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走。
“她好像没有我想象中过得好,赵博远护不住她。若非我亲眼目睹,可能也不会相信八面玲珑的卫少东家会可怜巴巴、孤伶伶地在马车上待着。”江玉堂心想,他还是更习惯卫青梅在人群中如鱼得水的样子。
左川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
也还好吧,卫三小姐,有他说的那么惨吗?
江玉堂转念一想:“这或许就是她当年抛弃我的惩罚。往后我不会再多管闲事了,都是爹生娘养,我也不是贱骨头,非要上赶着讨好她。”
左川觑了他一眼。
“您可要说到做到。”
回府后,院里点着灯,其他人都去睡了,阿德趴在桌子上打盹,听见他们回来的动静,人醒了,去厨房端了两碗鸡汤。
端完后才想起来主子的事,阿德将袖中的纸条递给江玉堂。
“三爷,信鸽来了,主子那边有消息。”
江玉堂打开纸条。
上书——卫氏乃巨贾,若得之,天下可早一日安定。为大业计,卿可与之结两姓之好。
江玉堂:“……”
左川过来看了一眼。
“……”
打脸来得未免太过。
江玉堂放下鸡汤,“你们喝吧。”迈步回了内室。
北面连年大旱,今秋颗粒不收,百姓□□。
朝廷派人赈灾,赵博远请命同行,原定在两个月后的婚事只能推迟。
赈灾的差事历来复杂,地方势力盘根错节,顺着他们的意思来,百姓吃不饱肚子。不顺着来,此行危险重重。都说强龙难压地头蛇。他这个齐王之子的名头未必有用。
上次在筵席上他默不作声,回来后很后悔。
主动向皇祖父要了这个差事后憋了几天,走之前来卫府找了卫青梅。
他怕他以后再也见不到她了。
想向她道歉。
卫青梅在花厅接见他,态度一如往昔地温和。
“你这段时间还好吗?”
“一切都好,表哥过来有什么事跟我说吗?”
赵博远支支吾吾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
“之前是我吓到你了,对不住。还有,我要去赈灾了,过几天就出发。”
赈灾是苦差事,在灾区里得陪着百姓同甘同苦。从前有几个大官仗着自己背后势力,吞了赈济的银子,日日在游船上歌舞升平,下船时被怨声载道的灾民用石头活活砸死。
卫青梅没想到赵博远这种养尊处优的公子哥也会去,呀了一声。
“姨母舍得你去吗?”
赵博远憨笑:“不舍得,但我跟皇祖父主动请辞,皇祖父夸了我。姨娘说了我一通,知道皇祖父夸我后又好了。”
“那就好,路途遥远,表哥千万要保重身体。至于从前的事,我没当真,你我以后还是兄妹。”卫青梅保留了彼此的体面,想让之前的事揭过去。
赵博远扯了扯嘴角,是啊,这个结果已经很好了。
“你知道吗,三哥也去?”
“昂?他怎么也去?”
“唔,他今日才跟父王提起,王府有世子哥哥在,父王觉得其他儿子外出锻炼一下也好,就叫人在名册上添了名字。”
所以接下来几个月都见不到人了。
卫青梅心里冒出这个想法。
“家里摆了送别宴,你肯赏光来吗?”赵博远期冀道。
“也请了别人?”
“不,只有家里人聚一聚。”赵博远知道自己这个提议很失礼,但仍然抱有一丝希望。
闻言,卫青梅可不敢去了。
“我去不合适,下次吧,下次你给我请帖,我一定来。”
“……好吧。”
“哪一日走?”
“三日后。”
送走赵博远,卫青梅若有所思。她跟过商队,有时候见不到村庄,一连吃十几日干粮泡水,十分难受。
后来远行时就会特意带上家乡一种腊肠和辣酱,天气冷时能存上许久,嘴巴里也有点味道。
她问管家,厨房里还有没有这两样东西。
她想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