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开局诛十族,朱棣求我当国师> 第四百零二章 大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零二章 大棋(3 / 4)

皇帝的啊,谁来都能当,但能不能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把天下治理的井井有条,这就是门学问,而怎么让合适的人老老实实地待在他合适的位置上不越界,这才是最重要的。”

“那朕问你,国师这次事急从权,越界了,要换做是你,你会默许王景给国师下绊子吗?”

“着实说。”

朱高燧放下了捂着耳朵的双手,老老实实道:“大概率会默许。”

“蠢!”

朱棣毫不客气地骂道。

“朕告诉你,对国师这样的人,敲打是没用的,懂吗?你让他做事,你得顺着毛捋,朕明白告诉你吧,朕不但不会纵容王景,而且还要对国师予以支持和重赏。”

“为什么?”

“自己想。”

朱棣继续靠着桌子闭目养神,朱高燧琢磨了半天,试探性地问道:

“便是说,国师虽然越界了,但他并没有掌控成规模兵权的能力,所以这不是试探父皇的容忍度,确实只是偶然的越界,就算父皇不管,其实国师也没法对兵权进行更多的掌控,如此一来惩罚反倒不如奖赏,国师自己也知道自己做的不妥当,得了重赏,心中一定是明白父皇爱护的.如此一来,父皇既做到了划出线来,又没有寒了国师的心。”

“算你小子还有点悟性。”

“不过关键嘛其实不在线,而在线两边的人,你明白吗?”

朱高燧先是想要摇头,然后又点了点头。

见朱高燧点头,朱棣也就没有继续说下去。

军权这条线,一边站着勋贵武臣,一边站着的可不仅仅是国师姜星火.更重量级的还有大皇子朱高炽呢。

而这也就暗示着,征安南跟江南平定白莲教叛乱不同,朱棣是不打算让姜星火随军征战的,最多只能处理外交以及平定安南之后对安南的处置。

“不过.”朱高燧犹豫道:“儿臣实在是有一点想不明白,不吐不快。”

“说。”朱棣抬了抬眼皮。

“父皇为何不阻止王景呢?其实父皇不阻止,在别人眼里,就已经成了默许。”

朱棣攥起了拳头,不过不是打朱高燧,而是先抬起了食指。

“海禁。”

然后朱棣抬起了中指:“开中法。”

最后是无名指:“漕运。”

“明白了吗?”

朱高燧怔了怔,有些不可置信,问道:“父皇打算借着这个机会,把海禁、开中法、漕运都一并废了?!”

“不错。”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所以得找个理由,让他们先吵起来。”

海禁和漕运,基本不需要特别解释,而“开中法”,则需要单独说一下。

所谓“开中法”,便是说此法是大明朝廷实行的以盐、茶为中介,主要是官盐指标,许以商人利益,召募商人输纳军粮、马匹等物资的方法。

盐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必须营养物质之一,而从西汉开始,盐铁就是国家除田税以外最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合法的官盐,在大明就等同于财富。

“开中法”最早起源于洪武三年,当时因山西的宣府、大同等边地急需军粮,朝廷募商人输粮换取盐引,凭引领盐运销于指定地区,称为开中,晋商由此起家;洪武四年,制定中盐则例,计道路远近、运粮多寡,考虑中纳商人能否获利等因素,以确定粮引兑换额;洪武五年以后,大明朝廷根据需要,陆续实行纳钞中盐法、纳马中盐法、纳铁中盐法及纳米中茶法、中茶易马法等。

不管是哪种办法,“开中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基本都是大同小异的,大致分为报中﹑守支﹑市易三步。

报中是盐商按照大明朝廷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防地区粮仓,向政府换取盐引;守支是盐商换取盐引后﹐凭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守候支盐;市易是盐商把得到的盐运到指定的地区销售。

不过这项政策执行了三十年,因为盐的利差实在是太过诱人,上至宗室、勋贵,下到文官,见持有盐引有利可图,纷纷奏讨盐引,转卖于盐商,从中牟利,这一现象被称为“占窝”。这种“占窝”现象愈演愈烈,极大地破坏了开中制度,也严重影响了大明朝廷的财政收入,如今改革盐法以弥补朝廷的财政收入已势在必行。

而“开中法”跟漕运是分不开关系的,因为开中法的本质就是朝廷把边军的粮草物资承包给商人运输,商人走的就是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因为只有京杭大运河这条河流是贯穿南北的,从隋朝开始,就是沟通南北的主动脉。

一个月前从吴淞江出发的陈瑄已经试验过了,粮食海运完全可以代替漕运,这就有了整顿“开中法”的基础。

朱棣从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开始,在燕云坐镇了二十二年,身为“开中法”的接收对象,此法的弊端他看的一清二楚,之前是没机会动手,怕影响重新整顿靖难之役后的帝国北部防线,如今重整的差不多了,自然就打算对“开中法”动手了。

但对“开中法”动手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这里面牵扯到了太多的利益链条,北部防线也确实需要大量的粮食等物资从南边调运供给,即便废了“开中法”,也总得有新的办法才行,也得把原本由“开中法”培养起来的利益集团导向新的途径,否则相当于得罪一大批人的同时,自己废了自己的北部防线,毕竟士卒吃不上饭是会哗变的。

“吵起来以后,父皇打算怎么做?”朱高燧低声问道。

“不知道,得先吵起来再说,日本使团的货物这件事闹大了,叠加未来的明日非武装自由贸易区,一定会让文官们炸毛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不要彻底放开海禁,毕竟现在即便郑和下了西洋,也只是官方贸易,而非民间贸易,如果不放开海禁,明日非武装自由贸易区根本就无从谈起。”朱棣双手叉腰道。

“等等。”

朱高燧看向父皇:“所以父皇的意思是,这件事其实是未来明日非武装自由贸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