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76章 凛凛人如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章 凛凛人如在(1 / 2)

后世的唱腔悠悠,配着画面中的朽木似乎有了一种统一的美感。

众人也似乎不好多说什么,毕竟众人是刘备之臣而非刘禅之臣,这种家事不宜多嘴。

不待关羽张飞安慰,刘备便起身冷静了下来。

“仔细临摹下来一副大图,将其置于这个厅堂。”

刘备没回头,但马良知道这句话是对自己说的。

“喏。”马良悄悄叹口气,抽出来一张纸开始动笔,画一块朽木罢了,那有何难?

【与刘禅位置相对的是刘禅第五子北地王刘谌。

他留下的事情并不多,甚至可以说非常稀少。

我们仅知道的就是景耀二年受封北地王,景耀六年自尽。】

“这……唉。”刘备感觉自己今天叹的气比过去所有时候都要多。

“汝非国君,何苦以死事国?”

“可怜俺这个侄孙了!”张飞也很伤感:“要以死来挽回季汉颜面。”

【景耀六年时,邓艾从阴平奇袭兵临成都。

名将霍峻之子霍戈当时嘉安南将军掌南中,闻言欲赴成都勤王。

阴平奇袭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为那里地势太过险要,曹魏记载邓艾将自己包裹在席子里从山上往下滚,其险峻之势可见一斑。

所以邓艾奇袭成都兵士必然不多,且当时姜维也未失剑阁,在与钟会大军相持。

霍戈此时只要带兵援成都,邓艾奇兵无退路则必败,但刘禅拒绝了霍戈的勤王上表,称自有办法。

刘禅的办法是什么?听了本地士族谯周的话投降,哦对了,谯周还有个很有名的弟子叫陈寿。

最终景耀六年冬,刘禅率太子诸亡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降魏。】

众人没想到仅仅一個投降其中还有如此多的事情。

张飞偷偷斜眼去瞧自己大哥,却没想到大哥这次既没摔杯子也没砍桌子,就平静的坐在那里,脸色冷的可怕。

“面缚舆榇!这投降倒是肯下功夫。”刘备如此评价。

字面意思,自缚双手并带着棺材去投降,表示自己愿意任人宰割,最高规格的投降仪式。

武将俱叹气,一支奇兵而已如何攻克一城?固守等援则奇兵自克!

但应是能拒绝援军,这让人怎么说?

“光幕此前曾说这陈寿评价陈祗乃是挟私怨,莫非是因为这陈祗与谯周意见相左?”

孔明心细如发想的极深,心里几乎是马上就有了推断:

这陈祗或是曲意逢迎黄皓掌权,但实际上却是为了在朝中呼应姜维北伐?如此才不被谯周与陈寿所喜?

同时孔明心中更是警铃大作:如此之人的弟子,怎么可能不曲笔著蜀书?

【就在蜀汉投降亡国前,刘谌与刘禅有过一次冲突,面对赞同谯周策略的后主,刘谌咆哮:

如今到了绝境而且祸事即将来临,此时应当父子君臣背水一战,与社稷同死,与国家同亡,如此才有脸去见先帝!

但无奈刘禅其意已决,选择将自己这个第五子逐出。

刘禅缚手投降时,刘谌哭于昭烈庙,就在这里先杀妻与子,然后自杀,选择了做汉鬼而不做亡国奴。

有人评价“刘谌不愧于其祖,刘禅有愧于其子。”

亦有人评价“刘禅虽懦,幸有北地王为汉朝生色。”】

不同于之前将军们殉国的惨烈,刘谌此举,悲壮之意更甚。

“刚强,贞烈!”关羽面露欣赏之色:

“大哥有个好孙子,咱们有个好侄孙!”

“只是可惜他父亲没能如他一般刚烈!”张飞恨恨砸了一下桌子:

“前有大军,旁有援军,结果偏偏一支偏师便直接降了!汉节呢?君王之节呢?”

虽然心里还是疼侄儿的,但不说两句张飞也颇为不爽:

“咱这个好侄儿倒好,宠信宦官他排第一个,投降他也排第一个,既这鸟样,军师死了之后投了便是,何苦遭这么些年?”

“翼德!”关羽瞥了一眼让张飞住嘴。

随即还是尽力劝了劝:“大哥,阿斗才四岁…”

刘备冷着脸摆摆手。

【对于刘谌之死,后世也颇多怜之。

明代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也特意赞诗。

咱们八十年代拍的也挺好的,精神体现的很到位。】

光幕再次切换画面,张飞直接大声读了出来:

“君臣甘屈膝……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张飞大笑出声,赞道:

“雄哉北地王!好诗!好侄孙!”

而对于后面的影像众人也不陌生,此前已经看过类似的。

而那个一脸坚毅的“刘谌”怒斥谯周也让众人拍手称快,最终在祖庙无奈自尽也让众人红了眼眶。

刘备则是看着那一句“宁可战死失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有点出神,最终吩咐道:

“写好挂起,我要拿回去挂阿斗房里。”

【凛凛人如在这句让up主想起来丞相的后出师表。

其中有一段是回忆汉中后损失的部将,丞相对这支兵马部将的评价是:

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

众所周知皇叔穷的叮当响,仅靠一个皇叔名头如何让四方英杰云集麾下?

谁会对一个皇叔名头纳头便拜,英杰们追随的不就是这一句“谁云汉已亡”吗?

这句话深挖一下也可以理解为,只要刘谌这样的人还有,那汉室的火种就没熄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