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之后的几天,张扬把直播逐渐当成了副业,每天就播两个小时。 重心转移到了“文物入馆仪式”上。 从海报设计、到活动的日程安排,他都亲力亲为。 这也是汪国声的意思。 他建议张扬把整个活动从头到尾的感受一下,说这是每个博物馆长必须经历的。 刚好,新一批的借展文物也要到了。 等青铜剑的入库仪式举办完,紧接着就是借展活动开幕。 “到时候,直接把背景墙换一下就行了,主展台可以沿用。” 张扬在海林博物馆外,和何馆员商量着现场的布置。 “媒体那边怎么安排?”何馆员问他:“要给双份的钱吗?” “不用,准备两次盒饭就够了。” “入库仪式需要花点钱宣传,但后面的借展活动,有前几次的口碑在,多少人都等着呢。” 虽然海林博物馆目前经费充足,但张扬却没打算浪费。 主要还是传统媒体的引流能力太差了。 要不是汪大师提醒张扬,博物馆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他都不想花钱请记者写报道。 直接去小红薯或者逗音,找大V写篇软广,诸如: “集美们,在临海就能看羊城的珍贵文物,错过一次要再等十年……” 效果肯定比某某日报的官方公众号上,那些阅读量不到一千的文章,效果来得好。 想什么来什么,张扬刚腹诽了两句,就看见一辆印着临海日报标志的媒体车,从大马路上开了过来。 张扬和何馆员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问对方: “你约采访了?” “没有啊,我又不接受采访。”何馆员摇了摇头。 “我也没有啊。”张扬看向媒体车。 不速之客? 黑色的车窗玻璃慢慢摇下,一个脸圆圆的美女笑着冲他挥了挥手。 张扬认识这个人,是临海日报的记者,姓徐。 好像是临大新闻系的优秀毕业生,张扬入学那年,这位记者刚毕业。 之前第一次办借展活动的时候,她来采访过,那张圆乎乎、带点婴儿肥的脸很有辨识度。 “张馆长下午好。” 徐记者下车后,热情的和张扬打招呼。 “下午好。” “你们是来提前采访文物入馆仪式的吗?” 张扬看着对方身后扛着长枪短炮的工作人员,好奇的问道。 看这阵仗,像是奔着头条新闻来的。 但是何馆员钱还没打呢。 难道是汪大师背地里安排的关系? “不是哦,我们是来采访您,直播遇到疑似大英博物馆失窃文物一事的。” 徐记者的话,让张扬一惊。 他打量了这个姑娘一眼。 什么意思,现在连记者也在自己直播间蹲守了吗? 看张扬惊讶的样子,记者还以为他在装傻,直接拿出了证据。 《大英博物馆被盗文物惊现鉴宝直播间!》 《爱国人士欲天价买回失窃文物,真实身份太过变态》 《小抱月瓶,走,我们回家》 《失窃文物到底能不能买?黄彬律师带你洞悉背后的法律风险》 《资深刑警老刘提示您:买卖盗窃物涉嫌违法》 看着平板上展示出来的一篇篇推文,张扬直接愣住了。 小唐那边还在犹豫,要不要剪这段视频,毕竟内容挺敏感的。 营销号竟然连文章都发出来了。 这还不算完,陈彦光的马甲也掉了。 “爱国人士”的身份被扒出,是国内的富二代陈某某。 【#陈彦光身价】【#张大师颜值】等话题,现在还在热搜上挂着。 “张馆长?”徐记者提醒了发呆的张扬一声。 “哦,原来是这事儿啊。”张扬恍然大悟的说道。 “我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只是做了一个鉴宝主播的本职工作罢了。” “被盗文物被人拿来鉴定,这种事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但是因为涉及机密,不方便多透露。” “只能说懂的都懂。” 在弄清楚事情的严重性之前,张扬不打算贸然回答什么。 万一坑队友就不好了。 但徐记者显然不打算放过他。 “实话跟您说吧,张馆长。” “我们已经联系过陈彦光先生,他人在国外不方便沟通,已经把事情全权委托给了律师。” “那你们去找他的律师啊,是不是没有方律师的联系方式?”张扬答道。 “不是,我们联系过方律师了,他说他是讼棍,让我们别烦他。” “而且就是他让我们来找您,说事情的细节,您都清楚。” 徐记者把话筒往张扬面前稍微凑了凑: “张馆长作为文物鉴定方面的专家,愿意在网上义务帮人鉴宝,足以看出您是个热心肠的好人。” “您方便……?” “不方便。”张扬往后退了半步。 对方这种吹捧的话术太过原始,没有一丝丝美感,反倒充满了危险的气息。 他摇摇头,反问徐记者: “我热心肠怎么了,好人就活该被人拿着话筒指着?” “啊?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