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里王是个大姓,王燕的父亲母亲都姓王,这也就意味着村子里姓王的几乎都能和她家扯上亲戚。
再加上王燕有七个舅舅,这个村子里也没人敢欺负他们家。
晚上吃饭的时候,因为知道王母身体不好,舅舅家特地做了几个菜过来,怕她们有外人在吃不痛快,送完菜人就走了。
晚上就她们五个人吃饭,王母是个话少的,吃的也不多,吃完了就给王燕夹菜。沈母还没缓过来,担心一个人在家的沈父能不能照顾好自己。
两个长辈都不说话,好在剩下的王丽是个健谈的。
她讲自己的事,却句句不离王燕,显然是很想念在外头工作的姐姐,饭后还不停地追问这次回来会留多久。
王燕家不富裕,住宿的条件不是很好,但是房间收拾的很干净,床单被子都是刚晒过的。
经过一天的奔波,沈乔思她们倒头就睡着了。
第二天早上,院子里的鸡叫的特别的早,吵得人睡不着觉。
醒来一看,才五点多。
这个时候王丽已经喂过一遍鸡了,而沈乔思她们还拿着毛巾不知道该用哪个脸盆,该去哪找水。
吃完早饭以后,沈母就和王母一起去河边洗衣服了,王丽也早早的去了学校。
本来王燕是要到几个舅舅家去拜访一下,但是又不太好意思留沈乔思一个人在家里。
但是她们村一年也来不了几个外人,要是出去转的话,难免被拉着说东说西,那些婶子的嘴比刀还厉害。
“要是你不介意的话,要不要和我一起去我舅舅家玩玩?”
“你上门拜访,我跟在后面不太好吧?”沈乔思有些犹豫。
“没事,这个时候大人都下地干活了,家里应该就小孩和老人在家,我就是去送点东西。”她展示了下之前在厂里买的白糖。
在这里白糖是过年走亲访友准备的年礼,半斤白糖算是很好的礼物了。
最先去的是外婆在的大舅舅家。
外婆年纪大了,看到她们反应了好长时间才认出王燕,聊了没两句就累了,她们没待多久就走了。
之后去的是和王燕关系最好的小舅舅家,两个人年龄差的不多,小舅舅也才刚结婚几年,第一个小孩还没断奶,
她们到的时候,小舅妈正抱着孩子在院子里走。
“燕儿来了?快坐快坐,要吃什么自己拿。”舅妈态度亲近,没把她们当外人。
等到把小的哄睡着了,出来就看到了王燕带来的白糖。
“你家也不容易,自己留着吧,你舅舅不缺的。”
说着还准备拿几个鸡蛋给王燕带回去。
为了阻止舅妈的行为,王燕赶紧转移了话题,“我刚看弟弟好像有点冷,舅妈你快去看看,可别冻着孩子了。”
本想支开舅妈以后,她们放下白糖就走。
没想到舅妈抱着小孩,直接出来了。外头太阳大,比屋里头暖和些。
“舅妈,怎么没给加件衣服?”
“别提了,说起这件事我就生气。”看了眼沈乔思,舅妈意识到自己嘴快了,之后就不再说话了。
气氛尴尬了一会,王燕顺势提出了离开。
两个人回到家,发现各自的妈妈关系突然变得亲近起来,烧饭的时候也有说有笑的。
而且也不知道沈母是怎么做到的,出去洗个衣服,回来就知道了大半的八卦。
小舅妈生气的事她也知道。
本来谁家生了小孩,都是穿的亲戚送的旧衣服,要不就是自己家小孩穿过的衣服。
小舅妈的孩子生的晚,又是第一胎,早早和其他几个舅妈商量好,家里有没有小孩不要的旧衣服匀给她几件。
哪想到二舅妈家提前得了个孙子,把几家的衣服全强要了过去。
导致小舅妈一点准备也没有,后来还是亲家送来了几件衣服,才不至于小孩刚出生就没了衣服穿。
不过小舅妈和二舅妈的梁子也算是结下了。
“你小舅妈缺布料,咱们这回不是正好带了些布料来?”
这倒也不是坑自家亲戚,毕竟现在外头的布一两块一米,还要布票,她们卖七角一斤,还不要布票,算得上良心了。
“咱们不是把料子分了分吗?好的那些卖七角一斤,差的只要五角一斤,小舅妈家应该买的起。”王燕算了算,觉得这笔买卖对两家来说都挺划算的。
“你上赶着卖,人家说不定心里犯嘀咕,这事不能这么办。”沈母劝住了两个人。
一直坐在旁边不说话的王母突然开口,“晚上吃完饭我去你舅妈家坐坐。”
吃完饭王母就带着一块布料去了小舅舅家。
她到的时候,两个大人还没吃饭,光顾着哄小的了。
“哟,小侄女这是怎么了,让我来抱抱。你两先把饭吃了,饿着肚子也不是回事。”王母熟练地抱过小孩,哄了起来。
小舅舅算是王母带大的,和王母十分亲近,“姐,你怎么来了?晚上风凉,别冻着了。有什么事你和我说,我去办。”
“有件事我拿不定主意,你一向主意多,我来找你商量商量。”
“燕儿她们这回回来,是替厂里处理批货,虽说一直有风声讲要放开,但我还是担心她们干这事会不会有风险。”
“而且替公家办事,要是办的不好会不会连工作都丢了?”
说到最后,王母显露出了几分慌张。
听到有批货要处理,小舅舅来了精神,“姐,你和我仔细讲讲。”坐在旁边的小舅妈也竖起了耳朵。
当听到是批瑕疵布的时候,小舅妈激动地扯了扯舅舅的衣角。
“姐,这批货你不用担心没人要。而且现在外头做生意的人也多了起来,燕儿她多了个公家的背景,应该没什么问题。你要是还不放心,我认识黑市里头的人,拜托他们出面卖也行,就是得出点手续费了。”
“对了,要是你们要处理的货比较多的话,还得和村长讲一声。”
村长按辈分算是他们叔叔辈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