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像是苏凉的一些身体姿势,冰雪王国论坛上也研究过了,之前南韩邀请练习赛上就有大佬发现,苏凉的滑行姿势比一般选手的滑行姿态都要低,就有人提出过疑问——为什么苏凉可以姿态这么低其他选手不行呢? 毕竟都知道,低姿态的滑行可以减少阻力减少体能消耗,这简直是短道速滑的入门知识了,可是这么好的知识和姿势为什么不进行普适性地扩散调整呢? 问就是:身体结构不同。 所以光从身体素质条件上,不少冰迷们就已经知道了,苏凉的这个身体结构上的天赋,至少也是华国拔尖儿的了——指不定算上世界范围都拔尖儿呢,毕竟没看之前练习邀请赛上,那些南韩选手都还不如苏凉的姿态低呢? 在场的冰迷们你一言我一语,闲聊间,冰面上的浇冰也终于结束,然后是女子1500米的半决赛率先开始,等到女队的3组比赛结束,先一步决出了女子1500米的决赛名单后,男子组的半决赛第一组选手也终于上到了冰面。 男子组第一组的选手中,有两位是来自国家队的选手,因为在三组之中国家队选手的密度最高,余下的选手也都是各个省队拔尖儿的人物,也因此半决赛的第一组被成为了本次半决赛的死亡小组。 而在比赛开始之后,这半决赛第一组的选手们也无愧于‘死亡小组’成员的称呼,为了争夺前两名的晋级资格,从启动阶段开始,选手们就都下意识地在争夺领滑位置了。 这在1500米的赛事中,是鲜少出现的情况。 不仅是起跑阶段,从第八圈开始,这一组赛事的领滑位置交替就明显更加激烈了起来,交替的速度也快来越快,到了最后三圈的冲刺圈时,冰面上更是三五名选手同时拉到了外道意图寻找超越的空隙,就连在过弯道的时候也紧紧地贴在领滑选手的侧后方,随时想要找到领滑选手过弯的失误,好趁隙内道超越。 在这期间,有想要超越的选手控制不住自己的滑行,在变道的过程中摔出了赛道,最终这组比赛在结束之后,总共6名选手,只有3名选手有最终成绩,其中两名摔出赛道退赛未完赛,1名吃了钢笔(Penalty 犯规简称PEN)。 在这一组的赛事结束之后,观众们纷纷倒吸了一口气。 “这可真是太刺激了!” “刚刚这一组,算是咱们今天看到的最刺激激烈的一组了吧?” “可不是吗?” “刚刚摔出赛道的,有一个还是国家队的选手呢,就那个刘宇恒……” “国家队的都没能晋级啊!6名参赛选手,3个没有成绩,这简直了,在这一组,只要滑得稳一点,哪怕速度没有那么快,晋级的机会都有三分之二呢。” 在目送第一组的选手们退场之后,冰迷们很是感慨了一番,然后又迅速地将目光转到了冰面上新登场的半决赛第二组成员的身上。 “来了来了!苏凉和周海波那组!” 作为苏凉的支持者,黄维这会儿也精神支棱了起来,专注地盯着冰面上的情况,紧张地等待着苏凉在这一场比赛之中的表现。 *** 赛场上,半决赛第二组的六名选手都已经在冰面上做好了准备,六名选手中,苏凉本场处于第二道上,一个还算不错的位置,而周海波因为是递补晋级的,因此排在最外道上。 这场除了周海波之外,余下的三人都没有跟苏凉同场比过,所有人都只是听过苏凉这个名字,亲眼看过苏凉在昨天将周海波给逼得心态崩盘。 在尤建、张绍武、赵家勇、石文辉这四名选手之中,有对苏凉十分警惕的尤建、张绍武,也有觉得苏凉未必就能那么神,半决赛他的体能或许不足以应对的赵家勇和石文辉。 在比赛将要开始前,尤建、张绍武都关注了一眼苏凉,另外两人和周海波则都只专注于自己眼前的赛道。 很快,赛前的准备时间一过,现场的广播之中就传来了发令员的指令声——各就位,预备——砰! 一连串的指令声与最后的发令枪响声接连响起,这一场关乎半决赛第二组两个晋级名额的比赛也正式的打响了! 在发令枪响的同一时间,1500米的起跑线上,就有5名选手展开了奋勇争夺领滑位置的比拼。 唯一落下的那一个仍旧是苏凉。 观众席上,冰迷们这会儿看到苏凉这个慢吞吞的起步,心里都已经没有预赛时那么慌张了,又是跟滑策略,他们懂。 苏凉的年纪小,体能拼不过那些成年对手,前期采用跟滑策略倒是很能理解,但是冰迷们没有想到,分明已经体能不足的周海波,居然也敢跟着赵家勇他们拼领滑的位置。 而且还拼上了。 观众席上,冰迷们一看周海波这个架势,心里也猜出了大半,周海波这八成是看自己晋级决赛无望了,那反正领滑能拼多少是多少。 事实上周海波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虽然预赛的时候他的心态好像稳了一些,可是到了刚刚半决赛前,他多少又有点怂,所以他抱着不想看到苏凉的心态,干脆又抢了领滑的位置——总之是能滑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 赵家勇这几个选手也看出来周海波的打算了,于是一开始的时候显得有些激烈的领滑位置争抢很快也平静了下来,几个选手之中,倒是第二位到第五位的这4个顺序在前几圈的滑行之中倒腾了几次。 尤建和张绍武这两人一开始还惦记着苏凉,但是他们也察觉到了,苏凉是一点儿也没有想要上前跟他们交替位置多消耗体能的打算,从始至终就稳稳地守在最后一位,他们也就暂时将苏凉抛到了脑后。 毕竟,依照苏凉之前预赛时的那个习惯,那想必是要到最后三圈冲刺阶段才会发动的,但是到了冲刺阶段,他们的速度也提了上来,他们几个的实力比起第一组被苏凉钻了网的那几个俱乐部选手来说要强得多,他们自信苏凉未必就能够在最后的三圈找到超越的漏洞,于是前方的这几个选手对苏凉的关注也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