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面容清秀的小沙弥捧着清水、剃刀、僧服、法冠等等进入院中。 不多时。 焕然一新的法严便被抬出了慈幼院。 此时。 身披锦绣五彩,头戴金银宝光。 须发剃了个干净,满面风霜被厚厚的脂粉盖住,嘴里塞了俩玉核桃使脸颊变得圆润——愣是从苦行僧变作玉面佛。 而后,诸僧在督监僧的带领下和各路人士“阿弥陀佛”几句,抛下几声“佛祖保佑”,便带着法严告辞离去。 来得磨叽,去得匆匆,好似慈幼院的寒酸之气会传染,多待一秒,都会污了足袜。 只在跨出大门之前。 督监僧瞥了一眼李长安——道士正在用力搓洗脸上脂粉。 他对无尘淡淡说道:“无尘师侄,你非本寺弟子,贫僧或许不该多言。” 无尘:“请师叔教诲。” “外界都传言你是什么‘风流第二’,有什么孟尝遗风,但需谨记,你是出家修行之人,不是哪家王孙贵胄。须得以佛法为重。” ………… “秃驴!秃驴!秃驴!” 老医官把桌子拍得“砰砰”作响,旁人劝他不住,他又寻上李长安,愤愤道: “那印善秃驴指着鼻子骂咱们是鸡鸣狗盗,你小子就没点骨气么?!” 李长安默不作声将回答拍在桌上。 旁边的何五妹、黄尾还有秀才、货郎们顿时齐齐直了眼。 回答再简单不过。 银票! 五百两! 轮转寺给的! 否则李长安会让自个儿受那闲气? “乖乖。”大憨喃喃两声,忽而抽噎起来,“五百两,都够俺投五回胎了!不,俺怕是五辈子都攒不下这些钱。道长,黄大哥,人怎么随随便便就能掏出许多银两丢给咱们呢?” 老大一鬼,哭得一塌糊涂。 大伙儿只好转头来安慰他。 李长安直感头疼。 轮转寺的和尚们离开后,黄尾就把大伙儿都召集起来,商议新生意。 可还没起头,活人开始发火,死人开始痛苦。 好一通闹腾才消停下来。 大憨被撵到角落自个儿擤鼻涕,卢医官么……纵使被一泡眼泪冲散了火气,老头仍保持着倔驴本色。 “君子岂可受嗟来之食?” 可惜,便是一向心高气傲的秀才们都讪笑着没有附和。 更何况李长安。 他又不是君子,他是道士,还是个野道士,还是个作了死鬼的野道士。 面子饥不能食,寒不能衣,与他何用? 何况李长安脸皮厚得很,一向与清高无缘。 当初沿街卖符的时候,他甚至考虑学那卖大力丸的,卖货之前先卖艺招揽人气。卖什么艺?他思来想去,觉得可以讲荤段子。 毕竟是人民最朴素的需求么。 总之,穷鬼是没有清高的。 而不巧,在场的都是穷鬼。 所以久久无人应和,老医官只得闷闷偃旗息鼓。 没想,这边按下了葫芦,那边又起了瓢。 何五妹犹豫再三。 “我总觉得别扭。”她愁着眼瞧着桌上银票,“收了这钱,像是咱们把法严大师卖给了人牙子似的。” “我的姑奶奶!”黄尾立马嚷嚷起来,“十三家哪儿能跟人牙子作比较?就算能,说句不好听的,在富贵人家当丫鬟受闲气也好过在乞丐窝挨饿受冻啊。” 李长安也附和。 “法严本就是轮转寺的和尚,再说瞧今天这排场,想必不会亏待了他。所以交托给轮转寺才是更好的选择。”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卢医官和何五妹医术再好,用的药也是寻常草药。法严离魂月旬,身体已不可避免的衰朽。李长安不知他魂飞何处,又是否能归来,但只有家大业大的十三家才能让他坚持更久。 李长安按下没说,只招呼大伙儿。 “与其担心法严,不如先担心咱们自个儿。新生意要做起来,就得安抚山中厉鬼,要安抚山中厉鬼,就得举行祭山之仪。仪式花费不小,咱们手头的银两未必够用。” …… 一阵反复盘算后。 李长安真想骂自个儿乌鸦嘴。 钱真的不够! 仔细讨论完各项支出,发现祭山比预料中花费还大。 岂止五百两,便是再掏干净大伙儿兜里每一个铜板,都还缺一大笔银子。 人人挠头之际。 何五妹让大伙儿稍候,便急匆匆离开。 一直等了一个多时辰。 她才又匆匆跑回来。 额头上全是汗,脸蛋儿红扑扑的。 大口喘着粗气,取出怀里捂着热乎的布囊。 打开来,里面是几锭银子,白花花晃人。 “鬼阿哥!” 她望着李长安,脸上笑容分外灿烂,好似院里给小伙伴们分享糖果的孩子。 “这下银钱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