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好些人,甚至都不知道沈家还有一个二娘。
沈清漪回想自己成婚前后的情形,父亲会骗婚赵家,原因也很明了。
她姐姐才貌双绝,沈家又逐年没落,父亲便一心想要为姐姐结一门顶好的亲事。
但凌阳伯府却算不上是顶好的门第,赵深前太子遗孤的身份,更不是好的东床之选。
父亲中意的东床是汝南郡王。
汝南郡王乃今上皇孙,晋王之子。今上老迈,朝中自前太子谋反被废后,虽然一直没有再立新太子,但众皇子中属晋王呼声最高,也最得今上看重。
当时,晋王妃几次特意邀请姐姐入府游玩,父亲本以为此事十拿九稳,然而最后汝南郡王却娶了卫氏女。
要是别家的女儿也还罢了,但这卫家却是沈家的世仇。
卫家老太爷曾是沈清漪高祖父的关门弟子,高祖父爱他机敏好学,日夜带在身侧教导,看重他甚至超过自己的亲儿孙,死前更是把自己数十年来搜集修补的孤本,全赠予了对方。
沈家却觉得,是卫家子趁高祖父年老昏聩,故意把孤本哄骗了去,于是老人家头七还没过,便带人打上了卫家。
最后孤本是要回来了,两家的世仇也就此结下。
彼时姐姐的好亲事被卫家截胡,沈清漪头一次见父亲不顾斯文地破口大骂。
当时恰好赶上赵深在官场初露锋芒,立下大功,被皇上召见奖赏。赵深毕竟是前皇孙,父亲便又心思浮动起来。
后来凌阳伯在酒席上为赵深求娶姐姐,父亲酒意上头之际,约摸是又想到被卫家截胡的屈辱,冲动之下便应允了。
但酒醒之后立刻又后悔起来,他想在赵深身上下注,但到底舍不得姐姐,于是最后嫁去赵家的人就成了沈清漪。
……
同样是女儿,沈清漪可以接受父亲偏爱姐姐,却不能接受自己在他眼里,只配是一个用来垫桌脚的楔子,随时需要就随手一塞,出了问题,却反骂是她在作怪。
那个她儿时曾经暗暗景仰过、渴求过、希望能被他刮目相看的人,此刻忽然变得面目可憎起来。
沈清漪看着沈父离开的方向,大约是脸上的厌恶太过明显,沈母忽然打了她一下:“你那是什么眼神?方才我就想说你,你怎么能怀疑你父亲,还对他那种态度?每次回家来,非要惹他生气了才罢……”
沈清漪手上被不轻不重地打了一下,一点也不疼,只是眼睛却有些热,她打断沈母问道:“万一我怀疑的没错呢?”
沈母下意识就要反驳,但在对上沈清漪的眼睛时,却又改了口:“嫁给赵深不好吗?
“你这两年在赵家过得也还不错,就算——就算真是你父亲做了什么,他也是为你好,你想想当时的情形,大家提起你就说是商户养的,若不是借着你姐姐的名声,你还嫁不进赵家呢……”
沈清漪简直要气笑了:“他真这么为我着想,就不会把我放在舅舅家十二年不管不顾!”
很多时候,沈清漪都分不清母亲到底是爱她还是不爱。
若说爱她,却能说出父亲骗婚是为她好这种糊涂话,还干过其他更糊涂的事;可要说不爱,在得知她被赵家撵回来的时候,却也会为她着急气愤,上辈子甚至还甘愿为她顶罪……
沈清漪对着她也说不出什么狠话,又不想听她继续数落,索性便回了自己房间休息。
蕊珠和一个叫柳儿的婢女,跟进屋来伺候。
柳儿原本是沈清漪院里的粗使丫头,前几天忽然得了沈清漪青眼,才得以进屋伺候。
一进屋,她就忙着给沈清漪倒茶,沈清漪支走蕊珠,接过柳儿的茶,把她当做心腹一般对她感叹道:“我提起《山河赋》,不过是想试父亲一试,谁想他却是那样的反应,可见不单骗婚是真的,高祖父的《山河赋》也成了赃证了。”
柳儿十分惊喜沈清漪肯和她说这些,觉得自己受了器重,便挖空心思地想了几句安慰的话。
沈清漪很配合地听完,又抓了一把钱给她道:“午时我没吃什么东西,这会儿有些饿了,你去兴荣街的王记酒楼,帮我买一份偃月馄饨回来,再打一壶醋,我爱吃酸。”
柳儿闻言,神色又是一喜,忙忙地应了,拿了钱就去,出门的时候,却恰好碰上蕊珠,两人险些没撞上。
蕊珠顿时骂道:“做什么慌脚鸡似的,娘子抬举你,让你进屋伺候,你就该学着稳重些,总这么毛手毛脚的像什么样子!”
柳儿胡乱应了几句,却不等她说完,人已跑了个没影儿,气得蕊珠直跺脚,进了屋脸上还带着恼色。
沈清漪早听见了她骂柳儿的话,便道:“你要觉得她不好,改天打发了就是,何必生这么大的气?”
蕊珠却语气酸溜溜地说道:“娘子不是很喜欢柳儿吗?这些天去哪儿都带着她。”就连今天去见老夫人的时候,也是带的柳儿,反把自己留在屋里收拾衣服。
沈清漪不由失笑:“我才说要吃醋,倒先闻见醋味了。我只是看她手脚麻利,兴许有些用,才把她调进屋内,既然她办不好事,等她过会儿回来,你就告诉她,让她以后还是外头伺候吧。”
蕊珠这才欢喜起来,又忽然压低声音道:“不是我背后说人坏话,我瞧着她总是鬼鬼祟祟的,不像好人。”
沈清漪微微有些意外,没想到蕊珠看人还有些准头。
柳儿是不是好人暂且不评,至少她对主子确实不够忠心。
她这次出门,除了给沈清漪买东西,十有八九还会把今日在沈家或听或见的消息,偷偷传递给别人。
至于柳儿是要把消息传递给何人,还要从城内的一个冯道姑说起。
冯道姑四十来岁,擅长祈福算命,常在城内贵妇们中间走动,消息灵通,与许多贵妇关系都很交好,这其中就有赵家的姑太太。
不过,这位冯道姑可不是什么善人。
上一世,冯道姑因为行巫蛊诅咒人被抓,不久又被查出放贷、拐卖等罪名,最后被判了死罪,案子还是赵深督办的。
冯道姑还曾在许多人家后院,或安插或买通下人,以探听主人隐私,事后或是投其所好,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