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学生正等着家长来接呢。他拉着女儿的手,和几个教师说了几句话,便把孩子接走。
他高兴地问孩子:“阳阳,地震时,你们干啥呢?”
他孩子兴奋地说:“我们上美术课,美术老师来的可迟了。我们都在教室里喊呀、叫呀。后面几个男生在那儿疯玩。突然,刘晓她爸跑进来,拉着她的手就跑了。我们不知道怎么了。过了一会儿,书记上来喊说地震了,快到操场上集合,我们便都出来了。”
他和女儿从小学出来,来到宽阔的黄金路上,路边站满了人,叽叽喳喳的,有的在说笑,有的在吃东西,有的背着大包小包,仿佛要出游似的。
“温老师,快买点吃的、喝的,这两天最好别在房子里呆着。”一个家长对他说道。
于是,他便拉着孩子的手来到市场上,盒饭已经卖完了。他便买了两份面皮、两瓶矿泉水和几代方便面。他也想给孩子买点水果,但是水果早卖完了。他带着孩子来到N16所西侧的一个小广场上等他前妻。据说这一个小广场是D68厂的停车场,四周绿草如茵,绿草地上又零星地栽些风景树。广场地面用水泥铺过了,四周有些木椅,由于木椅上已经坐满了人,他便和孩子坐在草地上吃野餐。小广场上也摆满了凉席、被褥、帐篷、小凳子以及包裹之类的东西。大约五点半,他前妻出现了,在小广场上东张西望起来。
他便小声对孩子说:“去叫你妈去。”
“我才不去呢,”他女儿一边撅着小嘴儿,一边窃笑。
“去!”他又叫了一声。
她跑过去了,她妈也露出一丝微笑。又过了一会儿,他女儿又跑了过来,拉着他的手诡秘地说:“爸爸,妈妈已经把凉席、被子都拿来了。我们晚上一起睡吧,”她特别焦虑地看着他。
“好啊!”他爽快地说。
“快!快走!”她一边说,一边迫不及待地拉住他的手往东边扯。他跟上他的姑娘,小步向东跑去。他姑娘格格地笑了起来说:“看,那个帐篷西边的东西就是我们的。那个小帐篷是郑方园家的,阿姨让我晚上去她们那儿住。”
他俩来到帐篷跟前,他前妻正和郑方园的妈妈王小云聊天呢。他和王小云打了个招呼。
王小云说:“温老师,听说有老师一见地震就冲进教室拉住自己的女儿跑了,也不管别的学生,是吗?甚至也不通知别的学生下楼,害怕别的学生跑到他家娃前面去了。”
他微笑一下说:“我不知道。反正我们当时不知道是否发生了地震,我们也没有经历过。我们觉得大楼在动,我们也不敢乱叫,我们只有下楼看个究竟。后来才知道是地震了。”
王小云又问他说:“你们学校有没有人爱伤?”
他说:“没有。”
王小云却微笑一下说:“我听说中学有个女生把脚弄坏了。她家在厂里,她姥姥刚才还在这儿骂老师呢。”
他随口说:“当今世界,老师是人类口剑笔伐的公敌,这也是与时俱进。学生是上帝,家长是财神,老师是乞丐。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呗。”
她们都笑了。郑方园才四岁,穿着开裆裤,光着脚,胖乎乎的,露出小鸡鸡在人群中兴高采烈地蹦来跳去的。温阳依偎在她父亲的怀里,撒着娇。
“看孩子多可爱,多乖啊!”小云笑着说。
“就是吗,”他也附和着说。“温阳,我出去转一会儿,过一会儿我来这儿找你们好吗?”他叉开话题。
“我也要和你一块儿去,”温阳说。
“好吧。我们转去了。”
他跟王小云打个招呼,便拉着女儿的手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过。他们来到健身广场、足球场、D68广场、西厂门口……到处都是兴高采烈的人们。帐篷、钢丝床、草席、被褥和大包小包的东西,一种从未见过的欣欣向荣的场面,呈现在人间的大街小巷。老人们在一块儿谈论着过往的1976;年轻人在一起兴奋地打扑克、讲笑话;小孩子兴奋地跑来跑去……仿佛不夜城来到了人间。晚上九点多,他们又从沸腾的工厂里走过,来到那个喧闹的小广场,他前妻已铺好被褥。
他女儿笑着对他说;“爸爸,我要和你睡一头。”
“好啊,”女儿抱着他的一只胳膊。他便和女儿躺在一头,一边倾听老人们兴致勃勃地谈论:
“那时,党和国家一声令下,全国的解放军、民兵、工人、农民一两天内拿着钢管、牛毛毡就给家家户户搭好防震棚。从西安到咸阳、再到宝鸡,到处都是防震棚,我们在防震棚里过的年。那时风气好,就那样在防震棚里住了半年多的时间 ,谁家都没有丢过一分钱的东西。”
“那个时期,不是说工人不生产,农民不劳动,你们整天呆在家里,东西当然不会丢了。”一个学生的声音划过夜空。
他听到一个老人生气地问:“谁说的?”
那个学生说:“书上写的。”
老人又生气地说:“书上的话能信吗?十年不生产吃什么?喝什么?如果真是那样,那不就是天堂时代了么?你看看现在的人,一天那么忙都吃不好、穿不好、上不起学、看不起病,还敢十年不生产?”
那个学生又争辩说:“书上就是那么写的。”
于是,一些老人便骂起书,骂起某个卑鄙无耻、颠倒黑白、嘴硬、心黑、不要脸的人来。一句一句、一年一年……直到他一觉醒来,天已发白,四周很多人也已经回家了,只剩下老人、男人和小孩儿了。他一看身边不见孩子了,便一骨碌爬起来,只见他前妻正在另一头睡着。
他焦急地问:“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