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班门口时,几个要好的女同学都和我招手告别,说以后手机联系,周思昂坐在靠窗的角落里,我远远地看了他一眼,但他望着窗外,应该没有看见我。
折腾了一个多月,我瘦了很多,去首都复试,教授见了我心疼得直“诶呦”,我说没事,长胖是最容易的事情,等研一开学我就能养秋膘了。
初试后进面的人数和录取人数几乎持平,再加上考在我前面的一位女生因故没来,我基本对考研上岸十拿九稳了,本以为会心情大好,但还是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那段时间,我总梦到周思昂,然后哭着醒过来,我觉得自己欠他个解释,欠一句“再见”,但我根本没有勇气再联系他。
我是他人生里一个难以抹除的错误,我自以为是的理想主义把他的高中生活搅得一团糟,我没资格说自己是一位老师,我不能面对他,也不能面对唐女士。
十七八岁的年纪,心动总是自然而然,人们常常把漫长的相处中养成的习惯当成是喜欢,精神依赖会可再一个人的情感支柱中,随着时间深入骨髓,甚至历久弥新地生发出一种更为沉沦的情愫。
我从一开始就疏忽了,陪伴是最容易给人带来错觉的,我和周思昂处在社会认知中并不平等的地位,如果他对我的情感出现异变,那一定不是他的错。
我每天都在无边无际的自我唾弃之中,我的职业操守和我赖以生存的理想,如今看来都很可笑。其实我并不意外,我早该清楚的,否则就不会在他生日之后和他断联,我装模作样的克制,每一分每一秒,都斥责着我的不道德。
与其说是无法面对周思昂,不如说是无法面对我自己。
我遇到了快要碎掉的艺术品,自我感动地拼凑起那些碎片,却迟钝地发现,那原本就是一件破碎的艺术品,不完美才是他美丽的根源,我的弄巧成拙才是让他蒙尘的罪魁祸首。
而我也在那拼凑的过程中,产生了畸形的依恋。
一次次午夜梦回,回忆像车轮一样碾压着我,我终归要承认,是自己啃食着周思昂的伤口,喂养了关乎英雄情结的贪欲。
离开是我用来弥补错误的最后一个选项了,我希望我们都能像他所说的一样,开始崭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