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琪格恭敬的跪在地上,行三跪九叩的大礼。
"儿臣参见母后,母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说完,接过一旁侍女手中的托盘,高高举起。再道:
"愿太后娘娘长寿安康,多福多寿,圣体安康,万福金安,事事如意。"
清脆的声音,不高也不低,虽稚嫩却平稳,一点紧张害怕的感觉也没有。
"好孩子,起来吧。"大玉儿满脸笑意。
"苏沫儿,快去把你主子娘娘扶起来。"
因为礼节缩减的原因,行礼的地方在选在了慈宁宫的后寝宫。
因此琪琪格离主座只有三四步的距离。
熟悉的声音想起,让琪琪格忍不住抬起头来,
迎面看见一个神采飞扬的美妇正笑吟吟的看着她。
眉毛黑而粗,直直插入鬓角,显然并未修过,
一双美目虽不大,但眼珠很黑,闪闪发光。
鼻直口阔,下颚圆润,略显些男相,显得整个人不怒自威。
琪琪格不由惊愕了起来,原来年轻时候的太皇太后是这样的。
和记忆里虽威严但略显疲惫的太皇太后完全不一样。
老年的太皇太后脸上有着不少的皱纹,头起花白稀疏,神情温和慈祥,一如普通的老妇。
每天只在佛堂里诵经,念佛,闲暇时就侍弄花草,等闲不出慈宁宫。
琪琪格一边回忆过去,一边把手中的托盘递给等在一旁的苏沫儿。
这玉如意一交接过去去,就说明奉礼已成,仪式结束。
再恭敬的磕了一个头后,才起身走到太后身前。
"好孩子,难为你说了这么一大段吉祥话,费了不少心思吧。"
这是她第二次见琪琪格,上一次见面还是琪琪格姐妹俩刚进宫的时候,小娇娇怯怯的站在那,只会用蒙语回话。虽害怕却不忘护着身后更小的妹妹。
同明媚张扬的孟古青不同,那孩子自小就是哥哥的掌上明珠,稍微长大些又成了未来的皇后娘娘。
坐卧行走,一举一动。都是按母仪天下要求的。
那孩子也是争气,除了性子烈一些,德容言功这些都可为天下女子典范。
但福临看不到啊,他只看到孟古青的缺点。嫉妒与奢侈,这是一个皇后被废的原因吗?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无故废后,这是一个圣明天子会干的事情吗?
自己曾跟福临促膝长谈。掰开了,揉碎了讲。
你今天宣布降后为妃,明天科尔沁就人心浮动,漠北的蒙古一直虎视眈眈,要不是科尔沁为你守着,你以为你能坐稳这江山吗?
这北面有虎,伺机而动。
而南面也不安稳,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人划去了西南大半部分,名义上是朝廷的异性藩王。但实际上呢,那就是小朝廷呀。
他们一直秣兵历马,只要咱们一时疏忽,随时可能反噬。
他们的忠心,你想都不要想。
再加上郑成功如今据守台湾,易守难攻,随时可以顺流而上,直逼天津,大沽。顷刻间就能打入北京城。
如今的朝廷是群狼环伺,四面受敌。经不得一点风吹草动。
治大国如烹小鲜,不能这么大刀阔斧,要徐徐图之。
但福临听不进去呀。任然执意要废后。
谁让那是自己的儿子呢?
只能跟在后面擦屁股。
可以同意废后,但大清的下一任皇后只能出自科尔沁,只能是博尔济吉特氏。
这是自己最后的坚持。
两相拉扯之后,淖尔济一枝的两姐妹就突显了出来。
论身份,父亲淖尔济于顺治九年被封为镇国公,
论远近,祖父察罕同样是自己的亲哥哥。
论年龄,琪琪格比福临小六岁。
所以的一切都合适。
当初见时,这孩子就是一普通的蒙古小姑娘,敦厚善良。
那想到只来了几天,就能说出这么长的一串吉祥话,字正腔圆,一点口音都没有。
就连气质看起来也大气舒展起来,有那么一些母仪天下的风范了。
可见是下了功夫的。
大玉儿就喜欢这样认真的孩子。
看着年轻很多的太后娘娘,琪琪格有些不适应。因此并没有回话。
大玉儿略一思索,即改用蒙语说道:
"我忘了你听不懂,我说你很好,汉话说的很好,过几天会说的更好。"
意识到被误会了,琪琪格也没有解释,羞涩一笑用汉语回到道:
"谢谢皇额娘夸奖。"
"我能听的懂一些,但说不好。"
小琪琪格从小在蒙古长大,不会汉话是正常的,谁也能理解。
但在大清后宫生活了六十年的老琪琪格不会说汉话怎么可能呢?
任谁在一个地方生活了六十年,也能学会当地的地方话,好不好。
这是琪琪格管用的伎俩,她生性疲懒,不爱管事。
虽然当了六十年的太后,但前期有太皇太后坐镇,后宫有什么事,都烦不到她。
后来虽然玄烨命硬克妻,三个皇后一个长寿的都没有,但玄烨会用人,命惠荣德宜四妃协理后宫,相互掣肘,倒也相安无事。
即便如此,身居高位的琪琪格也有不得不被架起来时候,被众人闹着处理一些事情。
时间长了,琪琪格想到了一个妙招------假装听不懂,她是蒙古人,不会说汉话,只会说蒙语不是正常吗?
于是众人说什么她都听不懂……
反正也没人敢拆穿她。
到了她的宁寿宫只要磕头请安,吃好喝好就行了。
慢慢的果然没人来打扰她了。
连带的自己养大的小滑头胤祺也学会了,竟然声称九岁前没学过汉话汉字。所以文章策论,诗词歌赋通通是后来补的,会而不精。
用来逃避玄烨的考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