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个人,拿出来一个青花笔筒,说是乾隆官窑,定了五万的底价,最终被人十五万拍去。 来来往往,去去留留,一件件古董被人送了上去,又一件件被人拍得,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半小时。 但刘威从始至终就没开过口。 就当秦立以为自己今天有可能不用出手的时候,一个中年男子走上了前台,手里拎着一个长条状皮箱。 打开后,此人从中取出两个青花梅瓶摆在了展示架上。 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主做插花观赏用。 “雍正,御窑青花梅瓶,无款,底价两百万。” 中年男子只简短的介绍了几个要点,便走下了前台。 可会场却突然一片哗然。 “我去!竟然是御窑!这可是官窑中的官窑啊!专门给皇家烧的……” “今天总算没白来,见着了好东西!” “这可是御窑啊,他怎么舍得!” 不待美妇拍卖师提醒,便有不少人急匆匆走上前台查看。 而这时候,一直在嗑瓜子的刘威终于来了兴趣,对秦立说:“这对梅瓶看起来不错啊,如果是真品,拍回去应该能得到我爹的喜欢。” 秦立立马懂了,该自己出马了。 “我去去就回。” 秦立将手头瓜子丢下,搓了搓手,直奔前台。 这对梅瓶个头不大,至少在秦立眼里不算大,因为他捡漏的不论是那个浅绛彩花盆还是那一对鱼盆,都比这俩梅瓶大的多。 俩梅瓶看起来高约30公分,口径差不多有5公分,足径11个左右。 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腹部微向里收;足部结束部分,稍向外撇。 典型的小口短颈丰肩宽圈足。 瓶身通体青花装饰。肩部绘变形莲瓣纹,纹内绘朵花。瓶身绘折枝花果,大小各3枝,分别为石榴、枇杷、樱桃、葡萄、荔枝,近足处绘上仰蕉叶纹一周。 素底无釉。 整体看上去,品相上佳,无磕无碰,釉质通透,画片青翠浓艳,有如一幅传统的水墨画,晕散自然。 “不错!这对梅瓶的品相挺好,比我卖给陈老的那对鱼盆还要好,不论是画片还是釉质,都感觉更上一个档次。” “不愧是御窑作品,比民窑就是强!” “今天没白来,知晓了御窑是官窑中的官窑,专门给皇家烧制的瓷器。以后再遇到这种古瓷,就再也不担心当成官窑卖出去了……” 秦立心里这般想着,用左手食指在左侧的那款梅瓶上摸了一下。 下一刻,一副黑白电影在脑海中出现,快速播放。 只是,秦立瞬间就愣住了! 却见画面中,一群制瓷工人,在监工带领下,认真揉泥、拉胚、制胚、上釉、画胚、施外釉、挖底足、施底釉、装釉足,而后众人在监工带领下进行祭天活动,祭天完毕后,这才将制好的胚胎推入窑口。等瓷器烧制完成后,众人又在监工带领下,对烧制好的瓷器进行挑拣,所有出现瑕疵的瓷器全部当场砸烂…… 可见,要求之高! 只是,不论是制瓷工人,还是监工,并非身穿清服,而是明装! 尤其那监工,更是身着大明五品官袍! 也就是说,这款梅瓶并非雍正御窑,而是明代御窑! 众所周知,青花以明清为贵,而明朝青花又比清代贵…… 秦立连忙走下前台,还不等刘威询问,便凑到其耳边,神色凝重道:“信我,一定要拍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