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妙德欲以空门为大元国教的消息很快就传开。 闻者欣喜者有之,质疑者有之,厌恶者亦有之。 有人觉得他是在沽名钓誉,破坏空门清静;也有人觉得他是在广传教义,现身说法。 短短数月,就有各国高僧携徒出行,欲与这位佛子辩一辩佛法。 后景名刹珈蓝寺。 眉目清修宛若少年的沙弥穿过后山茂密的竹林,来到一处僻静的洞府前。 恭恭敬敬地执弟子礼。 “大法师,大元的妙德太子欲立空门为其国教,佛曰有教无类,放下屠刀皆可成佛,此子却蔽帚门户,立下百丈清规阻挠凡夫俗子的向佛之心。” “弟子以为此人并非佛子,分明是打着空门的名号,作那倒行逆施之事的波旬徒孙。” “弟子愿只身前往大元国,行那除魔卫道之事,还望我师成全。” 倘若有人看见少年这副恭敬的样子,定会无比惊奇,原因无他,只因此子正是珈蓝寺如今的主持僧我和尚。 此子据说年幼时得过菩萨传法,修行有成,一直维持着年轻时的样貌未变化过。 坊间传闻,都说这位僧我禅师是菩萨降世,欲普度苍生。 “你心中不是已经有了答案吗,跟随着你的心去罢,你的心走到了哪里,伱的佛也就在那里。” 良久,洞内悠悠传出一个声音,洞府的门打开,一个浑身衣物破烂,手里还扑扇着一并破蒲扇的邋遢和尚,显出身形。 谁也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位僧我禅师也有一个师父。 多年以前,当时的僧我和尚还是个小沙弥,有一次无意闯入后山的禁地,发现这个衣衫破旧,言谈却有大智慧的道痴和尚。 几番论法,彼时年幼的僧我小沙弥对道痴惊为天人。 不仅答应每日送酒肉给他吃,还欲拜道痴为师,跟在身边修行。 怎料,道痴却说,小和尚的佛缘不在自己这里,而在别的地方,总有一天他会明白,说罢还塞给他一本经书让他离开。 还说什么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又说什么世人若学我,如同坠魔道,当时的僧我和尚并不是十分明白,却只觉得道痴和尚很是厉害。 靠着经书的内容,僧我和尚很快踏入修行,悟性也是日益增长。 有些过去看不懂的晦涩经文,如今也一点即通,没过多久,僧我和尚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师。 如今已经从小和尚变成老和尚的僧我法师,惟一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将佛法发扬光大,自然也就看不惯裴妙德的倒行逆施之举。 “礼赞诸佛。” 僧我和尚拜别大法师,带着自己最得意的两个弟子,随即便踏上东行路。 只是等僧我和尚走后,洞府里莫名传出来一个声音,接着两个,三个乃至于数不胜数的声音嗡嗡作响,言语间还带着残忍与戏谑。 “他真信了!” “信了信了,哈哈哈,好个笨和尚!” “我说你们不要把东拼西凑的经书给他练,你们偏不信,现在出问题了吧,他把脑子练坏了!” “管我们什么事,又不是我们逼他去练的!” “就是就是!” …… 嬉嬉闹闹的声音似蚊虫一般,让人听着就恶心想吐。 纷杂无章的声音渐渐被统合在一起,渐渐,天地间只剩下一个恢弘而统一的声音。 “三年,再等三年,终于又要到我们出世的时候了!” 方才还潇洒超然的道痴和尚,如今言语间却只剩下残忍与扑面而来的恶意。 …… 而这一切,却和裴妙德没什么关系。 如今,裴妙德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清查国内寺庙的乱象上。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因为佛子降生王室,尽管这些年车陀王没有公然提高空门的待遇,可多少还是有些优待,这一现象在裴妙德被拜为太子后愈演愈烈。 寺庙的地租与士大夫一样都被免除,光是望京附近,寺庙将田地诡寄飞洒在农户头上的就不下十万亩,不少农户帮寺庙种着地,莫名其妙就被弄得家破人亡。 这在绣衣卫送上来的情报里都算是轻的。 什么寺庙勾结土匪,谋害当地大户,掠夺家产,什么僧人玩弄香客女眷,冒充罗汉送子,端是听得裴妙德脑门青筋直跳。 更有甚者公然与朝廷唱起反调,收留被官府缉拿的恶人。 说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他们用心感化恶徒,亦是替官府行教化之事。 裴妙德也不与他们多说半句话,直接对望京城京畿的三十七家寺庙出手,查明寺中僧人是否都有度牒。 没有度牒的,直接发落回原籍,若是查出有命案在身的,罪加一等,不必等到秋后,在哪里抓到的就在哪里砍头。 查下来,一座寺庙中五个和尚能有一个是有度牒的都算好的。 往往这其中的比例是十一或者九一。 最夸张的一座寺院,从头到尾,一百零八个和尚就没有一个相貌与度牒能够对上号,裴妙德考其佛法,更是都一窍不通。 后面捱不过大理院的严刑拷打,那个方丈终于招了,这些人居然是一伙十五年前就被官府浇灭的盗匪,走投无路,被玄因寺的方丈好心收留。 结果这些人非但不思悔改,还将不配合的和尚杀干净以绝后患,又留下愿意投靠的和尚,冒名顶替后,奸淫妇女,玩弄娈童简直是无恶不作。 此案一出,天下皆惊。 就连过去言裴妙德残暴不似佛子的几个道德高僧都乖乖闭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