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出入规定后,他都会仔细审查每一名进校人员;每个学生外出时,他也是确认过老师的签名才会放行。
杜柠说明情况后,他很配合地递来了进出校人员的审批记录本,上头显示徐轩是周五晚、也就是她去派出所那会儿出去的。杜柠清楚地记得:当天她只批准了一个出校申请,对方是个需外出买药的学生。
于是急急翻到记录本的后一页,发现徐轩的审批记录里,赫然留着阿花的名字。
杜柠赶紧联系对方,但她不回消息不回,也不接电话,只好等周一上班时再问个清楚了。
于是,第二天,杜柠早早到校,等来了气定神闲的阿花老师。对方表示自己并非故意不理她,只是工作时间之外不想被打扰。这一点,杜柠可以理解,但无法原谅阿花未联系自己,就给徐轩签字:
“是你放徐轩出去的?”
“你说那个头发粉不拉几的男生啊?那天你都下班了吧,我正好有点事走得晚,就帮你签了,不用谢。”
阿花边眯起有点斗鸡的眼睛,对着镜子拨弄起自己引以为傲的那颗“旺夫痣”。
“你为什么没有和我说一声?”
杜柠尽力压着火气,她知道阿花并不是这种助人为乐的类型。
“你凶我干什么?人家帮你忙还有错啦?”
阿花熟练地翻了个白眼,然后心虚地看了一眼腿边的抽屉,那里躺着徐轩给的红包。
***
警方没用多久,就找到了这个“粉红刘海”。
当时他在酒吧玩得正嗨,看到穿着便服的顾警官,竟心虚得拔腿就跑,反而醒目得可疑。
徐轩之前就因打架等原因进过派出所,但这货常换造型,顾警察每天面对的人又多,所以不记得他的样子,但他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面对老师和同学时,徐轩习惯了扯谎和伪装;但在经验丰富的警察面前,他一下就怂了,更何况这家伙还有案底。重点是,他也知道自己这次犯的事和过去那些都不一样,即使当惯了“坏学生”或“逆子”,倒也还没适应“罪犯”的身份。
数日后,徐轩交代了一切。
杜柠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好面对最坏的结果,但真相还是残酷得使她几乎丧失理智——
向春死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一瞬间,杜柠感到头皮发麻,好像有一万弓箭一齐发射,刺穿了自己的心脏。忽然间,她的感官失去了知觉,世界一下子变得非常、非常的安静……
不可能,这不是真的,他们一定搞错了!自己明明都联系上向春了,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她对于杜柠来说已不止是学生,而像自己的妹妹一样,有着鲜活的喜怒哀乐,愿意与自己分享心事……现在他们却告诉她,向春早在几天前,就……
她的声音犹在耳畔,或开朗、或忧虑,但都很真实。
声音……对啊!只要接近那片水域,就能听到向春的声音了吧?
杜柠不顾一切朝运河边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