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是大白天,不是像小说里一样,脱个头盔,换个战甲,就能不认识你的。 阿鲁台虽然把他的金甲给扔了,可是还是有人死死的盯着他。 这人当然就是陈渊,他现在用上了赵子龙替身,然后单人独骑冲进了阿鲁台的亲卫之中。 十几个亲卫死死的挡住了他,然后阿卜只奄大叫道:“父汗,快逃!” 一群人拥着一个无甲之人往前逃,陈渊杀了几个亲卫,然后利用白龙驹的速度,冲出了包围圈,然后向着那群人冲了过去。 眼看着陈渊越来越近,几个亲卫又冲了过来。 陈渊杀了这几人,结果就是那个无甲之人又逃出了很远。 陈渊没有再追,而是张弓搭箭,然后一箭射了过去。 箭正中无甲之人的后背,他惨叫一声,然后摔下了马。 护卫们见状,没有再管他,而是继续逃了。 陈渊感到一阵不妙,跑过去一看,果然,这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根本就不是阿鲁台本人。 陈渊在战场上四处观望,只是可惜这里一片混乱,到处都是逃走的敌人,就是看不到阿鲁台。 陈渊叹了一口气,拔马往回走。 明军追了大半天,这才回来了。 朱勇找到了陈渊,高兴地说:“大胜啊,这一战我们杀了一万多人,俘虏了一万多,只有几千人逃走。” 陈渊问道:“我们的损失呢?” 朱勇的笑容消失了,他说:“我们损失了两千多人,牧民们损失了一万多。” 这个损失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陈渊说:“可惜没有抓到阿鲁台,不然就是大胜了。不过也行,写捷报送去进京吧,然后请赏。” “这个……要不您来写吧,我文采不好。” 其实何止是文采不好,朱勇根本就是没有文采可言。 他的文化水平也就仅限于能写一封家信,还是通编错别字的那种。 陈渊笑了一下说:“你就没有师爷吗?” “有,可是哪有我们亲笔写捷报来得好啊。” “行吧,我来写吧。” 陈渊写了一封完整的战报,把整个过程全部写上了,最后再写了立功的名单,然后派人送往了京城。 捷报是用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的,只用了两天时间,就送到了京城。 “八百里加急,闲人闪开!” 一个信使一边骑着马冲进了京城,一边大叫道。 所有人都自觉的闪开了,这时候要是被马撞死了,也是死了活该。 朱瞻基正好要进宫,听到这叫声,也躲到一边去了。 他吃惊地说:“八百里加急,是哪里又打战了吗?不会是归化府吧?!” 他加快了速度往宫里赶,等他到了乾清宫,就听到了大笑之声。 “好好好,陈渊干得漂亮。” 朱瞻基进来问道:“皇爷爷,是归化府的战报吗?” “是的,阿鲁台带着三万人马攻打归化府,结果被打得大败,只有几千人逃了,他自己则是失踪了。 现在陈渊正带着人四处搜寻,希望能抓到他。” “陈渊立下了大功了,是不是可以调回来了?” 朱棣沉默了一下,点头说:“可以,让他带着俘虏回京吧,朕要举办一场献俘仪式!” 其实朱棣内心是有些不爽的,他追了阿鲁台一千多里,结果战果寥寥。 结果这个陈渊一战就杀敌一万,俘虏一万,这战果比他带大军出征都要好,难免就让朱棣有些没面子了。 可是他还是没说什么,还是要好好的封赏陈渊。 朱瞻基笑问道:“皇爷爷,这次我师父又立下大功,你要赏他些什么?” 朱棣想了一下说:“太子少师怎么样?” 太子少师为加官,不算是正式的官职了,算是荣誉。 除了在发工资的时候可以多发一份之外,也就是一种荣誉称号了。 不过有了这个官职,也算是成为了重臣之一,朱瞻基满意的点点头。 朱棣让朱高炽写了圣旨,然后让他发往归化府。 几天之后,陈渊就收到了圣旨。 在圣旨里,没说封他什么官,只是让他卸任归化总督一职,由朱勇暂代,然后陈渊带着一万多的俘虏回京受封。 收到圣旨之后,陈渊也没有多做停留,带着俘虏就回京了。 朱棣一直在等着,他决定这次搞一个盛大的献俘仪式。 之前他就一直憋着一口气,因为这次出动大军,却是徒劳无功,不少人都在私下议论,说他就是劳民伤财,结果却没有太大的战果。 这次不一样了,有陈渊帮他争回了一口气。 所以陈渊还没到京,一波波的迎接他的官员就到了。 先是礼部派了一个侍郎,在离京城一百多里的时候就来迎接陈渊。 然后是礼部尚书吕震,出迎五十里来迎接。 接着文武百官全部出迎二十里迎接。 这个待遇,把陈渊给镇住了。 他也没立多大的功劳,有必要搞这么大吗? 陈渊见到朱瞻基之后,问出了这个问题。 朱瞻基说:“皇爷爷是给那些文官看的,之前皇爷爷回来之后,文官们不少是有微词的,说什么劳民伤财,徒劳无功等等。 这次搞这么大,就是为了堵这些人的嘴。对了,之前礼部是闹得最凶的,所以皇爷爷就让礼部的人多跑一些路!” 陈渊笑了,原来是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