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从赘婿开始拯救大明帝国> 第16章 募兵告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章 募兵告示(1 / 2)

“我朱聿键虽然只是个闲散藩王,从未掌过兵权,也未打过一场硬仗,但我从小学习马术,战场厮杀,哪怕手上功夫不行,也练就了一身虎胆。”

“现在关乎祖宗社稷,我朱聿键绝不能退,就算背上千古骂名,就算被降罪欺君,我也要放手一搏,誓于南阳府共存亡!”

朱聿键攥紧双拳,一字一顿的说道。

没多久,唐王府张贴募兵告示,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皆可参军入伍,每月饷银二两银子,三餐管饱,若战死沙场,一次性抚恤金二十两银子,并配发田产,家属减免三年赋税。

明朝通货膨胀严重,但二十两银子的抚恤金真的已经很多了,是朝廷规定的最高级指挥官的两倍。

再说田产,如今已到了明末,土地兼并非常严重,很多老百姓变成了流民,稍微好点的也是给地主家打工。

累死累活一年,只能混个果腹而已,而且还是在没发生天灾的情况下。

当然,有些地方天灾远不及兵祸。

有句话说得好,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哪里有战乱,哪里就是人间炼狱,百姓甭想过一天好日子。

所以说,抚恤金加上田产这一项,朱聿键真的是大出血了。

当然,这也只局限于明朝而已,其实,打仗分田地这种事情,早在秦朝时期便已有了先河。

商鞅变法之后,给了底层非常明确的上升通道,只要你获得战功,就有爵位,有田产,有地位。

所以无数底层老百姓舍生忘死,把秦国硬生生变成了战争机器。

也因如此,秦始皇才能一统六合,四海归一,使得华夏大地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地理定位。

到了唐朝时,士兵立下战功,也有永业田可拿,这都是给子孙后代谋福利的大好事,哪个将士不舍生忘死啊。

而明朝实行卫所制,其实也就是府兵制,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当兵的都是有军籍的。

你祖上是当兵的,那你这辈子注定是个大头兵,如果运气好,祖上得了军功,那你也可以世袭祖上的官职。

如今到了晚明,卫所制接近崩坏,所有的田产都到了权贵的手里,哪怕是当兵的,能吃饱的都没几个。

所以,李自成造反时,打出的口号便是分均田亩。

唐王作为南阳府的藩王,几辈祖宗在这里辛勤耕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甚至南阳府一半的田地都归唐王府所有。

祖宗留下来的主产,他愿意拿出来,给将士们分,可见其魄力。

当然,也确实是被逼的,没办法了。

再说最后一项,减免三年赋税。

其实,说了跟没说一样,崇祯八年,赋税都已经收到崇祯十几年了,哪怕是河南,也多收了好几年。

毕竟,征辽饷的政策推行是万历帝点头,魏忠贤一手操办的,那个时候谁敢不给九千岁面子啊。

告示一经发出,南阳府瞬间乱成的一锅粥。

“怎么?唐王府要征兵了吗?他,他不是要造反吧?”

“慎言,慎言!别忘了,这里是南阳府,唐王的地盘,虽然是天高皇帝远,但现在兵荒马乱,京城那边自顾不暇,若是这话传到唐王的耳朵里,你是什么后果,不用我多说了吧。”

听到这话,那名百姓顿时被吓得抖若筛糠,差点儿当场晕厥过去。

好在其他百姓没有过多关注他,因为这募兵告示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实在太大了。

当兵就有二两军饷可拿,给的钱这实在是太多了,要知道,明朝的工资可是出了名的低。

这也是因为老朱草根出身,家里被元末的官员搞得家破人亡,差点绝了人丁。

所以,打下江山以后,对官员极为刻薄,老朱觉得当官就是为民服务的,你拿那么工资干什么?朝廷已经给了你相当高的地位,你还想咋的?

商贾虽然有钱,可他们不也得穿着麻布粗衣吗?他们有资格穿丝绸吗?

老朱对待官员的作风,有点某陆军学校的感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此门。

其实,这样做出发点是好的。

而且,那个时候朱元璋对朝堂的控制力足够,手腕强硬,手下的一群官员都害怕他。

所以,洪武一朝贪赃枉法的事情,出现的还不是很多。

几次比较大的惨案,几乎也都是老朱自导自演的。

不过,他的后世子孙却没有他这样的能力和手腕,致使朝堂腐败严重,甚至已经烂到了根上。

就比如天天修道,想着飞升的嘉靖帝朱厚熜。

别的皇帝想方设法让国库充盈起来,甚至拿出内府的钱财补贴国库。

他可倒好,利用严嵩父子,从国库往自己口袋里倒腾钱,而且吃相极为难看。

也就是人很聪明,懂得做什么事用什么人。

想捞钱就用严嵩严世蕃父子。

想打仗便用胡宗宪戚继光等人。

想权衡朝堂,便扶持裕王,让他组建清流党和阉党对抗。

还不立你当太子,你说你气不气?

反正权谋这一套,朱厚熜玩的是相当明白,还得亏孙明没穿越到嘉靖年间,不然非得被朱厚熜吃干抹净,连骨头渣子都不剩的那种。

“这事大家都怎么看?这里只有王府的大印,却没有知府衙门的,咱们若是去投奔,会不会被扣上反贼的帽子?”

“你说的是啊,不过,唐王殿下一向光明磊落,为人也算正派,对朝廷忠心耿耿,应该不会知法犯法的,我觉得可能是林县那边的战况吃紧,所以唐王在情急之下,才会发布募兵告示。”

人群中有位年轻的秀才,学问好,眼光也算不错,冷静分析了时局,给出了还算靠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