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绵绵阴雨,天色晦暗不明,此时的景像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浓郁的绿色在雨里显得生机盎然。
洗漱过后,徐知夏下楼直奔厨房。
还未到厨房,奶奶高慧骂骂咧咧的声音就先抵达耳朵。
“一大早上就开始喝,是怕自己喝不死?你怎么不早点死了算了,还累得我给你洗衣做饭,”
徐知夏的脚步顿了顿,轻轻地叹了口气,确实不该一大早上就开始喝酒。但是爷爷积威甚重,家里除了奶奶和堂哥,没人敢在他面前造次。
她抬脚跨进厨房,跟正在小酌的爷爷徐荣打了个招呼,“早。”
徐荣掀开眼皮看了她一眼,似乎不满她的姗姗来迟,但还是忍住并发话,“去灶台把面端出来。”
“好。”
徐知夏走到灶台边上,喊了声“奶奶”。
高慧原本不愉的表情此刻也舒缓了一些,“起来了,睡得好不好?”
“嗯,”她笑着回,眼睛盯着锅里的煎蛋说:“奶奶,我要两个。”
“好。”高慧高兴道:“奶奶家里什么都不多,就是鸡蛋多。”
徐知夏乐呵呵地给徐荣把面端出去,又返回,心满意足地捧着放了两个煎蛋的面出去,顶着徐荣黑脸的压力,无辜地说:“奶奶说家里鸡蛋多。”
徐荣撇开眼,默不作声地吃掉碗里的煎蛋。
徐知夏也开始低头吃面。等了一会儿,还不见高慧出来,又听到锅铲锵锵的声音,好奇地朝里面张望,“奶奶你还在炒什么?”
“在焙花生米。”徐荣颇为自得道。
徐知夏抿嘴偷笑,怕被发现挨骂,忍得很是辛苦。
徐荣喜欢吃花生米,高慧就隔三岔五地给他焙。但焙花生米讲究一个慢工夫,火不能太大。太大,皮就容易糊,颜色就不好看了,太小,又浪费时间,所以这火候的掌控极为关键,是门技术活。
当然,菜品最终的呈现也与厨师今日的心情密切相关。
在看到高慧端着一碗黑不溜秋的花生米出来时,她甚至没有抬头细观表情,三两下就把碗里的面吃干净,然后逃之夭夭。
身后,徐荣不知说了什么,惹得高慧不快,“吃吃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也没见你挣几个钱回来。”
看来,奶奶今天的心情很不美丽。
这一点在午饭时得到了验证。她只是说了一声晚上不在家吃饭,就惹得高慧不快,嘟嘟囔囔地念叨她,“女孩子家家的不要在外面喝酒”,“不要和男生鬼混”之类的话。
说完似乎仍不解气,看到徐荣吃花生米,又来了火气。
徐知夏心有戚戚的跟同样委屈巴巴的徐荣对视一眼,埋头干饭,再次火速逃离厨房。
回到房里,给手机充上电,屏幕上显示13:03,时间下面是日历的消息通知,提醒她今天是“立夏”。
时至立夏,万物繁茂。
夏天对她来说很特别,从小到大,她都盼着夏天快些到来,这意味着新学期、新学校和模糊却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
她忽然想到那家“盛夏书屋”,不知道夏天对店主是否也有特殊的含义。或许,下次可以问问。
这个夏天,她应该会成为这家店的常客。
徐知夏放下手机,开始补水、化妆,为参加同学聚会做准备。打好底妆,正要遮黑眼圈时,忽然发现眼底的青色淡了不少。果然,不上班才是最好的医美。
画完妆,她从衣柜里挑了件蓝色的衬衫和牛仔裙,又拿了件白色的开衫马甲穿上。
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正犹豫要不要用卷发棒卷头发时,手机嗡了几声,是余雪晴发来的消息。
余雪晴:我们出发了。
她拿起手机回了一个“好的”。
昨晚,她仔细搜刮了一遍关于六班的记忆,梁庭树这个名字依旧空白,不过,她倒是想起来了,为什么印象里和余雪晴的关系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