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儿子可能会跟父亲一样,能做个宰相啊。好啊,太棒了!”
但是他终究还是跟郑离比较生疏,惊喜完又感到有些尴尬。只得摆摆手:“那赶快回去养着吧,别冻着孩子。”说罢礼貌一笑,直接出了门。
下值后,他尽快将此事转述给了父亲中书侍郎上官仪,让父亲开心开心,他也好少挨两天。
上官仪想要优秀孙儿已久,闻言眉开眼笑:“我就说嘛。我此等天赋,没有出众的儿子也就罢了,我认了。要是孙子也没有杰出的,老天爷可就太不公平了,没有那么戏弄人的。”
他兴奋不已,为了迎接小天才降生,特地安排了大大的排场。
近半月后,终于等到儿媳妇郑离分娩。
他们父子特意请了假回家。一家人都满怀期待守在外面。
那产房内部比这外面还要热闹。足足烧了一缸热水备用。单稳婆就有三个。婢女也安排了十位,有端着热粥的、有端着人参鸡汤的、有端着小衣服的、有打下手的……
郑离的母亲也在里面,给她心理支持。
父子俩竖起耳朵,仔细听着卧房内忙碌的声音。
负责汇报进展的稳婆每隔两柱香时间会出去一次。在她第十次出去的时候。上官庭芝忍不住问:“怎么这么久还没好?”
那稳婆回答道:“少夫人属于高龄产妇,生产有难度。”
上官庭芝追问:“不是都『一回生,二回熟』吗?”
“少夫人上一次分娩距今时间久远,对这次的帮助不大。”那稳婆解释。
他俩无奈,只得继续等待。
大半天后,里面终于传出婴儿的哭声。外面的人都精神一振。
依旧是先前那名稳婆将门开了条小缝钻出来,又立刻把门关上,走流程向二人道贺:“恭喜老爷,少爷。少夫人生下一名千金,母女平安。”
听到这话,二人脸上的笑容瞬间一起凝固。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上官仪很是不悦,期待的栋梁之材,到头来又是一场空。
说好的称量天下呢?不是儿子怎么称量?本朝女子根本不能做外官,更不可能称量天下。就算以后能了,他也不允许自家孙女干政。他的孙女若是跟皇后一样令人讨厌,那还不如不生这个孙女。又或许,那梦根本就是假的。
他按捺不下情绪,拉长脸,面色铁青着问:“你那故事到底是真的还是编的?”
上官庭芝很尴尬,他不想这么大年纪还被父亲在众人面前斥责,只好通过恭维来化解:“当然是真的了。也许就只是女人的梦不准而已,还得是您这样的一家之主做的梦才准。”[1]
伸手不打笑面人。上官仪无法发泄,只能将气吞进肚子里,脸色于是憋得更加难看。
上官庭芝见奉承无效,连忙改口道:“也有可能仙翁说得是琨儿,不是这一胎呢。”
“琨儿?”上官仪翻了个白眼,很是无语。他们明明都清楚,上官家年轻一代到目前为止,要么生性愚钝,要么酒囊饭袋,都不是能成事的料。不然他们也不会如此期待这一个了。
上官庭芝已是焦头烂额。只好问稳婆:“她以后还能不能再生了?”
那边尚未开口,上官仪却已经训斥上:“肚子不争气,生啥生,生了也只会让家里多养一个废物。”
稳婆见气氛紧张,察言观色了片刻,见上官仪没有再说的意思,方才答话:“最好不要。少夫人年龄不合适了,再生育必然危及自身生命。而且高龄产妇子女的身体健康状况,相较适龄产妇而言是有显著下降的。”
上官庭芝很失望,但他随即又想到一个主意。于是开口提议:“父亲,要不,儿子再去寻个书香门第的女子,纳进家门试试。”
上官仪绷着脸道:“也只能那样了。”
随后他们父子便一起离开,并将庆贺仪式撤掉。房门外守候的主子们也全部散去。
房间内,能撤的东西也悉数撤除。婢女纷纷离去,只剩下郑离带来的陪嫁贴身丫鬟一人。
坐于床旁的郑母很惊讶:“不是,鸡汤都喝一口了,也要端走吗?端走给谁呀?那些小衣服你们要拿给谁啊?”
房中无人应答。她站起身,迅速走过去,抓了一把衣服塞进袖中。接着又一手拿起碗鸡汤、一手拿起碗青菜瘦肉粥,退至一旁。而后对着婢女们向门外一扬头道:“滚吧!”
郑母将东西放下后,再次坐到床边,对着女儿感叹:“太过分了吧,他们宁可倒掉也不给你留。天呐,世界上怎么会有这种狼心狗肺的东西啊?”
“他们肯定是觉得我再也生不了了,已经没用了,所以才这样的。”郑离眼睛里升起一丝水汽,“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要负重大责任。当初若不是我执意要嫁他,也不会变成这样。”
“知人知面不知心,那时候谁知道他们是这样的人。别因为垃圾难过而伤了身体,他们不配。他们肯定会有报应的!”郑母恨恨道,随后又劝慰女儿,“这段日子,我常来看你就是。咱们家也有补品,不用他们家的腌臜货。”
郑离点点头。慢慢修复心情。
开始时她确实很难过,难过无法靠孩子争宠,永久失去翻身的机会。但沉静过后,转念一想,这孩子保持了母亲的高尚,肯定是个好孩子。便又释怀了。
而且是女儿就肯定不会再被抱走了,女儿绝对是留给自己养,那样多亲啊。就像她跟她阿娘一样亲。
当初儿子琨儿从公公升官后就被抱离,此后跟她越来越生疏。如今长至成年,刚纳了妾,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后,跟她都不怎么见了。现在老天爷看她可怜,贴心送位小棉袄,她该满意。别人的女儿都不会疏远娘亲,自己的女儿肯定也是那样。
想到这里,她撑起身子,招呼丫鬟将女儿抱过来。看着宝宝乖巧的样子,她心满意足,彻底原谅了世界。
不过既然是女儿,那公公、丈夫他们准备的名字就不能用了。她想起《诗经》中记录的古郑国民歌有句曰:『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正好自个儿姓郑,便自己从此句中挑了“婉”字给女儿取了名字,就叫婉儿。
她在心中合起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