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Chapter 4(2 / 2)

变了。还是普鲁斯特说的,每时每刻我们与爱人的关系都在更新;一个问题解决就有新的冒出来,我们的眼睛只能永远盯着可望而不可及的幸福。对约瑟夫而言,现实让他朝不保夕,前几天那人的出现更是一记警钟。直到审判日来临,他只想在莱妮的生活留下一点印记。

“莱妮,我有一个计划。”他淡定地张开嘴,好像刚才发生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你可以拒绝我,但请不要拒绝它。”

笑声消失了。

“我打算为你写一个剧本,只属于你的剧本。你说过你想参加明年四月的中学生戏剧比赛……就当是告别礼物。我恐怕就要离开,我是说,我们快毕业了,对吧?最后一次机会就在明年。”

“然后呢?”莱妮冷静地问。“什么样的剧本?”

“我不知道。但是它就在那里,只等我伸手从云端将它摸索出来。给我一个承诺,我今晚就去寻找它。”

“好吧,我答应你。”她心跳得飞快。“只要你写得出来,我就会用的。”

莉斯发出一声含义暧昧的鼻音。如果不是考虑到她请客,莱妮肯定会揍她的。汉斯不动声色地轻轻碰了她一脚,她脸上泛起红晕:“干什么?我只是好奇,就伯恩哈特一个人该怎么演戏?”

“谁说我一个人了?”“独角戏也不是不可能的——”莱妮和约瑟夫同时回答。话音未落,约瑟夫忽然面色大变。

一部车停在这家以甜点出名的Cafe门口,几个柏林Polizei正在推门而入。从他们制服上繁缛的徽章纹饰看,这些人官职都不低。果然,咖啡馆老板立刻凭空出现,忙不迭前去招呼。

在这个时间凝固的瞬间,我来告诉你们,事情——就是我们还没讲的那桩误会的误会——是这样发生的。开头我们说到约瑟夫的姓氏完全是个误会。而柏林的一位Polizei少将A·温克勒(碰巧是之前那个弗里德里希的父亲)在上周日夜里撞见约瑟夫时,后者正独自在空荡荡的街头晃荡。

出于职业习惯,温克勒先生随口盘问了他几句。一听见眼前这个黑发少年与自己相同的姓氏,他忽然回想起过去某桩荒唐事来。年轻时那个温顺的情妇,鬼知道她是个犹太人……他越打量约瑟夫越像那么回事,地摊文学里常见的那类情节开始在他心底生根发芽,总而言之,多喝了几杯的老温克勒死活认定约瑟夫是他未曾谋面的儿子,非要把他往家里带。在遭遇反抗时,还昏头昏脑的嘟囔:“别闹了,孩子。你说你妈是不是那个苏台德的黑发小甜心?……”

约瑟夫就此吓傻,居然真被带进了空无一人的温克勒家。紧接着他反应过来,没命往外跑,期间打翻花瓶一个,相框若干,顺便认出其中一张照片的主人公是同班同学莉斯·舍恩。至于老温克勒的身份,是否真的与自己母亲有一腿(上帝保佑温克勒太太),可怜的约瑟夫一概不知。

“就是他。”在同伴疑惑的表情里,约瑟夫浑身僵硬,只有嘴角还能微微翕动:“那个灰头发的,就是我说的那个M……”

“那个变^态?”汉斯探头探脑。

莉斯嘀咕了句什么,听起来像“活见鬼”。她忽然站起来,直往那几人走去,意外地撞上了温克勒先生。在她同学紧张的注视里,他们交谈起来,然后一齐望向这边。

“哈罗。”

在温克勒先生眼里,他只看到两个教养良好的中学生带着无可挑剔的笑容冲他摆手致意,清一色的金发,赏心悦目(约瑟夫神秘消失了)。在清醒状态下,他还是比较喜欢日耳曼长相,因此他向可爱的祖国青年们赞赏地点点头:“孩子们,都早点回家去吧。今晚可真像不太平的样子!”

话归如此,直到夜幕降临很久,逃学四人组才意识到一位柏林警官的每句话都是金科玉律。

莱妮的夜晚过得极其不快,她把一切归咎于罗森霍夫老师的毒气:她的鼻血正好在客人面前再度汹涌而出,不知何方的嘈杂声响又让她辗转反侧。最后她决心明天就退选化学课,这才心满意足的入睡。

汉斯一回家就开始呕吐,不得不像吃了过多发泡奶油的六岁小女孩似的,抱着热水袋躺在床上忍受父亲责骂。弟弟格哈德好心的在他枕边念《埃米尔擒贼记》,念着念着,自己倒趴在他身上睡着了。不知过去多久,小格哈德忽然惊醒,拼命摇晃哥哥的肩膀,让他看外面的红光。睡眼惺忪的汉斯艰难爬起来,拉开窗帘。

夜色深了,但几条街外明亮如昼。“噢唷唷!”他清醒了。“消防厅吗?奥拉宁堡大街的犹太教堂着火了……”

莉斯缩在沙发背后发抖,手里紧紧抱着电话。或许她本该蒙头大哭,泪水却被楼下粗野的呐喊、纷乱的脚步暂时吓退。如果……如果……她在等待一个天底下最不靠谱的人。

门铃响了,一位军官站在外面。他衣着整齐,皮靴锃亮,看上去毫无惊慌之色。为了给姑娘留下深刻印象,他还是画蛇添足背了杆□□。

“弗里茨,恩斯特叔叔走了,全完了……”少女痛哭流涕。

约瑟夫家?出人意料,他家那条街反而是最平静的,但这些并不能阻止他们意识到真相。温克勒先生和太太跪在Tanakh(犹太圣经)前流泪祈祷,约瑟夫在自己的房间里奋笔疾书。恐惧化作一股魔力将他支配,他拼命的写,拼命的写……有生以来,他从未这样写作过。这样无休止的右手活动把他心中沉重的恐惧都甩了出去,文字的旋律激荡在心中,给他迎接一切的勇气。但只要这旋律停息,寂静就给他带来剧痛,因为在寂静中,人可以聆听,可以观察,可以思想。

天要亮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