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温越有意拒绝。
在场许多人斗着急了。
巡按高恒鸣急忙道:“温将军,现在河南流寇肆虐,贼情刻不容缓,既然将军是来剿灭流寇,那到哪里剿不是剿?”
“便是如此,便是如此。”
又有人道:“这军情如火,朝廷那边自有我等去说,将军留在河南清缴流寇便可。”
温越沉吟了会,说道:“也罢,既然河南之地兵力不足,流寇肆虐,本将留在此地,和诸位大人共同剿灭流寇也不是不可。”
说到这,温越顿了一顿,又道:“只是末将虽愿和诸位大人一起剿匪,但有倒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大军远道而来,军粮已然告急,不知……”
听到这话,巡抚李风弦脸上并不好看。
刚才他说了事后必然会有重酬,而听温越的意思是,现在就要好处。
然而,此时有兵就是有地位。
若不能满足温越的条件,流寇在河南肆虐更甚的话,他这个巡抚的位置都保不住的。
而巡安高恒鸣脸色不见多少变化,笑道:“不知温将军打算要多少米粮?”
温越缓缓道:“不多,先预支三个月的粮饷吧,也就开拔银、安家银共计白银十万两,米粮三万石。”
听到这个树木,众人俱是大吃一惊,面面相觑。
这温越的口,也开的太大了吧?
……
从巡抚衙门返回后,温越回到了自己的营地。
离开时,他看到了到周围个官员的眼神中都似乎在表示他在“狮子大开口”。
不过,温越并不在意。
想要让自己留在当地,就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毕竟他的军队不能在没有充足补给的情况下作战。
在温越离开前,陈伏涌邀请他到鼓楼的一家酒馆欢饮。
在那里,温越遇到了总兵王宇少、游击刘艺间和灵坮等人。
而他对这三人的印象并不好,典型酒囊饭袋,都是些吃喝玩乐、不顾军士死活的官员。
趁着一个机会,陈伏涌私下里对温越表示,希望他能够留下来。
并承诺会尽力说服李巡抚和其他官员接受温越的要求。
他还表达了与温越一同援助洛阳、共同谋求富贵的愿望。
……
崇祯二年的十一月,朱仙镇的天气已经开始变冷。
朱仙镇旁的营地里。
青牙军的军士们都披上了红色的毛皮大衣,戴上了手套,并在铁盔内加上了保暖的羊毛帽子。
温越刚刚从朱仙镇回来,去祭拜了镇上的岳飞庙,并购买了当地的特产。
这朱仙镇自古以来就是开封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城镇,也是明末四大名镇之一。
即使在明末这个多灾多难的时期,这里的商贸活动依然繁荣。
温越选择在这里扎营。
一方面是因为靠近水源,方便军马饮水。
另一方面也是有些瞻仰这里的历史底蕴。
当温越回到自己的中军大帐时。
陈伏涌正在大帐内等着,而他的儿子陈得则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温越笑道:“陈总兵来得凑巧,本将刚好买了些镇上特产,正好一起吃上一二。”
陈伏涌听后笑了笑:“那便却之不恭了。”
在两人坐下后,陈伏涌正色道:“温将军,此次下官过来,是奉李巡抚的命令,来与将军商讨清缴流寇,以及援救汝州之事。”
此前,温越向李风弦等人索要巨额的银两和粮食,这让他们非常不满,认为他在敲诈勒索。
而看他们不愿意拨下米粮的意思,温越直接拿出兵部文书。
表明自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到山西。
留给李风弦等人思考的时间不多。
而在翌日。
李风弦这位巡抚携同开封的官员们一同参观了温越的军营。
见识到青牙军的六千名精兵强将后,心中的疑虑终于打消。
之后,李风弦便造访了周王,并在返回后与开封的同僚们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最终同意了温越的要求。
然而,在具体支付条件上,双方还是各有观点。
温越坚持要求全额预付十万两白银和两万石粮米才愿意出兵,而李风弦则对此表示绝对不行。
一来生怕温越收款后不履行承诺。
二来筹集这些物资对他来说并非易事。
经过一番让步,温越同意先收取三万两白银和一万石粮米作为首付款,剩余的部分可以在几个月内支付,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军队的粮食补给不断。
这一点是他不能妥协的最低要求。
李风弦对此觉得还能接受,只要能够解决洛阳的危机,提前给予一些报酬是应该的,这尽管筹集粮草确实存在难度。
就在这几日的时间内。
流寇肆虐的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豫西地区。
李自成不仅有加强了攻击洛阳的意思,还积极清除其周边的各县城。
不久前,汝州的知州钱正作向开封府发出求救急信,称有大量流寇正在猛烈攻打汝州,情况危急,请求立即派兵援助。
汝州地处河南府、开封府和汝宁府之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自从李自成流窜进河南之后,汝州境内的诸县城相继失守,仅剩下孤立无援的汝州城。
如今,李自成自然将汝州视为必须消灭的障碍,急于将其攻克。
自月初开始,他的军队就开始围攻汝州,不断有求援的消息传来。
若非河南巡抚李风弦手中缺乏足够的兵力,他绝不会眼睁睁看着河南府的城池一个个沦陷。
他也曾派遣过援军,但援助的兵马在汝州城外被李自成击败数次后,便不敢再轻易出兵。
目前的军情,洛阳的情况尚有转圜余地,而汝州则岌岌可危。
因此李风弦决定请求温越领军前往救援,同时观察青牙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