖,用小船往返效率太低,所以镇海上带了一组浮动栈桥,准备在沙滩和船只之间临时搭建。  “岛上有人吗?要不要叫大家带武器?”白国士问林传清。他把自己的手枪装进了防水枪套。  “应该没有。夏天不是捕鱼季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