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雪越发大了!” 青牙墩的四五丈高的墩台上,温越看着万里凝云,正在落着树叶大小般的雪花,有些感慨。 “是啊,大人,这些年也不知怎么的了,这北方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寒冷,去年八月都还在下着雪,许多田地都难以开播,好多地方都比往前冻死很多人了。” 身旁的张大春嘟囔一句,紧了紧身上的大袄。 温越熟知历史,知道明末这段时间,正好碰上了小冰河时期。 整个大明都将要进入最严寒的时候,不仅是整个北方,甚至连常年炎热的广州一带,积雪已经到了一米多的厚度。 而严寒的季节,必定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食物稀缺,没有食物,就会饿肚子,就会为了口吃的,去抢别人的,随后就会发生暴乱,就会死人。 并且还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极寒又会引起旱灾,气温低,空气中的含水量就会降低,直接导致的就是降雨量暴跌,然后大面积冰封导致原有的河流无法引流进行正常的作物灌溉。 旱灾又会引起蝗灾,“旱极而蝗”的说法自古有之,用科学的角度解释就是:蝗虫喜温暖且干燥的气候,干旱的环境非常有利于它们繁殖、生长发育。 温越清楚记得,明末的崇祯时期,旱灾、水灾、雹灾、蝗灾、地震、霜雪,更是接踵而至,这边刚刚安定,那边就立即发生。 搞得崇祯郁闷烦恼得要死,连连下了好几次罪己诏。 所以想要解决小冰河这个问题,光是靠着保暖很难,必须要有新植物、新粮食出现。 “我记得明朝时候已经有马铃薯、玉米、红薯出现了吧,只是好像还没有推广。”温越摸着下巴思索:“嗯……等这一仗打完,得去哪里看看弄些种子回来。” 这时,张大春指着墩所外喊道:“大人,是祖柏、祖季他们回来了。” 温越朝墩所外看去,便见祖柏、祖季与敌人汉军派出的二十多个斥候在绞斗,边互相射箭,边朝墩所这边骑马奔来。 祖柏、祖季昨天被派去联系吴襄和王化贞的援兵,同样负有联络的职责。 如果回来的话,应该是在下午时分,那时候援兵是到达了的。 可是这会看他们着急骑马过来,像是发生了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放箭!” 温越命令一声,先张弓搭箭,一箭射翻了祖柏、祖季身后紧追不舍的敌人斥候。 守在墩所中都是吴襄留下来的精锐军士,一个个箭法都不错,又是站在悬楼上,或是靠在围墙上的木梯上,居高临下,不用担心射出去的箭会落在祖柏、祖季两人的身上。 当即,紧追在祖柏、祖季两人身后的敌人斥候,被射翻几个。 见此,剩余的敌人斥候也不敢继续追击。 远离青牙墩的射击范围,在那破口大骂着,趁此时候,温越呼喝着让人把墩所大门打开,祖柏、祖季两人一口气冲了进来。 顾不得喘上几口气,两人看到温越就着急道:“大人,不好了,刚刚探查到青牙湾今日结冰了,吴佥事和王参将恐怕难以按时到达,需要凿冰破冰才能前行,原本预料未时能到,现要等到申时了。” 13至15点是未时,15至17点是申时。 也就是最少会有两个小时,最多会有四个小时的偏差。 看来这今天的天气是越发冷了,居然能将常年温暖的海湾也冻住了。 温越紧锁眉头,看了看天光,又将墩所内养着的三花猫给抱了过来,从三花猫的瞳孔观察,他推测现在大概是巳时,也就是9点至11点的时候。 离申时还有大半天的时间。 青牙墩想要守大半天的时间,有些困难,难道就只有撤退这条路了吗? 温越有些不甘心。 但想想,这也是在他备用计划中,打不过就撤嘛。 却怕时间拖得越长,胜利的战果不能扩大。 “行了,我知道,祖柏、祖季你们两人在墩所内休息,朝安,换你去联系撒在墩所外面的夜不收,等我这边一发信号,你们就将孙得功的位置告诉我!” “是!” 朝宁领命,抱拳下去了。 不一会,墩所的大门打开,朝宁骑马冲了出去,在墩军的射箭保护下,摆脱了前来I纠缠的敌人斥候,消失不见。 那些敌人斥候见此,也不追赶,就在墩所外守着。 这是以防青牙墩内还有人逃离,直到远处传来“呜呜”低沉号角声,他们才逐渐散去。 低沉的号角声延绵不绝,响起之后,就没有停下。 而在这呜呜的号角声中,一条狭长黑线从远方逐渐地逼近! 五千多人的部队,比两个牛录远远看上去要壮观多了,气势不凡,如黑云压城一般。 越往青牙墩这边走,墩内众人越能感觉大地在微微震颤,这是千军万马一起踏步的传来的共振! 最前方的,毫不意外的是从双台堡俘掠的大明百姓,足有上千人多。 他们在身后建州汉军的长枪刀锋下逼迫下,不断朝青牙墩哭喊着挣扎着前进。 这些大明百姓的速度不慢,因为如果慢上一步,他们的背就会碰上身后的枪锋,成为身后的枪下亡魂。 “开始了!” “自由射击!” 离着青牙墩还有一百五十步的距离,温越就命令军士们自由射击。 这个距离是三眼铳的最远射击距离,且并不是有效射击距离,打出去的弹丸很容易打偏,且没有太多的杀伤力。 不过温越还是下达了射击的命令,原因很简单,青牙墩外的壕沟就那么宽,真要敌人把这些大明百姓驱赶近前了再射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