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矫情书院>历史军事>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330 溃败的晋绥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30 溃败的晋绥军(1 / 2)

……

平安县北向。

吴家村。

晋绥军一个营,三百余人,正陷入“苦战”。

这是打引号的苦战,实在是从战斗一开始。

这支晋绥军营就表现得太不像个样子了。

或许因为不是精锐的缘故,有好处拿的时候,这些晋绥军跑的倒是挺快。

冲进平安县下辖的某镇子,就开始放抢,不仅如此,这些家伙可不管抢的到底是鬼子的,伪军的,还是说普通老百姓的。

而和晋绥军相比,其他方面的国军,甚至是中央军的大部分,作风也好不到哪儿去。

一旦冲进了城,几乎和土匪没什么两样。

这也导致这段时间打劫风潮以来,最开始是鬼子占领区内的各家银行连忙关门,暂时歇业。

紧接着靠近城门方向的百姓们,也纷纷紧闭门户,不敢出门,就怕什么时候土匪,还有各方的部队闯进城来,不分身份,四处抢劫。

与土匪、晋绥军、中央军和地方国军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八路军。

就连李云龙这样打进了敌占区之后,连一粒纽扣都不愿意放过的八路军将领,也在战斗之前再三交代:

抢谁的都可以,哪个要是敢抢老百姓的,老子第一个毙了他。

所以,整个八路军部队参与这次抢劫热潮的,但凡冲进鬼子占领区,只对日伪军,还有一些勾结日军的汉奸动手,对于百姓,那是秋毫勿犯。

甚至有些八路军干部,得知村镇里的百姓疾苦,抢了鬼子的粮仓之后,还把粮食发放给一些穷苦百姓。

这事儿,在抢劫期间,铁三角三个团基本上都干过。

所以,朴实的百姓们,每次有抢劫部队闯进鬼子占领区之后,都会第一时间根据军服分辨身份。

只要不是八路军,连忙钻回家里把木门倒插上。

谁来敲门也不开,有本事你连房子一起炸了。

晋绥军、中央军,国军这边虽然可能会抢百姓的物资钱财,但是杀人倒是还不至于。

这也是淳朴的百姓们在乱世之中求生的智慧。

如果看到是八路军部队来了,百姓们则会大开家门,甚至主动相迎,还立马将县城内,哪些是汉奸,哪些是鬼子的走狗,一一的指出来。

……

前推一个小时。

这支晋绥军营,开始在平安县的某镇子大肆的抢夺物资。

这时平安县日伪军的反攻突然开始。

战斗骤然爆发,猝不及防的晋绥军营直接被打懵了。

大量的日伪军,竟然提前被部署在镇子里。

就躲在镇子里的屋舍里,躲在百姓们家中。

要说平日里对这些鬼子汉奸恨之入骨的百姓,当得知可能会有晋绥军部队进镇子抢劫的时候。

非常令人反思和悲哀的是,百姓们竟是一改常态的,主动打开门相迎。

“太君,老总,你们进来吧,我替你们打掩护!”

没什么,就算眼前的这些是汉奸和侵略者,可至少在这镇子里,他们不会肆意的抢劫百姓的物资和财产。

可一旦让晋绥军打劫部队冲进镇子,他们可完全不把占领区内的百姓当作同胞,不管三七二十一的。

从这个方面讲,打劫热潮之中,土匪、晋绥军、国军的很多糟糕部队,反倒是助长了鬼子的名声。

就连太原城敌军司令部的筱冢义男和总参谋长北川步实在谈论此事的时候,两人都在感慨。

认为,从某个方面来讲,这次的抢劫风潮,或许还是促进占领区内,中国百姓与大日本帝国部队相亲相爱的润滑剂!

为此,筱冢义男甚至给晋西北各大县城的治安部队下达命令:

宣传到位,且落实到位,大日本帝国将保护辖区内百姓的财产与人身安全。

所以在大抢劫浪潮开启的这段时间。

在日军占领区内,的确发生过不少令人沉思又哀凉的事件——当土匪、晋绥军、国军部队闯进鬼子占领区的时候,百姓们有的是闭门不出,有的是被抢时苦苦哀求,还有的甚至主动跑到鬼子宪兵队,获伪军警备队通告消息,让日伪军带兵来赶走这些抢劫的部队。

……

当然,鬼子的小恩小惠,不足以打动聪慧又朴实的百姓们,百姓们爱的润滑剂,那是只给八路军这样的人民子弟兵的。

……

日伪军的反攻开始之后,这支正在实施抢劫物资的晋绥军,立马便尝到了苦头。

晋绥军士兵们按照军官的命令,敲门喝令屋内的百姓开门,扬言是来征集物资,好前线抗日。

然后百姓们打开了门,鬼子和伪军从屋子里冲了出来,原本高谈阔论着,如何如何利用这批物资抗日打鬼子的晋绥军,在哆嗦中连枪都没有拿稳,就被冲出来的鬼子打掉。

这样的情形不止一处,甚至多达几十处。

局部骤然响起的枪声连成一片,晋绥军的营长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

士兵慌忙之中跑来汇报情况,“营座,咱们中计了,鬼子伪军就躲在百姓们家里,咱们不少弟兄刚进去就被鬼子伪军打死,已经折损了不少人手。”

这可实在是嘲讽,进城抢劫的晋绥军部队,居然被百姓主动藏在家里的日伪军给打死。

晋绥军营长哪敢恋战,或者说压根儿就没有战斗的准备。

他扭头望着日伪军还没有来得及布防的城门,连忙喝道:“撤,立刻通知所有队伍后撤,先冲出去再说。”

下完命令,这晋绥军营长可不管别的,先招呼了自己的警卫,就朝着城门的方向后撤。

这是晋绥军里边杂牌队伍的老传统了。

有了危险,当然是军官先走,大头兵的小命,哪比得上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