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诗圣也是我大唐的,又多了一位茶圣,大唐不愧是人才济济。”长孙皇后开开心心说道。 长孙无忌喜气洋洋补充:“还有我们贞观群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在后世也都很有名。”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比发俸禄的时候还开心。 在民间, 百姓也很开心。 “这茶叶的吃法原来这么多种都可以吃, 我们自己也可以找找。”许多住在山林附近的村民一边仔细看天幕里的茶叶树长什么样,一边商量着。 看起来就是长在山里的,这年头靠着山的百姓谁不进山,想吃肉进山打猎,想烧火进山砍柴。 原本就依赖山,在天幕讲过过度砍伐的危害后,京中的皇子公主们开始带头种树,下面的贵族和官员乡绅也有样学样,在被砍秃了的山里开始种树浇水。 百姓们开始有了意识,绕过太小的树苗,就跟捕猎略过怀孕的母兽一样。 总得给后人留着点,别一下子吃得山穷水尽。 有了茶叶的多种吃法,百姓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可以跟着动物去觅食,可以简化那些看起来高级的不能承受的食物。贵族的茶吃不起,山里的野茶还是可以找找的。 . “茶圣!又是一位圣人!”贞观年间,李世民高兴地拊掌,“不知道这位大唐的茶圣是什么时期。” 开元年间,正在与友人们一起喝茶论道的陆羽惊讶地抬头。 “茶茶圣?” “你竟然是茶圣?就你这长相?”诗僧皎然语气戏谑地说道。 另一位友人李季兰轻轻白了皎然一眼:“你这和尚,怎么嘴巴这么毒。” 皎然哈哈一笑:“你又不是第一天认识我了。” 陆羽磕磕巴巴说道:“没没事。” 他幼年时期因为相貌丑陋、还有些口吃被父母抛弃,因为太过年幼,长大了也不记得父母是谁。 后来被龙盖寺住持僧智积禅师在湖北天门县西门外捡到并收养,从小在寺庙养大,跟着僧人学字学佛经学煮茶,但是并没有出家之心,下山去了。 陆羽有些惆怅:“我还还……还以为后后人会……因为我丑丑丑角唱的好好好……记住我呢。” 开元年间,因为李隆基喜欢梨园,还亲自去梨园扮演过丑角,民间许多跟风者,陆羽也心生好奇,进入剧团去扮演过丑角。 他相貌丑陋还有些口吃,但是为人幽默机智,演丑角极为成功,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 一直到上元年间,陆羽才闭门隐居作《茶经》,此时还在与友人聚会的他自然没想到,后世人会因为“茶”记住自己,还尊自己为“茶圣”。 “我我写书去了!” 陆羽越想越兴奋,干脆撇下友人,飞奔回家。 都成“茶圣”了,《茶经》还没写出来,别人问自己里面写了什么,说没写多丢人! 皎然摇摇头,也没在意。 李季兰托着腮,有些羡慕:“也不知道后世会不会有我们的名声。” 皎然戏谑一笑:“你这才女之名定然流传下来了,我大概只能留下‘谢灵运十世孙’。” ——李季兰,名冶,正是后世鼎鼎大名的大唐才女、女道士李冶,字季兰,在开元年间已然是名人才女,与多 位诗人有和诗。 ➫西羚墨的作品《直播带秦皇汉武开眼看世界》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 李季兰:“明明是谢安十二世孙,非要自称谢灵运十世孙,可真是厚此薄彼。” “没办法,我更喜欢谢灵运老祖宗。”皎然突然也叹息一声,看着天幕满怀期待,“我最近写了一本《诗式》,也不知传到后世没有。” 如果天幕能够回应就会告诉他,不但传到了后世,还被多位后人引用,并且评价颇高。 天幕听不到,所以还在继续讲述着茶马古道的故事。 【茶马古道就是当权者受到启发后,创造出来的特有的交换经济。】 【少数民族以游牧卫生,逐水草而居,多居住在高寒地区,为了增加热量喝奶酪、吃牛羊肉和性热的青稞,因为缺少蔬菜中膳食纤维的摄入,使他们容易消化不良和便结。】 【当少数民族发现了饮茶的好处,可以通过茶水帮助化解油腻帮助消化,对茶叶形成大幅度的依赖,历史上甚至有三次少数民族入侵是为了进入中原抢茶叶。】 【中原地区以农耕为主,产出各类茶叶,从唐朝开始,种植茶叶和饮茶就成为了中原民族的特色生活方式。】 “中原产茶,少数民族产马!”刘彻一拍大腿,受到了启发。 虽然他还是很想要打匈奴,也还是必须打匈奴,但打完之后完全可以用茶叶收服匈奴人归心。 瞧瞧天幕说得,“对茶叶形成依赖”,不靠和亲公主、不需要粮食钱财就可以让匈奴依附,还可以开发一种新的农作物,简直是一举多得! “陛下,此事需要慎重……”汲黯谨慎地提醒,“天幕也说了少数民族入侵抢茶叶。” 刘彻一摆手:“大汉没有茶叶,匈奴就不抢了吗?” 汲黯闭嘴了。 他也是习惯性的劝诫,和谨慎的性格使然,觉得大汉刚经历了“马邑之谋”的失败,还是稳妥为主,现在,这位帝王是不会听的。 在刘彻看来,少数民族为了茶叶入侵中原,那都不是事,为了粮食难道不会入侵?中原难道为了防止入侵就干脆不种,那连粮食都不能种,都别活了。 “大汉也可以种茶,那茶叶是在云南吗?派人去种植!”看到天幕上那么多少数民族喜爱茶,刘彻心里火热,很想大喊:朕也可以做天可汗,周边的部族快到朕碗里来! “陛下,冷静,先听完,我们连茶叶怎么种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