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阿牛也在。
李剑被降职来杨花镇当派出所所长了,李剑说:“施老师,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只管说,谁再来闹鬼就抓谁。”
施乃安问:“被贬谪了,这是为什么?”
李剑说:“动手打了个调戏妇女的流氓,光下化日之下,本来抓起来罚点款,再不然治安拘留就行了。可你知道那流氓调戏谁吗?在市场上,调戏马佳佳,咋说那也是施老师的前妻,我是喝过你们喜酒的,我从卖家具的小摊抄起一根十字镐把子,不过打得重了点儿,把腿给打折了。”
阿牛说:“打得好,贬谪就贬谪,有啥了不起的,要是我,连他胳膊也打折,看他还动手动脚不——那啥,贬谪是啥意思?”
李剑说:“贬谪就是降职、下放。”
阿牛说:“下放好啊,乡下多好,青山绿水的,空气出比城里好,城里不是人住的地方。”一说城里,阿牛的语气里就充满了贬斥。
三个人好酒好肉,施乃安和李剑,也算是他乡故知,于是,觥筹交错,不醉不归。
阿牛说:“闹鬼那天,我看到白福和几个不三不四的人,在杨花梦喝酒,估计闹鬼这件事,跟白福有关系。”
喝着喝着不知怎么就又说起了牙胶草,阿牛把挖牙胶草的事,都告诉了李剑,还说:“那个广东的老板钱凯问过,他让我不要跟别人讲,说讲了有性命之忧,我没跟别人说,我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我觉得那个钱老板不像好人,穿得花里胡哨的,说话总‘啦啦’的。”
李剑说:“现在是多事之秋,别人问什么,还是说‘知不道’好。”施乃安喝得高兴,那段《孔乙己》又变成了:“校长是一副凶面孔,同事也没有好声气,只有阿牛来了,才可以笑几声,所以永远都记得。”
李剑说:“为我们的优秀老师,哈达马的大才子,施乃安的落魄生活干杯。”
阿牛说:“施老师走了个兰花花,又来了个小凤仙,我阿牛等着过门的媳妇想要城市户口,从走到现在没有回来过。李所长你说说,城市户口就那么好吗?”
李所长说:“他们毛纺厂那个城市户口和国家的城市户口还不一样。”
阿牛:“有什么不一样?”
李剑:“我也不管这个,不太懂,懂也不能说,这是纪律,懂吗?纪律!违反纪律要——”
李剑伸手作刀状,向阿牛脖子上抹了一下。阿牛的脖子就歪过去了,酒都喝完了,还没有正过来。
阿牛歪着脖子说:“我得把玉芬弄回来,要不我就到县城找兰花花去,我不信她不念青梅竹马。”
骑竹马阿牛并没有去县城找他的青梅,施乃安工作遇到不少的难题。
杨花镇初级中学的老师,大部分是代课老师,还有一小部分是民办转公办的。以前杨花镇初级中学的老师都是民办老师,后来有一年,民办教师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全部转正,不合格的全部清退,结果老师不够,就只好找临时代课的。
贾乐好就是一个民办转公办的。
据说他是个老高中生,二胡拉得好,头发白多黑少,眼睛黑少白多。从前在生产队,喜欢折腾,开个会,搞个□□什么的很是积极,挖大渠的时候,挑担子专拣小筐,吃馒头专挑大个。生产队有时候为了鼓励大家多干活,加班劳动或者是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奖励鱼肉白面。别人都去干活,他坐在门口拉二胡,说是“累瘦了再吃肥,不划算,还不如当初就不要累瘦”。最可气的是北大渠决口了,大水冲进了村子,都流到贾乐好脚下了,他坐在一个高凳上继续拉二胡。
他说:“水渠跑水,淹不死人。”
贾乐好能说会道,好吃懒做,着实让生产队长甚为头疼,正赶上镇里——那时候叫公社——建学校,从各队选老师,队长就把贾乐好推了上去,官话叫推荐,就图队里清静些个。
那时候才办小学,教学的人叫民办老师,不干什么体力活,但收入比普通社员还低,累不瘦,但保证吃不肥。累不瘦吃不肥的贾乐好老师,一直都在当主任,换过很多叫法,现在叫做“教务主任”,他心里是很不服,觉得按资历,自己早该是校长了。
再后来,像贾乐好这样的民办老师,考试及格,转公办了。学校里有些民办老师没有及格就没有转公办,没有转公办的,就清退了。
清退了一些,就出现了空缺。上面分来中师生,齐校长认为不好领导,他说这些中师生是“外来户”,靠不住,多方排挤,加上条件艰苦,谁也不想留,闹事的,告状的,托关系走后门的,不到一年,中师生们全都走了,杨花镇初级中学又多出些代课教师来。
杨花镇初级中学“坐地户”与“外来户”的矛盾冲突不断,经常有中师生上访到教育局,齐校长也经常到教育局诉苦,乡里面又总是向着齐校长说话。教育局一时也难解决这些矛盾,这两年就没有再往这里分中师生。
这些空缺只好由临时代课老师来填补,代课老师不同于过去的民办老师,是一年一签合同的。因为前面有民办教师转正的例子,人们认为代课教师也跟民办教师一样,是可以转正的,最起码有这种可能。于是,还是有不少人走关系到学校来代课。
现在被齐校长定为“外来户”的教师只有施乃安一人。
来代课的老师都是齐校长招来的,年龄文化程度没有什么标准。但基本是女的,三十岁以下。这是因为男的要养家糊口,代课教师的工资太低,靠那一点儿工资自己一个人都吃不饱;再就是没有年龄大的,年龄大的根本没有转正的希望,要知道来代课的都是奔着有朝一日转正的。
代课教师之间的争的也全在转正上,他们巴结校长和乡里主管的领导,觉得自己巴结得不太好的,干一年就不干了,就又有新的来填补。
所有的代课老师都跟施乃安没有利益之争,也就都能和气相处。倒是有几个刚转成公办的“坐地户”,正在当着学校领导或想要当学校领导的,怎么看施乃安都不顺眼,第一课的“校长也没有好声气”事件,再加上听说了施乃安的“离婚绯闻”,更让他们议论纷纷,有人竟然告到教育局,要赶走施乃安。教育局派人调查,向学生了解,认为没有什么大问题,最多是举例不当,对校长不够礼貌而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