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高考成绩越好,越应该考个好的大学,然后自然而然就也特别好。可是前有北大□□年毕业的中文系大佬回到老家县城国企,最后各种不适应,为了谋生,卖起了猪肉,虽然扯下了文人的遮羞布,从文人到屠夫,从满手书香到满手油污,确实天上地下。可是,却可以谋生,可以活下去。这就是所谓的生活与远方需要平衡。其中的心努历程,陆大佬已经著书立说。
作为中文系大佬他高分择业不顺,有时代的原因,也有他自己不适应当地就业环境的原因。他的求稳保守思想影响了他的择业。和他类似的还有一个人发毕业的武女士,北京公务员考试面试没过,去了广东,后因谈恋爱受挫,精神状态不好,却没有谷底反弹,最后沦落乡村,一直沦为全村贫困户。一辈子念书,高考近700分,却过的不如村里小学初中毕业的村民。谁之错。是时代的原因吗?更多是她自己的因素吧。人大武女士的唏嘘人生确实不如同样遭遇的北大陆大佬。
看着新闻报道,高分同学报考了上海海关关,浙江农大,北京电子科技。新闻噱头,双非战胜了九八五。李晨觉得说法并不妥,是稳定的行业择业战胜了华而不实的985。985只是个名气,不能保证学生一毕业就能有体面的择业。现在经济低迷,很多孩子求稳。非常能理解。
她也和丈夫商量过孩子以后高考报志愿的事情。以学技术谋生为主。用技术谋生来养爱好。要么就是高分段报最好的大学,报感兴趣的专业,有自己的热爱。不必求稳,报一个管分配的专业。
她丈夫就是典型的以兴趣为专业的人,一直深耕下去,也成了小有名气的行业人士。她一直坚信,技多不压身。她从不相信,稳定的职业能保一辈子饭碗无忧。因为社会是动态的,有经济低迷状态,就有经济高速发展状态,改革开放初期四十年前爆火的外语专业,当年外语类毕业生,即使是普通的本科专科,都可以进海关机场,质检,学的更好的去外企,学的最不好的留校教书。但是她没有选,选了更加务实的技术工种。累,但是学到了技术。她过几天又要回原单位磨练技术手艺去了。而且三四十年前也没有35岁无法就业的年龄歧视。
毕竟,谁料想到外语专业在四十年后变成了天坑专业呢。不再需求,有买方市场变成了卖方市场呢。现在找她上课的都是拔高的学生。每个学生的口语都比较流利,像她丈夫当年那样英语不及格的同学在初中少之又少了。
所以,她对学生高分成绩报考择业稳定的海关,农林保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一方面确实比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再就业时更有导向,更精准。至少没有毕业时投简历等回复的煎熬。另一方面,也有行业危机,进入了不过一普通的员工,如果不思进取,即使高分进入,也不见得干的比其他人好,一旦出现心理落差,就和陆大佬一样。陆大佬至少还是北大出来的,而高分的考生,失业出来不过是普通文凭。所以说凡事都有风险。
即使考了公务员,也不要想着这辈子稳稳地幸福了。要时刻有危机意识。考了教师编制,也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比别人高一等。真没必要。现在孩子出生那么少,学生少了,富闲人员多了,机构拖沓冗长,那就裁员,被温水煮青蛙的部分人员很快面临失业的风险。就很慌,很害怕,怕再次进入社会择业。为什么会呢,因为当年进去时也是侥幸,进去后也没有努力钻研业务,精进学习。没有独特的一技之长。
李晨姐姐的高翻同学早在10年前后,就接到了单位军校□□要改革分流的消息。这个同学当年是本科一毕业就进了军校,来自普通的黑龙江大学,九几年军校缺外语类□□,就去了各省的师范大学,各省大学选□□。这个同学因为优秀就被选上来了北京,去了卢沟桥的装甲兵学院。待遇很好,管吃管住,水电费都不用上交。这位同学结了婚,嫁给了军官。看起来一切都很美好。然而她并不满足,就考了北外高翻,还脱产去上了。毕业时也想辞职去部委,或者自由翻译。毕竟学了同传吗。
然而,经过一番心理建设,还是回了原单位教书。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同事就看不惯她,排挤她,说她消极怠工,连教案都不好好写。说白了就是,有点嫉妒她。想逼走她。因为只有她一个高翻毕业生,其他的□□还是本科生吗。
这位高翻同学忍辱负重,领导劝,家人劝,最终没有辞职。她投入教学,把自己高翻所学,化为听力特训教给学生。她的高学历,恃才傲物的风波才算过去。又过了十年,军校改制,合并浪潮传来消息,一个不好的消息就是不合格的□□要被分流出去。众□□惶恐,只有她第一个报名,主动为单位减负,那年她33岁,作为首批分流出去的军校人员参加了专门为之举办的央企双选会,她直接被中电国际老总相中,稍作适应,直接跟着老总飞欧洲做翻译去了。
她为什么不惧被分流,因为她有实力啊。她有别人不会的同传技术,而不是只会背诵两万个词汇而已,不是单纯的雅思考了9分,托福116分,是能干活的那种。
至于那些被分流出来的本科同事,去的地方当然不如管吃管住的军校福利待遇好了。但是也没办法。谁让他们当年没有危机意识,不好好努力进修了呢。爱读书,总是件美好的事情。
从前人经历过的求稳工作分流事例中,李晨也是不会允许自家崽子以就业为导向,求稳干一份外人眼中的体面工作。怕他们被磨了斗志,没有了再次面对生活挑战的勇气。
说实话,现在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吃饱穿暖都不是问题。国家稳定,政通人和。为什么不努力去闯呢。都来追求稳定,谁来创新,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呢。希腊政府破产的故事,源自公务员待遇过高,希腊国内人人争做公务员,人人不愿意创业。最后政府入不敷出。政治学上讲,公务员职业本身不创造价值的。属于第三产业的服务人员。
她记得听过一个教授说,“如果中国政府公务员制度不改革,今天的希腊政府破产,就是明天的中国政府写照。”她当时听得一震。现在虽然没有出现相关问题,但是相信相关智库肯定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其实这些都与她无关了。她只是一枚小小的螺丝钉,沧海中的一粒粟。她无力改变大环境就业关,毕竟人人都有自己的现实考量,不过她还是坚持,学习第一位,科技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