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所说:同流合污。 而且再说了,他李世民连那李隆基都管不到,更遑论后面的不晓得多少辈的、被士族门阀锁死的子孙了。 但即使这样,不嘴两句李世民心里也不舒坦: “这公卿宰相,当天子为三岁小儿不成?” 蝗虫慑于圣威抱棘自死这种鬼话,李世民一个字儿都不信,毕竟他是亲口吞过的。 相较之下他更相信世家们会抱棘自死。 嗯,前提得是他李世民手握长刀在背后看着。 再说了,这武宗还以灭佛留名于世,不知是昏君还是明君,但至少可以肯定不是傻子。 而继续往后看。 “这崔荛,在其位而无能,活该受百姓折辱。” 魏征直球骂了一句,犹不解气,道: “堪比晋惠帝。” 这话房玄龄就不太赞同了: “晋惠帝乃先天有缺,昏庸之言尚能理解。” “如这崔荛之辈,生长于甲第朱门,中科举而不晓旱情,殊为无智,乃是庸恶之官!” 李世勣小心道:“彼辈被节度使驱逐,定是因其无能!” 杜如晦玩味的打量了一下,这三位同僚不就是刚被光幕提点忤逆上意强求山东大姓之女的嘛? 不过紧接着杜如晦便想起,自己不在其中许是因为早亡,以及儿子还卷入谋反… 于是一时间杜如晦心情也沉重了起来。 至于后面两个,李世民简单点评: “这懿宗……宦官与大姓共治李唐之天下乎?” “这僖宗……朕此前只知其弃长安而逃成都。” “还不知晓其竟如此多才多艺!” “与他相比,刘阿斗都算是圣贤之君了!” 虽然早有预料,虽然告诉自己这都事出有因,但说到最后李世民就再次感觉到太阳穴在突突跳。 差点又犯头风了! …… 刘备狠狠打了一喷嚏,瞧了瞧天色感觉今天也不冷啊?奇怪。 心中念叨着,刘备也同样评价唐僖宗: “成都多闭塞,这位唐天子来此,恐怕这一身所学无用武之地矣。” 此时的刘备也是想起来了刘禅: “阿斗能不败坏成都,多赖孔明教导有方。” “阿斗承主公仁善心性,非臣之功也。”孔明推辞,不敢居功。 就比如阿斗对那名为黄皓的宦官也只是宠信。 但这唐懿宗简直是唯宦官马首是瞻了。 而且想到后世那频频被点名的完颜构,若是按光幕所说的穿越之法与阿斗互换。 可能那岳飞将军会喜笑颜开,而他诸葛亮…… 不敢想!孔明摇摇头,那也太可怕了。 庞统细细读了两遍黄巢的菊赋,也是略有佩服: “这盛唐文治武功颇有一套,即便如这样的造反……” 斟酌了一下,庞统还是换了个说谓: “即使如这样的起义头领,依然文采斐然,辞藻虽不甚华丽,然其中意境却如山岳巍然。” 对这个糜竺倒是有自己的理解: “多半是彼时纸价低廉,寒门白身读经书都要比我等此时要简单不少。” “且行卷之风大兴后,即便不遇科举,彼此拜访多半也会走行卷之仪。” “如此整个大唐风气自然尚文,以行卷代替名刺,但凡读书,无不赋诗。” 众人一起点头,感觉糜竺说的很有道理,也多半会成为现实。 佩服之余,刘备拍着自己三弟肩膀道: “翼德尚需努力。” 张飞满脸问号,迷惑的看着自己的兄长。 刘备一笑,简单道: “若是翼德真能复大汉之西域,驱除胡虏。” “莫非还要再来立马勒铭?” 张飞陷入沉思,虽然立马勒铭很帅吧,但好似这黄巢的我花开后百花杀更有气势啊。 【黄巢的起兵称得上是顺势而为,因为这时候唐朝确实到了该埋的地步了。 这一年宦官专权,吏治腐败;这一年藩镇割据,战事不利;这一年横征暴敛,民不聊生。 王仙芝率先起事,次年黄巢聚拢千人响应。 被大唐勋贵和士族门阀折腾了几十年的百姓从者云集,两人很快发展到了数万人的规模。 唐庭首先是镇压,但因为王仙芝与黄巢互相呼应非常能跑,以及朝廷拨款不足,而且节度使本人也觉得打农民没啥油水,所以平叛进行的很不顺利。 既然打不下来那就招安吧,唐僖宗派人给王仙芝传话,只要听话,咱们就可以同流合污啦! 王仙芝意动,黄巢反对,两人还打了一架,并最终分道扬镳,不再遥相呼应。 两人不能合力的结果就是王仙芝兵败被杀,黄巢成了起义军唯一的头领,被推举了一个冲天大将军的名号。 不得不说黄巢还是比较有头脑的,面对各路节度使的围剿一边逃跑一边南下,最终攻破了广州,打算在这里安稳发展,找机会给唐庭开个大眼儿。 只是那时南方开发的还是不太行,水土不服加疫病爆发,死了上万人后起义军人心思动。 最终为了稳定人心,黄巢宣布北伐,喊出了“诛杀贪官污吏”的口号,领军北上。 随后的黄巢大军也不是很顺利,连克永州、衡州、潭州、江陵等地,但是在荆门大败,还是靠着诈降以及重金贿赂节度使才得以逃出生天奔逃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